[红楼]公子林砚 作者:时槐序

    分卷阅读79

    [红楼]公子林砚 作者:时槐序

    分卷阅读79

    赐了一大堆的东西过来,林砚喜滋滋地算着,看着红曲领着丫头分门别类,样样入库。

    林砚直接将账本拽过来,手指一划,圈了一大半,“这些捡出来另外造册,等妹妹出嫁的时候,留着给妹妹做嫁妆!”

    红曲忍不住捂嘴笑,“姑娘才多大,大爷就想着出阁的事了。亏得姑娘不在这,否则还当大爷是恨不得要将她早点嫁出去呢!”

    林砚黑了脸,“谁说的!我恨不得她日日呆在家里,不嫁才好!”

    可惜怕是不能如此。因而他也不过只能想一想,偶尔说说气话。

    林砚一叹,红曲却是笑得更大声了。

    “妹妹下月生辰,我让准备的东西怎么样了?”

    “早整理妥当了。大爷从去年就唠叨这事,都说了七八回了。大爷怎么不想想,您自个儿生日还在前头呢,这可没几日了!”

    林砚一嗤,“父亲母亲,弟弟妹妹都不在身边,我一个人过,有什么意思!”

    说到此,林砚心情突然低落起来,遣了红曲出去,自个儿一个人看起书来。可整个心思已经不知道飞去了哪儿。

    就这般,在林府又赖了些时日,等腿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江南又送了信和东西过来。有贾敏亲手做给他的衣服,林如海送的一方砚台,还有黛玉绣的香囊,上头正是梅花图案。

    林砚忽而就想到了扬州临行前,求着黛玉软磨硬蹭,让她答应的每年的绣品。当时便说好,今年生辰,先绣梅花。没想到,黛玉一直记着,放在心里。

    林砚高兴得什么似得,立马将腰间那个看起来不知道是大猫还是大狗的“老虎”取下来,重新换上。恨不能再去林如海跟前转几圈,可惜林如海不在。

    然而林砚兴致不减,一扫前几日的郁闷,让厨房弄了好酒好菜,一个人吃得乐呵。

    如此又过了十五元宵,到得他生辰的正日子,正月十六,这才回贾府。

    贾母一大早便派了人来接,府中早已整治好了酒席。热热闹闹的,竟是与正月初一元春生日时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还有不少人送了礼物来。沈家,国子监的同窗都有。还有些是瞧着林砚风光正盛前来讨好的。

    难得的是,皇上特意让戴权走了一趟,赐了几样文房四宝,和一枚黄石印,上头刻着两个字:衍之。

    林砚一愣,戴权笑说:“林公子,这可是皇上亲自给公子选的表字。”

    大周规矩,男子二十及冠赐字,或是得了秀才功名也可赐字。字不仅代表成年,也代表学识。但不论哪种,赐字的都是家中长辈,一般都为父亲。

    他考上秀才之时,年方十二。林如海怕他自傲自大,便没取,想着等他大两岁再选。哪里想到这一等就把自己的权利给等没了。

    皇上钦赐表字,在旁人看来是多大的荣耀,恐怕皇上自己也这么觉得。可林砚却只觉得,这是活生生剥夺了林如海的取名权。心底很是有些不舒服。然而面上却还是笑着谢恩。

    贾府的人却好似比他这个当事人还要高兴,恨不得放挂炮仗昭告天下!无他,只因他虽是林家人,如今却住在贾府,皇家的赏赐也是送到贾府来的。多大的脸面!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了午饭。

    下午,司徒岳便派了人来请。林砚应邀去了才发现,席上还有司徒岭。三人又吃了一顿,酒过三巡又三巡,直喝得不省人事才被司徒岳遣人抬了回去。

    醉醺醺一觉睡到大天亮,顶着仍有些晕乎的脑袋去给老太太请安。便见贾元春跪在里头。

    “老太太,这些日子孙女吃不好,睡不着,每每思及此事,总觉得心中有愧。既不能代母受过,偿还生恩养恩,更无颜面见琏弟和凤哥儿。这才生了去梅花庵的心思,也是想着一来为母亲赎罪,二来也是为故去的大伯母祈福。还请老太太成全!”

    作者有话要说:  贾元春的第二步棋开始走了。但之后的发展大概是你们想不到的。保密!

    关于林哥哥的表字,之前定的敏之,但我犯了个错误,忘记了贾敏也叫敏。犯了忌讳。

    于是改为谨之。皇帝现在对林哥哥并没有警告或者打压之类的意思,其实这个字不太好。本来想先暂且用着,之后再改。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要给后来的读者,皇帝现在有打压林哥哥的想法的意思。又改了“衍之”。【楼下有位亲说的。其实我本来也有这个备选项,甚至想过很多之。还有微之,惜之。但这两个更像女子的。】

    关于上章让大家产生耽美的误会,我很抱歉。

    声明:本文言情,言情,言情。

    林哥哥和九皇子真的只是一对损友而已。

    林哥哥和林爸爸也是纯洁的父子情。我萌这种纯洁的友情和亲情。

    所以说,有了这些,其实爱情什么的,重要吗?

    瞄准镜什么的,是不是都没有想到我会弄这个?【此处必配感觉自己每天都美美哒的表情!哈哈哈哈】

    第51章 梅花庵

    年前贾元春在京兆府衙门前的一出戏,成功收获了不少“至情至孝”的声名。可惜转眼便是年节,大家忙活着,自是无人再管这等“闲事”,这声音便渐渐没了。

    如今元宵已过,不论朝廷官员还是市井百姓,都已恢复日常作息,且现今非春耕秋收之时,更多了几分闲暇。趁贾家之事的风波还未完全散去,自请去梅花庵祈福,倒是个不错的重新拉起热度的方式。

    贾元春再度跪拜,“孙女也知,身为国公后人,家族尚在,无闺中千金入空门修行之礼。孙女也未有此等枉顾家门声誉的想法。只求能入梅花庵斋戒七七四十九日,沐浴净身诵经。偿还母亲罪过,为大伯母增福。

    若老太太同意,孙女想为大伯母和母亲均设长明灯,往后初一十五也都会去跪拜。孙女知晓母亲所犯过错之大。可为人子女,也不忍母亲泉下受阎王之苦,但为此心能让母亲好受些。”

    世家之女,确实没有遁入空门的道理。便是为长辈祈福,或是其他原因,也多用的是替身。除非有别的不可说因素。比如妙玉。她是父母为了让她避祸,可即便如此,也只是跟着明/慧师太修行,并未出家。

    再有便是家族已败,无处容身。比如往后的惜春。

    贾元春此话说得头头是道,便是林砚也忍不住连连点头,嘴角不自觉勾起笑意。

    好手段!这法子用得好,地址也选得好。

    京中寺庙庵堂无数,唯有一寺一庵最为出名,香火也最为旺盛。寺自是西山寺。当年有大德的明远大师便在此处修行。庵便是梅花庵。

    说来梅花庵还有些来历。这间庵堂历史久远,本不叫这个名字,以往也一直声名不显。进入大众视野当属开国之初。太/祖幼女乃登基后所

    分卷阅读79

    -

    分卷阅读79

    -

章节目录

[红楼]公子林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时槐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时槐序并收藏[红楼]公子林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