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宁记 作者:马蹄声凌乱

    分卷阅读73

    祈宁记 作者:马蹄声凌乱

    分卷阅读73

    出去买东西的时候,花钱心里也是哆嗦的:“一公斤空心菜三千五,一把小葱四千八,买点儿鸡蛋都花了好几万……”

    出了工厂这一亩三分地儿,吴祈宁的眼睛很是不够看的。越南也有超级市场,越南也有胡同里的菜摊儿,基本上也是吃黄瓜茄子,西瓜都小,三斤一个,山竹也是贼贵……

    毕竟初到贵境,吴祈宁待一起出门的姐姨和阿梅很好,出钱给她们买冰淇淋和椰子汁喝。一则是她吴祈宁本身仗义,好护着手底下人。二则她立足未稳,必须笼络人心。旧社会大户人家新媳妇儿下轿还得赏手底下人邀买人心,何况吴祈宁此刻故国三千里,自己在深宫尚未经营二十年……她是有点儿心虚的。

    阿梅不脱小孩心性儿,出来买东西欢天喜地的,何况跟着吴姐姐有吃有喝;倒是姐姨常年沉着一张长白山的脸,吴祈宁请她吃冰淇淋都不带乐的。

    吴祈宁叹气,这老姐妹儿一脸的阶级斗争,这事儿的油盐不进。

    下午回了公司,吴祈宁跟盛年打个招呼早点儿下班回去煎炒烹炸了一番,约略听见盛年念叨了几句大概谁来,吴祈宁心里也就些微有数儿盛总打得什么算盘了。对于做这顿饭吴祈宁是花了心思的:白米饭、煎豆腐、蒜泥空心菜、时蔬小炖鱼儿,紫菜蛋花汤一概做的家常口味,不油不腻,讲究的就是仿佛几十年前推着自行车回家,街坊二嫂子家厨房里飘出来的那股子香味儿,回家吃饭的那种体贴安心。

    人身在异乡,纵有天大的雄心壮志,吃一口家里菜的体贴舒泰,总还是诱人的。

    在越南工作的人基本上都住工厂,晚上六点多附近工厂的几个老总头目就陆续就位了,盛年入乡随俗,叫姐姨预备了咖啡。

    越南出产咖啡豆儿,自己磨出来的咖啡鲜香扑鼻,加上炼奶冲泡过滤,口感极佳。

    申川的韩毅牵头儿,大圣的刘总,马来工厂的小李,台资的詹先生,吴祈宁随口打过招呼,盛年今天请的基本上都是街坊邻居。然他们电子工业区,街坊邻居也都是潜在客户,自然都是得罪不得。几个老总信口聊了一会儿,吴祈宁叫小陈帮忙陆续端菜上桌,就此开动。

    吴祈宁纵有一万个不好,做饭还是很在行的。

    其他几位还好,大圣的刘总是北方人老家离滨海不远,简直吃的满嘴流油,抬不起头来。盛年看着三分好笑:“刘总喜欢吃,以后就来我家入伙。”

    刘总满口答应,就差对盛年山呼万岁了。

    韩毅深深抿一大口紫菜汤:“我也来我也来。”

    能出来混的都是场面上的人,吃人家嘴短,自然少不了问问灵周越南的经营范围,一顿饭下来,刘总已经约了能干的厨娘吴祈宁小姐明天过去送样品看看,下半年的采购项目,是否方便给他报价参考一二?

    申川的单子自然是更加不在话下。

    先有单子后安排生产,零库存销售,这是多少业务员的梦想啊,吴祈宁心里欢呼雀跃!

    盛年闲闲地吮一颗水煮的虾,看了吴祈宁一眼:“我们小吴啊,也没什么别的出息,就是会捣鼓两口吃的。各位有空尽管来,大家出门在外,同胞兄弟,吃口饭的交情怎么没有?想吃什么跟我们小吴说,不要不好意思啊。来来来,喝酒喝酒……”

    吴祈宁端着一碗白米饭,瞅着桌子上的杯筹交错,心说:风流茶说合,酒是事媒人。

    我大中华要是没有酒,得少做多少买卖啊……

    第38章 素日

    越南的事情进行的其实得算非常顺利。有订单,有工人,地皮不贵,政府给了一定免税政策,这个狭长的国度在享受当初中国大陆曾经拥有的各种天然红利,更何况越南周边都是良好的深水港口,每个月胡志明港吞吐的集装箱数量都在上升,并且仿佛会一直上升并且从此源源不绝。

    偶尔来灵周科技吃点儿中餐的岛国大叔山本信二摸着小胡子说:“只要越南政府搞准了国民和政府的利润分配关系,我觉得这个国度可以兴盛至少一百年。这些事我们日本都是经历过的,产业转移给周边国家带来的福利么。”

    瞧这位二叔这话说的,就连盛年这么国际主义的人都有点儿略微违和的尴尬。

    山本二叔是日本药业工厂在胡志明市的业务代表。吴祈宁没有忽略他曾经出没在祁连制药这码子事儿。山本叔儿的出现,好像代表了滨海生物制药园的根基不稳,吴祈宁凭空又替白少爷操了点儿心。她是做业务出身,对这类风吹草动非常敏感,有事儿没事儿总是要到处打探她潜在的业务客户。

    但是在越南打听和在中国大陆打听感觉不同,她每回听说谁又来投资了哪里又来建厂了,总是有点儿不掩酸醋,倒好像是觉得这摆明了是抢了我们大陆的买卖。

    盛年就笑话她:“干着厨子的活儿,操着总理的心。”

    吴祈宁还不服:“怎么就不许我胸怀天下啊?”

    盛年冷冷地斜睨她:“人天下胸怀过你吗?”

    领人家薪水,难免看人家脸色。

    吴祈宁自问论斗嘴不是盛总的对手,只好釜底抽薪,撅着嘴跟姐姨那里交代:“去,今天晚上的鲜鱼不用买了,改全素。”

    她在努力的学习越南话。阿梅正开足马力学习中文,从来不给吴祈宁张嘴说越南话的机会。倒是姐姨,虽然冷着脸,但是偶尔愿意教吴祈宁几句,只是姐姨老大娘,教人学语言的态度还是如同哄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让吴祈宁颇有几分讪讪好笑。

    灵周科技越南厂经营的不错,首先开张了洁净服生产线,这个门做好那个门给申川国际送过去。申川之外,又做了几个工厂的订单,吴祈宁挺喜欢这条在洁净室里缝缝补补的生产线。偶尔加班她也过去帮帮忙,也不知道怎么的,吴祈宁觉得坐在缝纫机前做做活儿,比坐办公室心静多了。

    眼瞅着洁净室工程和耗材的生产也在陆续开张,刘工许大爷也乌央乌央的招了小一百号人马,单从人数上说是跟灵周滨海工厂有并驾齐驱的意思了。

    这里正是跑马占地,蓬勃发展的时候,单子老实说是不愁的。

    吴祈宁独霸江湖是胡说八道,作为一个业务员站稳脚跟是绰绰有余了。

    有做不过来的单子,她直接甩给灵周滨海公司,左右有穆骏顶着。

    也跟穆骏通过电话,出言皆是公事公办,吴祈宁一口一个“穆总”,张口闭口“您看如何”温婉而恭肃,合宜而有度,彬彬有礼地拒人于千里之外。

    把电话那头的穆骏弄得心里翻江倒海的不是滋味。

    他心里甚至有几分暗恨:好歹也是几年一起吃吃喝喝的情分,你一女孩儿家说掰就掰,扭头就走,怎么毫无回旋的余地?再说,你实打实地砸

    分卷阅读73

    -

    分卷阅读73

    -

章节目录

祈宁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马蹄声凌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蹄声凌乱并收藏祈宁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