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阔知何处 作者:司马拆迁

    分卷阅读10

    ,如同行尸走肉。就是说,您三岁前,是个痴呆。

    薛明师张了张嘴,又闭了闭嘴,心里实在堵得慌。

    他长叹一口气,喃喃道:这日子没法过了。

    过着吃饱睡,睡饱吃,不见外客的养猪日子,这晚将军睡着了,又做了个梦。

    这回他知道是梦,因为梦里的是真事。

    他姐姐嫁韩襄城那晚,他喝几杯酒就出厅乱转。月黑风高,他找了个土堆坐下,嘉应川深秋入夜,冷过京师。

    当时,薛明师记得他喝着闷酒,心中极是愤懑。可梦里,听着听不见的鼓乐喧嚣,想着喜堂中看不见的热闹,他竟极庆幸。那时事未起,人还在,他职位不高,职责不重,喝到半醉,心里头颠来倒去的全都是若是来年姐姐给姓韩的生了一儿半女可千万不能像爹全要像娘。

    然后他看见,应是先听见靖王到来。

    靖王在他身前停步,这月黑风高,也成了恰青云之蔽月。

    天上云层松动,月光照下,薛明师亦觉心中陡然松快了。

    他明知故问:您也逃宴?

    靖王一笑:难得尽兴,我何必不近人情。

    薛明师亦是懂得,戏谑道:属您会体谅部属。

    靖王道:若人人如你,我也就不必多做体谅了。

    薛明师这才站起身,点头答:承蒙谬赞。

    靖王出身贵重,素有威仪,他若在场,诸人心中惴惴,规行矩步,岂敢大吃大喝大闹。唯独一个薛明师,听令敬服,却从第一面起未曾怕过。

    两人便也就站了一刻,靖王稍后离去。他走前,薛明师道:您送的贺礼太俗。

    这日他姐姐与韩襄城成亲,靖王送了一对白玉男女,寓意璧人成双。薛明师当时对诸同袍说,他年轮到我,你们需送些新鲜的。

    靖王问他:什么不俗?

    他大言不惭,答的是:既然是您,陛下赐的惊神弓就不俗。不必送,我自会到您手中去取。

    梦就到这里。薛明师坐起来,窗外天未亮。

    他想他当年,与靖王间,确有些心知肚明的什么东西。大家心照不宣,或许是等着某日,要是都能平安回京,再水到渠成点破这一层。

    可后来发生太多事。

    薛明师当年不晓得,靖王曾言,惊神弓他将留给下任主将,张口要惊神弓便等同觊觎主帅之位。多半他哪怕知道其中意义,也会要三军之内,舍我其谁?

    六年后,圣旨下,他继了靖王的位,而靖王对上他那位龙椅上的兄长,安危难断。他与靖王已因韩襄城之死反目,靖王回京,也是夜晚,他忽然独自入营帐。守卫中军的士卒纷纷惊诧,以为他明晨可以堂而皇之取靖王而代之,竟一夜都等不得。

    他入帐点灯,一切如靖王在时。靖王只多留他一样东西,惊神弓已封存,堪堪放在桌上,如在等待他。

    左右问他可要变更陈设,他答不必。直至他离开,那书案后悬挂的,都还是靖王手书,隶书横幅:

    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用十年,读懂那七个字。然用再长再久,亦想不透靖王写字时的心绪。

    薛明师又休三日。

    他自做梦后,满怀旧事纷纷扰扰,每夜拉着储尉、吴道凌叙旧,害得这二人不得安宁。到一夜酒后,撞了头一下,撞得他盏茶工夫里看人眼神都大不对,才可算消停。

    次日薛将军脑袋上就顶着那包,时不时揉揉。

    ☆、七

    门外传,有人求见。

    薛明师问:什么人?

    门房遂犹犹豫豫地答:是个道士颇有信众,似有神鬼之能。

    薛明师想起程哲,哂笑道:难不成近日命犯道士。让吴道凌去与他相谈。

    一株香后,吴道凌脸色不善地回来,道:那人问您是不是额角痛,想来是知道您昨晚倒栽葱进池塘的事。

    那道士说,他有望气之术,循薛明师头顶紫气而来。薛明师如若头痛生包,那是蛟将生龙角。

    薛明师乐了,踱两步,回头叫:褚尉,去给我把京兆尹请过来。就说我这来了神棍。

    然后遣人至前厅,先给那道士奉茶,自己溜溜达达走出去了。

    吴道凌望他背影,摸不准他意欲何为。

    那道士喝了一杯茶,京兆尹匆匆过府,薛明师理着外袍入内,二话不说,又往前厅,京兆尹亦步亦趋跟从。

    中年道人一见他面容,脸色一白。

    薛明师先坐了上首主座,又对京兆尹闲闲道:张大人,坐,请喝茶。之前这位道爷的茶,还是本将亲手奉的。

    那道士强作镇定:将军方才故意着侍卫服奉茶,是有意试探。

    薛明师感慨道:你既口称本将头顶王气,本将自然要试一试。看来王气亦是先敬罗衣后敬人,与侍卫换件衣穿,先生追至此处的王气乍然就离我而去。呜呼,哀哉。

    道士:将军今日不信,贫道唯有一言在此:将军应懂得,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京兆尹听到此,听明白了,已是心惊胆战。

    薛明师:先生是大魏人士?

    道士:祖辈皆是魏人。

    祖籍何地?

    四处为家。

    薛明师闻言一笑,断喝道:大胆西楚细作,竟敢来此放肆!

    吓跌了京兆尹手中茶盏,落地开花。他一声即出,那道士立时被压服在地,犹挣扎道:贫道既然来此,便做好回不去的打算。奈何贫道眼中新主胆小如鼠,不敢玉碎,宁为妾妇

    薛明师看侍卫道:让他叫,不必堵上。

    那道士嘴松了,又好一阵吵嚷。薛明师开口问京兆尹:张大人看,依律怎么处置?

    京兆尹膝盖一软,若是站着,怕已不由自主跪倒。张大人挪挪屁股,道:该该交刑部判,大理寺复核。

    薛明师:岂是这样麻烦!事出在大人治下,便归你管。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烧一烧,反令人小觑。

    京兆尹:便便便由长薛将军处置。

    薛明师:妖言惑众,视同谋反。不必审了!褚尉。

    褚尉见他神色冷峻,无需多言,即自亲卫鞘中拔出钢刀。但见寒光凛冽,厅中一闪,那道士鲜血飙出,已遭当堂斩杀。

    京兆尹眼前一红,若筛糠一般。看不清还好,他定睛再看,那道士颈骨颇硬,头仍连在颈上,死相可怖,差点厥过去。

    薛明师见状,令一队侍卫随车护送他。吴道凌送他出府,京兆尹上车还在抖。

    吴道凌回来便道:本朝从三品大员,竟至于斯。

    薛明师先前在京兆尹面前,假笑得脸有些僵,此时回头,皱眉道:毕竟是临时简拔,找个会和稀泥的。一个五日京兆,你和人家计较还来劲了。

    吴道

    分卷阅读10

    -

章节目录

山高水阔知何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司马拆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司马拆迁并收藏山高水阔知何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