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作者:吱吱

    分卷阅读1126

    如今江南名将能战的如杨俊,被抄了家;如李道,跑去投靠了李谦。只剩下了一个赵啸。就算朝中有人要推荐大将军,也没有办法越过赵啸。

    众臣仿佛这才看清楚赵啸的真实面目似的,心中一阵冰冷。

    赵玺的感觉则比其他人更深一些。

    赵啸这是在向他讨官啊!

    如果名不正言不顺,他是不会带兵到扬州和李谦较量的。

    可若封了赵啸大将军,领了将印,以后这兵权又怎么收回来呢?他若是有了反意又该如何呢?

    赵玺左右为难,只好装着听不懂的样子问左以明:“爱卿觉得应该如何?”

    左以明在心里问候着赵啸的祖宗,脸上的神色却严肃冷峻,道:“术业有专攻。打仗的事还是得请教靖海侯。但不管皇上是如何决定的,臣等一定做好粮草兵马供应之事,保证大军所到之处不缺粮,不少饷。”

    至于说最终会怎样,左家各房都有子弟去了北方,虽然家里严禁对外声张,但是未必一定就能一丝口风也没有透出去,好歹能拖一时是一时,他们这些受了左家供养的,又受了行帝恩惠的,以身殉国,正是为家族后代挣个名声,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他道:“只是世也和皇上一样不明白,临潼王怎么就能无声无息地进驻淮安的?靖海侯都知道了,怎么那边的官员却没有一个报信的?”

    大家的目光又重新盯上了赵啸。

    赵啸觉得他要想痛快,就得先把左以明弄得致仕或是闭嘴。

    “臣也正命斥侯在查。”他道,“估计下午就应该有信回来了。”

    很多人都松了口气。

    在他们看来,李谦这个人素来温和敦厚,对朝廷也是恭谦有加,并没有因为辖制北方几省而飞扬跋扈。虽说赵啸声称衣带诏是假的,可大家心里却已认定赵玺肯定写了诏书秘密送往北京,不然李谦不会无诏私自带兵南征,这得费多大的力气啊!因而在他们的心里,李谦完全是被赵啸给坑死了,若是想活命,想保全家族,无论如何也要打上几个胜仗,让赵啸没有办法,然后再由皇上出面,好好地安抚两边,权力均分,再一人南一人北,对峙平衡,也就完了。

    李谦就算是打到了金陵,不还是得像从前一样敬着皇帝吗?

    这就好比神仙打架似的,他们这些“小鬼”不要说参与了,就是站在旁边也会被飓风尾给扫到,不如就老老实实地躲在墙角里,就当看一场大戏,等戏收尾了,他们也就都能站出来晒晒太阳,收拾这场闹剧了。

    赵玺听着,心情好多了。

    可赵啸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心里立刻又跟着纠结起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拖延

    “若晚点得到消息确认李谦在继续南下,还请皇上这时拿个主意才是。”赵啸道,“皇上定下了迎战李谦之人,臣也好准备福建那边剿倭之事了。皇上从前不也跟臣说,让臣多学学镇国公府世子爷,不过短短的年余时间,就要收复高丽了。臣那边的倭寇却还依旧猖獗。金陵这边的战事,实在是有心无力!”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在座的又无一不是人精,没有人听不出赵啸地言下之意——赵啸这是明着向赵玺讨要大将军的职位,否则就不管金陵的事了。

    赵玺听着也是一乐,心里盘算着,若是赵啸真的不管金陵的战事更好,正好让李谦接管了金陵。

    虽说这次的事李谦对他也带着几分恶意,但他和李谦并没有多少矛盾,他还几次示恩于姜宪。与其和赵啸虚与委蛇,还不如和李谦徐徐图之。

    赵玺觉得自己这主意不错,遂装作没有听懂赵啸的话,问几个内阁辅臣:“诸位觉得还有谁可以担当大任?”

    没有谁会傻的在这个时候推荐自己的人。

    或是沉默不语,或是推荐他人,说着“臣不懂兵略,不知道哪位大臣擅长此道”的推脱之词。

    赵玺和赵啸心里都有些冒火。赵玺是觉得臣子们不给他面子,赵啸则是觉得赵玺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处境。他索性道:“既然朝中没有大臣能担任大将军之职,皇上不如和我一起去福建暂避些时日。金陵这边的战事,就交给金大人好了。”

    大殿上顿时寂静无声。

    赵啸总是一副谦和有礼的样子,让他们忘记了这场战事的起因。

    左以明不忍地闭了闭眼睛。

    姚先知则是破罐子破摔地道:“还请皇上拿个主意。”

    赵玺的脸色已经铁青。

    他若真的被赵玺带回福建,不要说后半辈子的命运了,史书上也会把他写成亡国之君的。那还不如就让李谦破城好了。反正他也是被赵啸威胁的,到时候他封了李谦做摄政王,再好好地给姜宪陪礼道歉,想必李谦和姜宪都会原谅他的。特别是姜宪,架子非常大,就为了不给韩太后行礼,宁愿不进宫。

    到时候他当着群臣的面亲自给姜宪行礼,姜宪肯定会喜笑颜开的。

    赵玺瞬间就打定了主意,道:“那就由靖海侯任大将军吧!左爱卿,李大人那边,还请你去说一声,让兵部给靖海侯出具任命的公文。李谦那边的战报,以后一式两份,给一份给靖海侯……还有就是淮安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还请靖海侯快点探明才好。”

    不然大家心里都不踏实啊!

    若是李谦用同样的方法攻陷了扬州,就能从扬州直下金陵,金陵还有个什么打头?

    这里面最急的当然是顾朝。

    他在他们从大殿移去御书房廷议的时候已悄悄给自己随行的随从带话,让他想办法联系上家中的族人,问问淮安的事,让泾阳书院赶紧收拾那些藏书立刻到金陵来避祸。

    靖海侯毕竟和李谦是对手,对李谦的关注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后院。

    李瑶刚刚从家里赶到御书房,他的斥侯就送来了消息。

    李谦对淮安不战而胜。

    据说李谦一面兵临城下,一面写了几封信,分别送到了淮安知府和江苏巡抚手上,诉说自己的不易,请淮安知府和江苏巡抚帮忙,借道淮安南下扬州。

    两位大人一商量,居然答应了李谦的请求。

    李谦没费一兵一卒,就这样进驻了淮安城。

    不仅如此,那江苏巡抚还从扬州城亲自赶到了淮安城迎接李谦,两淮盐运使做东,淮安知府、江苏巡抚等人作陪热情地给李谦接风洗尘。和扬州知府是同年的两淮盐运使还应李谦的请求,给扬州知府去了一封信,劝扬州知府作壁上观。那扬州知府不知道是因为是泾阳书院的

    分卷阅读1126

    -

章节目录

慕南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吱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吱吱并收藏慕南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