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二三行 作者:凤久安

    分卷阅读119

    的曲子,不过词没定呢。”延半江皱眉,眉骨上做出的一个大疣子颤动着上面的两撮毛,看起来很滑稽,“我快愁死了,有人冒充我写了首拿不上台面的烂曲子,我总要回一个正名才是……啊,酒来了,放下吧,大老远的就闻见酒香了,瞧瞧,这点路,衣服都给弄湿了,洒了有半坛吧?”

    延半江扔过去了一条汗巾。

    拾京笑了笑,把酒放下,拾起汗巾,把衣服里的东西都掏出来,擦着衣领前襟。

    延半江的视线慢慢转到了那块琴板上。

    她问:“……那是什么?”

    “琴板。”拾京说道,“我刚从墨玉潭回来,今日试炸,阿爸的东西飞了出来。”

    “我看看。”

    拾京把琴板递了过去。

    延半江啧了一声:“这字……略眼熟啊!”

    “我觉得,你很熟悉京城。”拾京跟拉家常一样,跟她说,“你以前是京城人吗?”

    延半江的目光从琴板上收回来,把琴板还给拾京,呵呵笑道:“我吗?我四海为家,京城嘛……略熟。你爹的字写得不错。”

    她应该不知道。

    并不是谁都和傅居一样。

    拾京很是放心地收好琴板,笑眯眯道:“嗯,确实很好看,我正练着呢。”

    两个人东拉西扯聊了一会儿,拾京惦记着晚上带傅居潜入玉带林找溪清,同延半江告别。

    延半江扒着门边目送他走出巷子后,跟打了鸡血一样,提起笔在纸上狂草起来。

    她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道:“好好好,有意思,这孩子果然不是普通人,我眼光不错,曲子有了,有了……这次绝对能让神风教措手不及!”

    不久之后,云州各大茶楼唱起了一口茶的新曲——《潭中鬼》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来了!没有第三更,咳。

    延半江要搞事了。

    以及,感谢林镜君,旧时光与远方,英可,无敌蒸蛋糕,巫觋,潇潇酥,谢谢各位的围观炸爹瓜子233333

    ☆、第69章 浮出水面的一部分

    《潭中鬼》以极快地速度传至京中各大茶楼歌坊。

    南柳看到裴雁陵送来的《潭中鬼》唱词, 脸色几变。

    裴雁陵又拿出另外两份誊写好的歌词, 说道:“这是关少卿找来的《火神佑》和《正神记》, 殿下请过目。《潭中鬼》是接《火神佑》唱词, 答《正神记》的曲子,又是一口茶的作品, 因而传唱速度惊人。”

    “从哪传出来的?”

    裴雁陵口齿清晰道:“云州岚城,揽月楼。”

    “不可能,叶老板是谨慎之人……”

    “京翼卫在, 已经查了。最先开唱的是揽月楼的弹唱先生, 一口茶在他家住过,现在逃了。但京翼卫已经掌握她的动向, 不久就能抓捕回京。”

    “回京?”南柳犹疑道,“如果只是写曲……”

    裴雁陵给了她答案:“延半江。”

    这三个字在意料之外, 却也在意料之中。

    南柳沉下声,自语道:“这么说拾京是……”

    裴雁陵:“殿下慎言!”

    南柳又看了遍《潭中鬼》的唱词,闭目半晌,起身说道:“去传报,我要见母皇。”

    《潭中鬼》是《火神佑》的后续,《火神佑》的结尾是二公子身葬火海, 云娘成为了新家主。而《潭中鬼》则是一个鬼的自述, 通篇唱词都是鬼话, 起因是它在潭中偶然听闻茶楼里传唱《正神记》,满纸假话,一时忍不住, 破口大骂:“你口口声声称真,却是满口谎言,假、假、假!不如听鬼一言,虽为鬼话,却不欺天瞒地惑人心。”

    接着,鬼就介绍了他的来历。

    他家境殷实,家中有一兄,兄弟和睦。

    家中是布商,幼时曾锦罗绸缎批满身,但他心却不在家业上。

    家兄继承祖业,与一能干伶俐名中带云字的姑娘成婚,他在外跑商帮衬。

    日子过得很好,唯一的心病是家兄体弱,膝下无儿女。

    果然,平静日子没几年,家兄病亡。

    那时,他身在外,惦念家兄,却不料,住的客栈大火突至,幸有忠仆在,他才逃离火海,本想连夜回家,却误入密林,迷了路。

    后来啊。

    鬼唱道:“后来啊,说来怕遭人妒,我呀,遇了奇缘。”

    鬼在林中得一段奇缘,与一幽居在此的异族美人成婚,不再念家,又知家中云娘掌业,生意顺畅,心中安宁,遂在此安居生子。

    再之后,他死了,按照妻族的丧葬规矩,葬入了潭中。

    鬼唱:“此心本不向青天,魂安之处便是家。”

    本以为可以安心做鬼了,可偏偏听到北边有人胡言乱语,谎话连篇,见风使舵,借风助力,寻个村野乡夫就要冒充他的儿子,蛊惑旧仆,去夺兄长的家业,这让他如何心安?

    若是假的充真的,骗了他家中的旧仆,那他的儿子怎么办?

    “我儿自幼长在密林中,不识人心险恶,无夺家业之心。可假不容真,若那假的瞒天过海夺了家业,我儿可还有活路?忧矣,忧矣!我虽为鬼,我儿却还要活着哩,儿啊,听父一言,你可莫要做鬼,潭下漆黑,寂寞的很呐!”

    唱到最后,还有一段自问自答。

    “你说如何证明我身份?”

    “你且往潭中看,我这具白骨,身边那匣子,匣子旁那箱子,箱子里那锦衣玉冠,还有我兄长写的家书呐!”

    南柳中途被柳帝君截住。

    “站住,手里拿的是什么?”

    南柳见到父亲,心中莫名委屈:“父君应该知道。父君早就知道,却什么都不和我说……”

    柳帝君让宫人下去,对她说道:“你过来。”

    二人进了旁边的书阁,南柳终于敢开口问:“他是吗?”

    柳帝君坐下来,点了点头。

    “现在的王叔是谁?”

    柳帝君摇了摇头,不打算说。

    南柳接着问:“是裴古意?”

    柳帝君没说是也没摇头,只说道:“你想问什么,直接问吧。”

    “母皇的帝位,到底怎么来的?”南柳压低声音,“如果真是奉旨继位,事到如今,怎会不敢认他?当年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不告诉我?”

    柳帝君慢慢走过来,俯身在女儿耳边说了一句话。

    “奉旨登基不假,但传位诏,是我写的。”

    “什么?!”南柳震惊不已,“父君这是……”

    “你想错了。”

    柳帝君慢悠悠说道:“帝位是给你娘的,延熹帝早就写好传位诏了,他本就有退位让贤养病的心思,若是他病来得没那么快,班尧从凉州返京后,他就要退位给你娘当帝君去了。他弥留之际,已经没办法起身重新写诏书,说话也很困难,我们问他诏书在

    分卷阅读119

    -

章节目录

正史二三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凤久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凤久安并收藏正史二三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