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起吧,农女! 作者:素熙珏

    月事不调

    <!--go-->

    覃氏顺着南风目光望去,似笑非笑道:“亲家待客真周到,这茶不但泡了枣儿,连茶杯也顶顶特别。”

    还是周氏明白媳妇的子,用手指盖住了那块缺口,笑道:“真真猴儿,这是我大儿媳妇,生了大郎,二郎。今个带她来认认亲戚。”

    这话遮掩的极好,黄氏心里却明白,自是自家失礼了,见周氏如此行事,心里也舒坦,“真是画里走出来的人啊,亲家好福气,以后我们月娥也是好福气。”

    覃氏瞧着二十岁多岁,着桃红小袄儿,金簪带玉镯,行动间佩环作响,倒也有些贵气,长相只能算的上平常。尤其在美人婆婆的衬托下,敢这么说话,还是仗着生了两个儿子吧。她听了黄氏的夸,面色缓了缓,道:“原以为亲家是从山里来的,没的见识,却是我想岔了,在这里赔罪。”

    黄氏脸上忽青忽白,周氏只得赔笑道:“媳妇儿不会说话,亲家不要介意,待我回去好好教导。”

    南风此刻走到覃氏身边道:“嫂子说的是,我们乡下在镇上人面前没得见识,失了礼数,只是不知道,镇上人去了城里,城里人要是不是要喊没见识。”

    “哎呦。”覃氏拿着帕子笑的花枝乱颤,钗环摇晃。“妹妹小嘴真甜,以后的婆婆定会夸谢家好教养。”

    “南风再不知礼数,也明白没得伸到别人家管事的道理,嫂子是不。”

    在座的人一听,便是知道大媳妇的话被小闺女拿捏住了,周氏面上有些抹不开,自家媳妇是个爱逞强的,平时念在生了孙子的份上,自己就做个大度的,今个可好看了。

    黄氏却暗道还是自家女儿伶牙俐齿,着肚子道:“亲家母稍坐,我这肚子有些不舒服,南风来扶我。”

    周氏也是过来人,看她的肚子就是快要生产了,万一出了差池,自己可陪不起,便道:“亲家自便,南风姑娘仔细扶着你娘。”

    前堂婆媳说了一会儿话,忽见一行人回来。大宝骑在谢长生肩上,月娥提着装三牲的篮子。

    谢长生大步跨进来,对周氏招呼道:“亲家母来了,怎么大宝娘不在,失礼失礼。”

    周氏也很感慨,自己这个妹夫是个做实事的,对娘子孩子都好,只叹妹妹没福气,走的早。再娶的寡妇连生了儿子,面上瞧着是个大方人,也不知究竟好不好。

    “亲家公有心了,一大早就去了妹妹坟上祭拜。”

    月娥喊了声姨妈,领着覃氏往屋内去,算是避嫌。

    覃氏被南风气的够呛,有意挑起月娥的话,亲热道:“妹妹出落的越发水灵了,模样好,情好。”

    月娥脸上犹带泪痕,大抵是哭的狠了,嗓子沙沙嘶哑,“嫂子尽会开我玩笑,若是有嫂子的十分之一,我就做梦都会笑醒了。”

    这头两人你来我去,都想从对方口里套话,却都没套着话。

    这个年热热闹闹的过去了,年前黄氏给谢长生又添了个大胖小子,谢长生喜的见牙不见眼,逢人便道他家小宝。南风这个年过的脚不沾地,里里外外要打扫,前前后后要收拾,请客吃饭,迎来往送,全都一应是她接手。来往的宾客都对她印象大好。

    她腰疼的整夜睡不着,两腿经常发软,手上开了几道血淋淋的口子,待有功夫吃饭的时候油腻的饭菜上结了块块猪油,本就吃不下。最倒霉的是,她来了月事,且是来的不准,寒冬腊月没得戒冷水,直到家里挂衣服的竹竿上挂了一串裤子,黄氏才明白过来。

    瞧着女儿雪白的小脸,过年人人都吃的油光满面,就她瘦的脱了形。暗恨自己没眼力,女儿家的病可大可小,万一影响了生养,下半生可怎么得了。

    “南风,你来月事准不准,跟娘说说。”拉着女儿糙的小手,心里直泛酸。

    南风抬眼细觑了觑黄氏,委实不好意思,原来她是大年初一夜里来的,幸好前世有经验,倒是不慌不忙用草灰带子垫了,月事是极不准的,才走了十多天,又来了。她又不知道原因,也不好意思问,便一直拖着。

    黄氏心里有些害怕,过年新作的翠绿袄子显得南风脸上雪白,没一丝血色。

    “什么事都喜欢瞒着我,你哥断手不说,自己成这个鬼样子也不说,是不是哪天死了才肯和我说啊。”黄氏听完,心里急的不行,明明是感激女儿体贴,出口的话成了埋怨。

    南风忙摆手道:“不是有意瞒着娘的,哥哥现在的手也好了,说出来白白担心,娘您别急。”

    黄氏见女儿的乖巧劲儿,眼里若有水汽浮现,“过几日娘带你去清和堂瞧瞧,妇人的病可大可小。让肖哥儿给你诊脉看看。冤孽啊。”

    大宝扑在姐姐怀里啃着新炒的花生儿,小小爪儿剥壳有些费劲,南风便花时间剥了些,合着白糖炒的香脆可口。大宝嘴里塞的鼓起来,好像一只偷油的小老鼠,小手抓了一把花生往南风嘴里塞。

    “大宝真乖。”南风含了花生在弟弟小脸上香了一口,大宝咯咯直笑。

    “给娘也送个。”南风指着黄氏道,大宝煞有介事的想了想,撅着屁股对着黄氏,嘴里嘟嚷着:“不给娘吃,娘只抱小宝,不抱大宝。”哎呦喂,这鬼灵,就会争宠了。黄氏怀孕的时候偶尔还抱抱大宝,待小宝生出来,黄氏让两个孩子左膝一个,右膝一个,大宝霸道惯了,哪里肯啊,伸手就要推小宝。黄氏不高兴了,恶狠狠对儿子发了一通脾气。于是小家伙记仇了。

    黄氏又好笑又好气,故意板着脸道:“大宝不给娘吃花生米,以后娘都不理你了。”

    “娘,娘。”大宝听得懂大人的话,小脸一急,当下嚎嚎大哭。

    一时哭声骂声哄声好不热闹。

    四月初桃谢李凋,春天的田野新绿墨绿满布,田埂上的野草儿冒了头,三三两两的农人穿着蓑衣在田间翻地,甩着长长的鞭子抽着老水牛,几个总角童儿骑着水牛晃晃悠悠走在大道上,头上戴着编织的柳条儿,悠扬的笛声从新制的竹笛里传来。

    黄氏背上绑住小宝,同南风穿着蓑衣,走在小路上,幸而只是斜风细雨,路面润了润,不算顶滑脚。

    “娘,我搀着你,别摔着了。”

    “唉,没事,娘站的住,你小心点。”

    大约是春耕且有雨,镇上的人比平时少了一些,南风路过石桥瞧见清澈如水的河面上波纹点点,游鱼往来,珊珊可爱。

    黄氏同小二哥说了两句,被人引进了内堂,肖融安一袭雨过天青的袍子端正着,不想寻医问药的大夫,倒像是执卷漫步的书生。他正在纸上写着什么,南风只认得几个字,只觉那字力透纸背,摇曳如花。

    “婶子您哪里不舒服,我给您瞧瞧。”肖融安在长辈面前的礼数周全,他亲自将小二哥端来的茶奉来给黄氏。

    黄氏满意点了点头,这孩子真是瞧着欢喜。一时想着女儿面薄,有些话不好说,压低声音道:“今个是桩事要麻烦大侄子,你南风表妹身子不好,我带她给你瞧瞧。”

    这么个病给年轻男子瞧,南风恨不得往地缝里钻了,偏镇上有个大户老太太病的神志不清,王大夫出诊也不知何时回来。

    肖融安早在两人进门时就看到了南风的脸色,面白如纸,眼底屯着黑眼圈儿,浑身乏力。拿了干净帕子敷在她细如竹竿的手腕上,仔细听脉。

    左手换右手,他又沉思一会,不甚欢喜道:“大婶子,侄儿治的了病,却是治不了命,表妹这病。”

    黄氏面上一白,哭的满脸泪痕,也顾不得男女大防,拽着肖融安的手哭道:“苦命的儿,大侄子,我给你跪下了,求你看在亲戚的情份上救上一救,婶子来世给你当牛做马。”

    南风呆呆坐着,只觉耳边轰然作响,天都要塌了一般,怔怔看着黄氏哭泣哀求动不了。她竟是要去见阎王了么,前世死了一遭没见着阎王,老天爷不让她好活,要收回去了么。

    “表妹不顾惜自己身子,白日不吃饭,晚晚不休息,天冷不晓得加衣,夜里安寝睁眼到天明。这就是人参救回来也没用,身子禁不起糟蹋。”肖融安冷笑一声道。

    这番又酸又冷的话落在两人日里犹如天籁,医者父母心,肖融安不过吓吓他们罢了,黄氏放下了一半的心,忙道:“有得救就好好,大侄子你开人参鹿茸罢,只要能救命,大婶子拼死也要跟阎王抢人。”

    南风的心忽上忽下,差点踹不过气来,对肖融安的行径很是不喜,不带这么吓人的,忙道:“娘,我没事,大夫开玩笑的呢,哪用什么人参鹿茸啊。”

    “月事不调,气血两亏,虚不受补,人参鹿茸吃不得,我这里开两剂寻常方子便能治好。表妹的身子虚,要好好将养着,不然以后子嗣上会艰难些,生孩子就如踏进了鬼门关。”肖融安是个聪慧人,同南风打过几次交道,便知道她的子,是极少把自己放在心里的,大夫看病要对症下药,所以他把病夸大了几分,为的就是让她多顾惜自己。

    黄氏愣了一下,把心放回了肚子,可见病是不厉害的,肖融安之前是吓自己。到底是存了感激,“大侄子说的对,婶子回去一定好好督促她吃药,把身子养的白白胖胖。”

    “娘,别说了。”八字还没一撇呢,黄氏恨不得满世界宣扬。

    黄氏骂骂咧咧道:“大侄子又不是外人,是你姐夫,别没上没下。”转身又对肖融安道:“今日多亏大侄子,我是个没见识的,哪里晓得了那么多。”

    南风瞧着越说越不像话,明明是月事不调,偏被他说成了绝症,心里有几分怨愤,自然客气的话也说不出口,拉着黄氏道:“娘,表哥这边还有人问诊呢,你就别耽误了,我们去拿药然后看哥哥。”

    黄氏只觉扫兴,又怕惹的肖融安不高兴,悻悻跟着南风走了,还不忘回头道;“大侄子,我们先走了,有空来家里做客。”

    “哗!”一声响动,外头捡药的三生吓了一跳,推开门一看,屋里没下脚的地,肖融安天青袍子墨迹斑斑,脸上却笑如春晓,露出两枚大大的梨涡,怎么看怎么诡异。

    “一只调皮的猫儿,没事,你出去忙吧。”

    “这畜生真该死,你这新上身的袍子是毁了。”

    月事不调在线阅读

    <!--t;

    月事不调

    -

章节目录

奋起吧,农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素熙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素熙珏并收藏奋起吧,农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