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跑道上 作者:飞天酥鱼

    分卷阅读293

    弱了。

    接着一个一个看过去,都是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有一半比陈焕之小,大部分有成绩的,也就是维持在6米1到6米4这个水平区间,看来里面还是有不少真正的大学生的。

    蒙特莱恩的跳次是第十个,等轮到她的时候,连演播室的沈文斌都兴奋起来了:可算是又有一个他认识的了,之前那些运动员里十个倒有八个没听过,虽然有报名时候提供的资料,可那也就是个基本资料,她们又都没什么历史获奖经历,哪怕标上了报名成绩、赛季成绩、个人最好成绩之类的,也不够聊啊。

    蒙特莱恩在上个月之前也没名气,不过对中国的观众们重要的是:“法国选手蒙特莱恩这是第二次和陈焕之交手。在上个月的法国奥尔良特许赛上陈焕之拿了冠军,而蒙特莱恩就是当时的亚军,她的个人最好成绩6米80也来源于那一场比赛,事实上那不光是陈焕之的第一场正式跳远比赛,最少我们在国际田联的网站上可以查到的范围内,那次也同样是蒙特莱恩的第一场正式比赛。”沈文斌巴拉巴拉说了个过瘾,蒙特莱恩的第一跳动作太快了,光介绍了一下历史成绩什么的基本资料她就准备完毕开跳了,这次时间就比较长,还方便他八卦一下,“好,她开始助跑了,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她的第二跳能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

    沈文斌一边看着蒙特莱恩助跑的步伐一边说,“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加速方式是比较平缓的,这样加速会比较均匀容易控制……好的,大家可以看到她跳得相对其他选手来说更高一些,一般我们认为这样的选手她的跑跳结合技术更成熟一点,更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裁判已经示意成绩有效了,让我们来看一下她的落地回放。”

    回放就有虚拟标线了,沈文斌目测了一下,“应该有6米6左右,这也是肯定能进入后三跳的成绩了,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她有更精彩的发挥。”

    实际测量结果是6米62,排名第三。

    蒙特莱恩松了口气,但又忍不住有些失望,这并不是她训练中的真实水平表现,但成绩如此也只能接受现实,想办法后面拼一拼了。

    陈焕之友好地拍了拍坐在她旁边的蒙特莱恩,这算是她在国际跳远项目上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了,“冷静点,加油,你的实力可不止于此。”

    蒙特莱恩一时间看起来有点懵,她点点头,过了几秒才像是反应过来似的扭头说,“你……”

    陈焕之也看她,“嗯?”

    蒙特莱恩本来想问待会儿的100米复赛她感觉怎么样,后来又觉得这样会不会显得对陈焕之很没有信心?事实上她对她超级有信心啊,世界纪录保持者对应大学生运动会的复赛,怎么想都毫无问题——正常情况下,现在别说跳,光助跑距离两次加起来就快一百米了,而陈焕之的助跑速度光目测就觉得肯定是超级消耗体力的。

    “没什么,”蒙特莱恩说,“我之前感冒了,有一个多礼拜没训练,后面肯定就能调整过来了。”

    “哦哦,怪不得,你加油,该我了。”陈焕之一看第十一跳次的选手已经在往回走了,赶紧过去跟裁判申请免跳。

    “我们可以看到陈焕之已经在上跑道开始准备……咦?她直接去找裁判了。”沈文斌几乎是在裁判接受免跳申请的同时收到了消息,“是这样,陈焕之的第三跳第四跳申请免跳了。对了,现在100米复赛的第一组已经快开始了,陈焕之是第三组,还有一些时间,不过也要早做准备。目前来看她的成绩排在第一位进入后三跳肯定没问题,如果在第三跳过后仍然能保持这个名次,那她将在八位选手中跳次排到最后,这样当她复赛回来如果她仍有余力,那么还可以再试一下冲击更好的成绩。”

    说归说,沈文斌自己也觉得不可能,“不过这样对她的体力要求太高了,而且人在疲劳状态下很容易动作变形——尤其是对那些技术动作还不太成熟的选手来说——而技术变形就很容易带来额外的风险,比如肌肉拉伤或者肌肉疲劳发炎等等,希望田径队的教练们还是要考虑到这一点。好的,陈焕之已经背包离开了赛场,她应该是去检录了,让我们继续关注其他选手的比赛情况。”

    说是直播跳远决赛,到了8点整轮到陈焕之所在的第三组上场时,导播还是毫不犹豫地把画面切到了跑道上,而观众们也没啥意见:本来大部分人对跳远就没啥兴趣,只是为了看一下陈焕之而已。跳远爱好者们完全可以看网络直播跳远决赛完整版嘛。

    甚至很多观众本身对陈焕之也不是很有兴趣,只是别人都看,他们也就难免好奇地要去看一眼,否则第二天上班上学了都不知道该跟人聊啥。

    陈焕之站在跑道上试跑了一下,慢慢地走回自己所在的第四道深吸了一口气,现在的感觉确实跟平时跑前那种精力充沛浑身充满力量的感觉不一样,但也不至于累到腿软,问题在于她跑的时候要发挥出多少实力,发挥出80%够不够妥妥地进入决赛?

    是的,陈焕之所谓的妥妥的,指的是直接排到小组前两名晋级,而不是靠未晋级成绩里取两个最好的晋级。

    刚才进去检录前,刘鑫源给她简单说了一下第一组的成绩,第一名是牙买加一个二线选手卡丽,今年21岁,她跑了11秒05,不过第二名的成绩就差得远了,11秒47,第三名11秒59。

    然后没等第二组开始比赛陈焕之就进去检录处了,鹏城体育场隔音做的还挺好,在里面一点听不到外面广播的声音,等到第三组上场,第二组的成绩又已经从大屏幕上撤下来了。

    也就是说她不知道第二组是个什么水平,也没个地方参考一下第三组是个什么水平。

    虽说拿到分组资料的时候刘鑫源就已经把其他选手的历史最好成绩、赛季成绩之类的收集好了,不过越是靠近大赛的时候,这些越是什么都不代表,尤其都是二十来岁年轻选手,几个月成绩就能涨起一大截。

    陈焕之左右看看,没什么熟悉的面孔,不光是没有经常跟她在决赛里遇见的那几个顶尖选手,连平日里钻石联赛上偶尔各个主办方塞进来的外卡选手都没看到。

    应该没什么高手……吧。

    陈焕之扭了扭脖子:跑个11秒3左右应该够了,剩下的到终点前再调整吧。

    发令员一声枪响,陈焕之一如既往地一冲出去就领先了两边的选手。

    分卷阅读293

    -

章节目录

重生在跑道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飞天酥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酥鱼并收藏重生在跑道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