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跑道上 作者:飞天酥鱼

    分卷阅读208

    苏方方原话是,“现在100米有你,200米有你有小元,有我没我对中国队区别不大,所以我才敢去改技术,这样哪怕最后我失败了提前退役,那也是我一个人的损失,不会对中国队造成太大影响。”

    陈焕之觉得她这个想法一言难尽、槽多无口,“你这样对自己的身体有点不太负责啊……”

    “可我得对自己的梦想负责。”苏方方当时说得很云淡风轻,“做一个普通人其实用不到太多超出常人的运动能力,很多学生和白领从学校毕业后再也没跑过一步呢,她们不也很快乐嘛。我就算改技术受伤,应该也到不了影响正常生活的地步,可能只是以后不能剧烈运动而已,或者更轻,只要不参加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哪怕登山、骑自行车什么的都没事儿呢。”

    陈焕之深吸一口气,“恕我不能苟同。”

    可是苏方方打定主意的事儿,别说她不能苟同没用,听说徐指导更不能苟同呢,一样没用。

    不过这么固执要改技术的人,都等到短跑队后继有人才准备动手,哪怕是为了这份责任心,陈焕之也相信她不会在接力赛中发挥失常的。

    至于苏圆圆,说真的,她和她姐姐的问题刚好相反,这孩子就是从小到大承受的压力太少了,在家有姐姐、到了国家队还有姐姐,她既不是家里的顶梁柱,也不是国家队里的领头羊,她盲目而快乐地跟着跑,别人指哪儿她往哪儿跑。所以一旦到了真正需要她承担责任的时候,她就忍不住腿软了。

    但是经过去年世锦赛的失误,她的痛苦和成长有目共睹,所有人都对这个年仅20岁的姑娘有着更高的期待,包括她自己。

    所以要说苏圆圆可能会因为技术或意外而影响成绩,这个有可能,要说因为对奖牌的期待和渴望而失误,陈焕之觉得不会这样。

    当然陈焕之并不是对自己的想法有百分百的自信,觉得她们都一定会因为有机会争取奖牌而在决赛中爆发小宇宙,而是……既然目标都定到第六了,那决赛拼一拼又怎么样嘛,大不了第六、再大不了第八啊。区别很大吗?

    再说了,“元姐你就不想拿个奥运奖牌吗?说真的,美国掉队,这可能是我们整个职业生涯中都碰不到的好机会,也可能是我们唯一一次机会了,你真的不想把握一下吗?”

    元绘云深吸一口气,坐回自己的位子上去了。

    前排刘鑫源跟徐指导对视一眼,他们没听太清,但大概意思也听明白了,等回了奥运村进了房间,刘鑫源才说,“这孩子嘴比较快,但没什么坏心眼儿,她就是想鼓励一下大家伙儿,没别的意思。”

    徐指导哈哈一笑,拍拍他肩膀,“小陈这样才对嘛,有点要当队长的意思了。”

    22号晚上9点15分,当中国队众人走出通道的时候,全场的观众就沸腾了,满场都是小国旗飞舞,陈焕之跟大家一起微笑着冲看台招招手,然后扯住了其他人,“一会儿喊‘接’的时候大点声,否则真有可能听不见。”

    然后上道,她们最后击了一次掌,齐声大喊“加油!”,苏圆圆开始调整起跑器,其他人跑到自己的位置开始量步点。

    “冯指导,您能分析一下今天比赛的形式吗?”直播间里的沈文斌问今天的解说嘉宾冯主任,他除了是田管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田径队总教练。

    “当然。首先是牙买加队,这个实力强大无可置疑,百米的金牌当然是我们陈焕之的,但是二三四名全是牙买加队的,第五第六是美国队,美国队既然没有进决赛,那可以说冠军十有八九就是牙买加队了。”

    “然后就是我们了,预赛成绩排在第二名,42秒71。”冯主任停了一下,决定还是把评价压一压,陈焕之得了百米金牌整个田径队就提前完成任务了,接力虽然现在看起来比较有希望,但也不能真说出来给自己找事儿。

    “这个跟以前相比进步很大,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几个月、尤其是这次奥运会上陈焕之她的个人百米成绩进步非常快,但是接力嘛集体项目,主要决定因素还是整体实力和交接棒环节,所以我们之前一直在打磨这个交接棒,现在已经做到很熟练了、每一个棒次之间几乎都已经把用时压缩到了最短。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心态和传统强队不同,我们把每一场比赛都当做决赛来跑,始终全力以赴。但是你看像俄罗斯和比利时她们,预赛就不会拿出100%的实力。”

    沈文斌心领神会地接话,“所以说虽然我们的预赛成绩排名很靠前,但是我们的实力跟传统强队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冯主任给他的捧哏点赞,“是,说的没错。你比如说预赛排第三的俄罗斯队,它的成绩是42秒87,俄罗斯在欧洲一直属于田径各个项目都比较强大,它4x100也是这样,各个选手的实力非常平均,可能都不是特别强,跟陈焕之啦、跟牙买加和美国队的个人实力都没的比,也没有进百米决赛的选手,但她整体实力强而且交接棒也比较顺畅,所以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

    “包括比利时也是,比利时从前年的时候开始重视接力,也开始长期的、每年都会有几个月的时间把队员们集中起来在一起训练,这样它去年的成绩就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提升,在大阪世锦赛的时候也是拿了铜牌。”

    “是,当时比利时的成绩是42秒75。”沈文斌越说越觉得这评价压不住啊,中国队看起来明明就是要拿奖牌的节奏。

    “对,但是一年过去了,不是只有我们在进步,所有的队伍都在不断地进步中。”冯主任微笑着说。

    可是比利时的灵魂人物赫尔法特去年是世锦赛第五,今年却连决赛都没进去,比利时就算进步,能进步到哪儿去?不过既然硬是不让展望未来,那就回顾过去吧,沈文斌说,“我们上次进入奥运会决赛是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当时的领军人物是李雪茹,这是两个同样天才卓越的运动员,您是怎么看她们的呢?”

    冯主任想了想,“李雪茹当时国内的田径环境其实比现在艰苦得多,毕竟那个时候国家整体经济也不如现在,不管是训练还是营养水平都不行。像我们现在可以请外教、请专门的营养师来给运动员配餐、有各种先进的训练和检查设备,去年冬天短跑队还进行了外训,当时都没这个条件。她真的就可以说纯靠自己的艰苦努力和天赋跑出来的,而且哪怕成绩上来了,当时国内比赛

    分卷阅读208

    -

章节目录

重生在跑道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飞天酥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酥鱼并收藏重生在跑道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