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跑道上 作者:飞天酥鱼

    分卷阅读104

    他端着茶杯看了五分钟,看到陈焕之跳完一组累到躺在跑道上大喘气,然后不到三十秒就被刘鑫源拖起来接着再跳一组,跳完立刻又躺了,躺了不到三十秒,又被拖起来,循环往复。

    他上电脑查了一下陈焕之刷卡进来的时间,如果她从早上七点练到现在,后面还要跟着其他人正常训练的话,那这个训练量可真是……虽然从亚运会备战时候就知道陈焕之加练起来不要命,而且能要别人命的加练都要不了她的命。

    不过昨天下飞机今天就这个训练强度,徐指导摇了摇头,所以她才能说去刷成绩,就带着三个冠军头衔回来,说要进世锦赛决赛,就……

    对于百米这个最能体现人种差异的项目,对于那声称要取得国人在此项目上从未有过的成绩的狂言,徐指导突然开始期待了。

    苏圆圆跟着其他人在九点到达田径场上的时候,陈焕之已经上完了一整节训练课,开始坐在旁边喝饮料恢复了。

    她一边做着准备活动,一边看着前胸后背的长袖t恤都湿透了的陈焕之——现在才二月底,暖气都没停呢,这可是冬天啊。

    苏圆圆刚这样想,刘鑫源就拎着外套过来勒令陈焕之穿上,陈焕之把最后几口饮料喝光,补充了一下自己的电解质,懒洋洋地接过外套穿上,拉拉链的时候看到苏圆圆在看她,立刻很高兴地冲她挥挥手。

    苏圆圆瞥一眼徐指导没往这边看,快速地冲陈焕之挥了挥手,又立刻接着做准备活动。她从早上七点起床就没看到陈焕之,那她得是从几点开始练的?亚运会前那段时间这样练就算了,平时也打算保持这样吗?

    苏圆圆的心中五味杂陈,可是那心情又与昨天听到陈焕之说要参加超级大奖赛时不一样了。

    如果昨天她还有一点羡慕和一点点的嫉妒的话,那今天就只剩下叹服了。

    有姐姐的例子在前,苏圆圆无论如何也不会以透支的方法训练来争取成绩了,而陈焕之……唉,就算别人有她这样铁打一样的身体,也未必能受得了这样打铁般的训练呢。

    最少我是受不了的。苏圆圆叹了口气,比起身体天赋上的差异,认知到自己在意志力方面也与别人存在巨大差距,更让她难过。

    短跑队每天的接力训练,从准备活动后就开始了,在热身后的慢跑时,她们会排成交错的两列,按照同样的节奏跑,然后从最后一个人开始传接力棒。每跑五六步就要传一次,从最后一个刚从国青队提过来一起训练的备选郑春莎,一直到跑在第一个的韩英,当韩英接到接力棒的时候她们再一个一个往回传。

    在上午,短跑队运动员们并不总是一起训练,她们有各自的主管教练,各自的训练计划,但热身是可以一起的。

    而热身训练中几乎所有能插交接棒的部分都被徐指导□□了这个环节,以确保她们能把这个动作刻进脑子、刻进神经系统,建立起条件反射。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又要话痨:

    1.够九千了,感觉自己棒棒的╭(╯^╰)╮

    2.今天大学同学来找我,让我回忆起我大学第一次见到超越平凡人水平的美女,是在体育课上误入韵律健美操课堂,其中一个穿绿衣服的美女,跳操的身影,哇那简直是人生中至深的震撼,要不是确认自己钢管直,简直要把那种感觉误以为心动了。回去以后稍微一问,今天哪个系上健美操啊?中文。我看到一个特别漂亮的美女……都不用接着往下说,立刻别人就知道说的是谁。今天再问我同学,你记得咱们那会儿中文系有个美女吗?一个健忘症患者,记忆力与金鱼相媲美的人,在毕业多年后,秒秒钟说出美女名字。

    人类对美的爱是想通的。

    愿大家都能在生活中实际接触一回那样震撼的美人,绝对是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第61章 61

    在短跑队其他人热身还没完的时候, 陈焕之的休息时间已经到了, 她溜溜达达地把喝空了的饮料瓶扔到垃圾桶, 又把穿了没一会儿的外套脱下来搭在栏杆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吐了出去。

    接下来就是力量训练时间了,可以说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尤其是在你的系统训练中断了一个月, 想要重新开启的时候。

    徐指导纠正着其他人慢跑中的交接棒动作,即使只是慢跑, 他也要求他们的动作标准、迅速, 与快速跑中的正式练习无异。

    指挥着指挥着,徐指导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又移到另一边跑道外的陈焕之身上了, 她正扛着空杠铃杆以箭步蹲沿着场边前进, 50个箭步蹲是一组,组间休息15秒,她一口气就做了五组,两分钟后又开始下一项。

    昨天刘鑫源报上来的恢复性训练计划,量可没这么大, 这是又在陈焕之的要求下临时改了?

    以前他还觉得不可思议:运动员确实是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一次两次地根据运动员训练中的实际感受调整训练科目以前也不是没有,但真没人像陈焕之这样说怎么练就要怎么练, 也真没教练跟刘鑫源一样全力配合的。

    因为术业有专攻,运动员们往往既不足够懂训练、也不足够懂科学,如果依着他们的性子说怎样就怎样, 一般不是强度不够出不了成绩、就是强度太大人给练废掉。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队每个运动员的主管教练,都必须将他的训练计划做成书面内容上报审核。而上报的训练计划除了徐指导这样的项目主管教练要看、运动医学研究所的专家也要看,如果是重点关注的冠军、准冠军运动员——注意,不是全国冠军、是世界冠军——那这份训练计划甚至还需要经过冯主任这样的级别认可才行。

    而陈焕之,现在绝对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准冠军运动员。

    这并不是说她被认为有在世锦赛、奥运会级别大赛上夺冠的可能,而是作为一个在国外备受关注、而我国急需“零的突破”的项目,她是这个项目上目前最好的、也是唯一有可能做出突破的人。

    在她亚运会夺冠后就有这样的趋势,但那时还有人认为她“骨龄发育早,后期没什么潜力了”、“技术悟性太差,到现在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稳定节奏,即使能在国内称王称霸,在世界赛场上也不会有任何建树”。

    但在2月,随着陈焕之一次次夺冠的消息传来,所有曾经不看好她的人都不得不闭嘴

    分卷阅读104

    -

章节目录

重生在跑道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飞天酥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酥鱼并收藏重生在跑道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