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跑道上 作者:飞天酥鱼

    分卷阅读76

    眼看着上午过去了一半,徐指导终于定下了棒次,“苏圆圆第一、韩英跑第二棒、元绘云第三棒、陈焕之第四。”

    既然棒次都变更了,那第一个要做的就是重测标志点。

    4x100的接力是在每一百米的前后十米也就是20米的区域内进行,称之为接力区,接棒人的起跑是在接力区前十米,因为高水平运动员一般在25-30米区间能接近自己的百米最大速度。

    而标志点就是当接棒人回头,看到交棒人跑过自己标记的标志点的时候,他就要立刻起跑的一个标志。这个距离是根据交棒人的冲刺速度和接棒人的起跑加速速度计算出来的,确保他们能在接力区的16-18米之间顺利达到速度接近相对静止、距离在1米左右,能够顺利地交接棒。

    因此当棒次顺序改变的时候,后三棒所有人的标志点都得重测。

    因为没带翻译,徐指导去帮苏圆圆和韩英测标志点,而加里教练来负责元绘云和陈焕之的标志点。

    老先生端着下巴在旁边看了半天了,这时候就说,“陈的起跑加速比平时慢,是因为害怕掉棒吗?”

    陈焕之摇头,“不,只是回头看着再起跑不适应。”

    加里评价,“你太缺乏接力练习了。”不过现在练也来不及了。他给元绘云和陈焕之做好了标志,让她们短距离练习了几次,不由得摇头,“元、不要减速,最后不要减速。”

    元绘云就不减速试了几次,要练这个每次交棒人连加速带交接棒得跑60米,几次后她的速度就保持不住了,都出了交接区还没追上陈焕之,看得加里大摇其头,“休息吧休息吧。”

    休息一会儿再跑,陈焕之又掉棒了,她从地上捡起来接力棒,简直沮丧。世青赛的时候她的速度没这么快,她身后的队友们速度也远远比不上元绘云,加入国家队后一共就合练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还主要花在了学习交棒和弯道上,即使每次都开快速反应,可是把手伸到后面握住接力棒然后缩回来继续跑这么简单的动作,不知道为啥接力棒总是要掉。

    加里也后悔了,“好吧,元,减速,最后稍微减速一下,我们重新测标志点。”

    这一天折腾到晚饭前,她们不过是根据四人的状态、速度和减速要求重新测了标志点而已。

    晚饭后徐指导大慈大悲未让她们继续训练,但陈焕之和元绘云饭后就在房间内一起练习原地交接。

    练到临睡前苏圆圆才回来,眼圈红红的。

    元绘云看她一眼,不太想问,挣扎了几秒还是忍不住关心,“方方姐怎么样?”

    苏圆圆摇摇头,“我姐说明天她先提前回去,在北京检查,如果能做手术就做手术,领导想让她参加明年的世锦赛。”

    元绘云挺吃惊,“肌腱没关系了吗?”

    怎么会没关系,可是苏方方的11秒24和陈焕之的11秒22是截止目前为止,仅有的两个拿到了明年大阪世锦赛门票的成绩,虽然两人的实力差距渐渐拉开,但田协领导们无疑更信任苏方方,当然希望她能参加。

    苏圆圆坐在床边发了会儿呆,拍拍自己的脸颊,强作振奋说,“也许明年八月之前就好了呢,反正手术总是要做的。”

    第二天早上的热身过后,徐指导让她们先按照昨天练的来一趟。他和加里一个计时一个发令。

    苏圆圆第一个冲了出来,徐指导眯着眼看着:不错,苏圆圆的起跑和加速是真不错,最少在前半程有她姐姐八分功力了;韩英是队内百米实力仅次于陈焕之的选手,第二棒需要跑126-128米,又是直道,正好适合她,她和元绘云只不过交接互换一下,默契没有问题,跟苏圆圆就差点意思,但也过得去,比较稳当;第三道弯度最大,由弯道技术最好的元绘云跑,她跟陈焕之交接的时候很明显减速了,但是好歹安安全全地递到陈焕之手里了;陈焕之刚一接了棒就像她百米后半程一样开始加速了,想法不错,但是她的速度能支持多久呢?

    徐指导手里握着秒表,双眼不错神地盯着陈焕之,眼看着她跑到最后十米的时候才撑不住有些慢下来,但靠着强大的惯性,还是顺利冲线了。

    下意识地按住秒表,徐指导一看,不由得一愣,不是成绩不好,而是超出他预计的好。

    44秒62,加上0.24等于电计的44秒86。

    这个成绩甚至跟日本队的申报成绩44秒83相差仿佛。

    虽然还是低了一点,跟原本的44秒4也没得比,但还有一天半啊,靠着练习把她们的熟练度再提高一点,只要能保持住不犯规、不掉棒,金牌也不是不可能啊。

    作者有话要说:  我知我很短小……卡文,觉得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tat……我先睡了大家晚安……

    第47章 47

    整整一天都在训练中度过, 徐指导心急如焚,明明恨不得让她们彻夜通宵练习, 心里却明白必须到此为止了, 甚至明天白天的训练强度也最多三分之一,即使在充分热身的情况下, 完全强度的全程练习也就最多两次, 否则体力和肌肉得不到恢复,只会起到反作用。

    在宣布训练结束可以回亚运村吃饭后,另外三人疲惫地向外走,徐指导和加里两人连说带比划, 对着今天白天的记录本子指指点点,不知在争论什么。

    陈焕之走过去,“徐指,我想加练, 我还有体力。”

    徐指导先郑重地问, “这可不是逞强的时候,小陈, 你确定自己还能继续练?”

    陈焕之点头,她有消除疲劳,当然没问题。

    想想亚运会开始前一个多月陈焕之那疯狂的加练, 徐指导也不由得暗暗点头,一般人要是像陈焕之那么不科学地练,早就暗伤缠身了,但是科研队医全程跟踪下来, 她的各项生化指标都能在第二天恢复正常,完全没有过度疲劳迹象,这种超常的训练耐受性和身体不易受伤的特性,大概才是她真正的天赋所在吧。也怪不得成绩提高那么快。

    不过她还能继续练,韩英可不行了,交接棒自己可练不成。

    徐指导想了想,让陈焕之先去吃饭,他给罗主任打了个电话。

    代表团名额这么紧张,当然不可能带着陪练,不过他们有运动员呀。这时候男子一二百米决赛都已经比完了,可是男子4x10

    分卷阅读76

    -

章节目录

重生在跑道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飞天酥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酥鱼并收藏重生在跑道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