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太子女的异能人生 作者:茗沫沫

    分卷阅读422

    儿嘲笑她的人倒是都不吭声了。

    毕竟撇开那其他的不说,这女孩身份成谜,他们作为和气生财的商人,轻易也不会为了韩城邦得罪人。

    只等看她拿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苏筠很有底气很有气势的把一副图展开。

    然后很理直气壮的淡淡道:“吴道子的《嬉春图》”。

    苏筠的话音落,底下坐着的几位在书画上很有见地的老先生都站了起来。

    “不可能!

    吴道玄之迹后期画作风格气韵雄壮,几不容于缣素,笔迹磊落细画而又稠密。

    曾作壁画四百一十四余间,御注金刚,文殊普贤,降魔盘龙,地狱菩萨,皇释龙神,人相诡状,无一同者。

    具为风落电转,规成方圆,可使人感到壁画上神怪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

    由此可知画圣吴道玄的画技风格六法俱全,万象必尽,神人假手,穷极造化。

    而你手上这副画作描法甚细,随以色晕,咫尺有千里之趣,没有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尚可看。

    即使是真迹也可能只是唐代一个稍微有点小声望的画作,这根本就不是画圣的画风。

    你要做假也做个像的,难道你不知道画圣自成‘疏体’,他自己都说自己的特征是‘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

    离披点画,时见缺落,这是画圣‘笔不周意周’的独有画风。

    你再看你这副手上图画的风格,细细描画,山水群峰之势完全没有钿饰犀榤那么呆板,奇林怪石多与雕透细刻。

    绘树密叶脉镂,比梧柳密画,山石冰涘斧刃,密中有重的刻画,都可以知道原画作人细细画风完全是‘密体’。

    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你这连入门都没到,就敢大言不惭说是画圣的真迹,简直是不知所谓!”

    苏筠等这个义愤填膺的老先生说完了,才悠转道:“你自己的都说是画圣后期的风格。

    难道你不知道他唯一一副‘密体’画风的画作就是这副《嬉春图》?

    之后入佛门,画风突变,不以装背为妙,只以墨踪为之。

    并不要求笔笔周到,处处严密,以神气灌注其中。

    使肤脉相连,独创‘白画’风格,被称为后世朴素淡雅白描画的始祖。

    你刚才说的风格是‘吴家样’。

    但是你应该知道宋朝大画家郭希弱曾说画圣‘早年行笔密细,中年行笔似莼菜条’。

    这副图正是吴道玄唯一一副‘行笔密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早期《嬉春图》!”

    苏筠最后一句有力的细细嗓音把在场懂画的人都震了一震。

    头有些嗡嗡响。

    有个人颤颤抖抖的站起来问道:“你说的莫不是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里那副仿作《嬉春图》的真迹?”

    苏筠淡然的点头:“正是”。

    她这么淡然,底下人可是静止一瞬,立即就嗡响成一片。

    连仿作都被当成国宝收藏,别说这副早已经确定失毁的真迹了!

    刚才那个一上来就喷苏筠的老先生,也根本就没往这上面想。

    他一看到一个小姑娘拿着一副画上来就说是吴道子的真迹。

    根本就没听这是什么画,潦草看了一眼,就开始大喷狂喷。

    现在苏筠点出吴道玄的这副唯一另外一种画风的画,在场懂画的人当然知道《嬉春图》。

    只是万万没想到这小姑娘拿来的竟然是这副图。

    竟然还说是真迹!

    于是十几个拿着放大镜的老先生都争先恐后的上前去看。

    只等带会儿就要反驳出一万个理由。

    这绝不可能是真迹的心情来把心里面因为吴道玄唯一一副‘密体’画现世而引起的惊涛骇浪平复下。

    其中还有苏筠认识的熟人,何老。

    大富商倒是没有上前,他们只等这些各大博物馆的老教授们证实后,就可以大肆出价竞拍了。

    还省下一大笔鉴定费。

    “苏小姐!苏小姐!”

    何老被人挤在后面叫着苏筠。

    前面都是在古画研究上很有造诣的老教授专家们,何老的专长其实更在其他项上。

    但是他对吴道子的画痴迷,没想到无意来的一场拍卖会竟然会碰到吴道子早期唯一一副密体真迹。

    他心里可谓是波涛汹涌,恨不能一下趴到那画上仔细看。

    待看到持画人竟然是上次拍出宣德炉的苏筠,就更激动了。

    心里觉得有这姑娘在的地方,就有宝物出没。

    于是在后面蹦着大喊。

    可怜何老今年六十六了,还跟个小年轻一样激动,那完全是听到吴道子真迹《嬉春图》给激动的。

    苏筠看到是见过两次面的何老。

    这老先生之前为她解说宣德炉时,解说的还不错。

    于是苏筠对围着自己画要扑过来的其他专家们说:“不好意思啊,那是我认识的老先生,麻烦让他过来”。

    众专家回头看到是何老,纷纷都道:“何老专长不在画作上。

    还是我们先看吧”。

    众人都不肯让开,拿着放大镜围观画作。(未完待续。)

    ☆、第380章:鉴定

    正刚开始看的激动,苏筠把画一卷。

    “我说麻烦让让”。

    看到苏筠表情,一副要卷画走人的样子,众专家只好让开,让何老走到了最前面。

    何老对苏筠很感谢,心里想着待会儿万一看出是赝品来,他得悄悄劝这姑娘赶紧离开这里。

    众专家先去看署款,印章和印色再去看这幅图的绢质。

    苏筠用的是宣纸,竟然硬生生的变成了唐代的绢画,果然淘淘没有辜负有它在就有玄幻在的设定。

    “绢色深麦黄,绢丝深入娟素的肌理,绢丝韧性很好,江南绢,经粗而纬细,有背面,有屡经卷舒的镜面光,是唐初的生绢。

    用热汤半熟的入粉,槌如银板,所以才会使得人物精彩入笔。

    唐人是用捣熟的绢作画,只捣令丝扁,这样才会不碍笔。

    不像现在的作伪画时把绢煮熟再加浆,这样的作伪仿古的绢不会像古绢一样年久自然破,会有鲫鱼口和雪丝,大家看,这绢正是唐代古绢”。

    说话人用手指轻轻的掀开绢画侧面很细小的开口。

    鉴定道。

    “齐老,您是专门从事唐古绢画修复的,您说这是唐绢,那肯定没错。”

    分卷阅读422

    -

章节目录

重生太子女的异能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茗沫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茗沫沫并收藏重生太子女的异能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