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富一代 作者:苍山雪岭

    分卷阅读57

    的一个女知青,也跟这两人一样,哭的不能自己。

    反而是当地的农民对这个没有多大的反应,该干嘛就干嘛。

    高考的时间定的是十二月十号,距离现在已经只有四十天了。在乡下的知青大部分早就放下了书本,和当地的农民都已经差不多了,每天都参加劳作,用来看书的时间并不多。

    得知距离高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之后,大部分的人激动过后全部都行动了起来。

    十月正是乡下秋收的季节,但是大部分知青全部都不管不顾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因为有许多人太久没有摸书本,学习起来还是很吃力。而且现在的书本都找不全,只能大家交换着看,学习的效果都不怎么样。大队上的人虽然都有意见,但是却没有多说,也是体量他们的心情,想着什么事都等高考过了再说。

    妇联里的年轻人除了就只能认个字的,其余的人都还想去博一把,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了。赵婶子也体谅大家,把大部分的任务都分给了其他人,给年轻人减轻了许多负担,让大家学习得更加投入。

    本来柳安和沈爱华之前就是在偷偷地学习,等高考的消息出来之后,两人才正大光明的用了起来。

    “柳安你可真是太机智了,早就猜到有这么一天。要不然就我那水平,拿什么和人家比啊。”沈爱华一听到高考的消息,就专门买了柳安爱吃的酱肘子来感谢柳安。

    这些也是沈爱华有感而发,自从高考的消息宣布之后,大部分的人学习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沈爱华想起自己之前的学习状态就感到惭愧,要不是柳安一只劝着她,她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水平呢。

    第38章

    重开高考的通知过了两天不到, 全国各地的文件也下来了, 让组织各地的人进行报名,而且报名的时间只有四天。

    几乎是同一时间市里就冒出了各个报名点, 每个报名点都贴着有招生简章。招生简章上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青、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年龄二十岁左右, 不超过二十五周岁。对时间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以放宽到三十岁, 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

    虽然这个通知还没下来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在复习, 不过看到上面的报名要求之后大家都更加定心了。

    毕竟有许多的下放的知青家庭成分都不好, 就怕又出什么问题, 看到这些规定自然就放下心来。而且上面还专门强调过, 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 破除唯“成分论”。不管这句话是不是说真的,但是有那个态度在那里就是好的。

    不过也有一些不符合上面硬性规定的人,特别是那些年龄已经超过限制的人。这个招生简章的后面几句在现在看来, 就是在放宽考生的年龄限制。但是当时的领导们却不敢自作主张,老三届的毕业生只有66、67年的才能报名, 其他的都不行。

    不过大家都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都去报了名, 因为早年下放的知青年龄现在都比较大了, 但是要他们放弃也不可能,只有凭着后面的一条规定来博一博。

    报名的站点简直就是人满为患,四天的时间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去报名,谁都想试一试, 万一成了就是一步登天的事,所以很多明明只有小学水平,但是去报了名。

    妇联的里的人都属于工人的范畴,而且高考属于自愿报名,所以妇联的年轻人基本都符合要求,所以得知消息的时候大家就都组队去报名了。

    柳安拿到的那个报名表上的项目有家庭成分、文化程度、有何专长、个人志愿、还有直系亲属和社会关系。这些东西都挺好填的,大家都商量好了文化程度都是填的高中,家庭成分柳安填的就是工人,因为柳安没有亲人直系亲属那儿就直接填的孤儿,柳安的那件案子在公安局是有档案的,要是真的细查了起来也不怕什么。

    专长柳安就随便乱填了一个,个人志愿就比较慎重了,三个志愿柳安都细细的考虑了再填的,第一个填的是北京的,第二个是上海的,第三个就是本省的。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最难填的就是直系亲属及社会关系这一栏,谁都不知道,家里面的人成分不好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大家都不敢随便填,家里成分不好的也都是战战兢兢的填完了。

    这次高考主要看考试结果,对于之前的什么文凭都不大介意,很多小学毕业的人都填的是高中。毕竟已经十年没有高考过,而且现在的资料都是纸质的,损毁也比较严重,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

    而且准考证都得单位盖章再发,单位也得核实情况,所以教育部也不会多加调查。全国有五百多万的人参加这一届的高考,除了硬性要求不过关的,都不会追究,不然这资料哪里查的过来。

    真正的审查是从高考分数下来之后,对那些考试分数过了的人进行严格的审查。虽然说得好听,但是家庭成分好的只要上了最低录取线,招生办和招生院校都会商量着把人录取了,家庭成分不好的这一次高考就有些悬了。大部分家庭成分不好的人,还是等后面两届高考规范之后才被录取的。

    柳安的家庭成分虽然不是什么祖上三代都是工人、贫农,但是好在也没什么硬伤,只要实力够了就行。

    农村大队里的知青、还有符合要求的年轻人,也都去公社报名了,不过农村结婚都比较早,所以符合的倒是不多,不过张孝正的条件是基本符合的,也有参考的资格。

    四天的报名时间一晃而过,大部分的人都符合要求,报名的申请都通过了。然而一部分年龄超过二十五,又不是66、67届的高中毕业生的请求却被驳回了,只是暂时保留了他们的报名资格,必须要提交证明本人“时间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材料,要材料审核之后才能认定。

    自从大家报名成功之后,全部都开始复习,柳安手里的复习资料就成了抢手货。而柳安又不可能像之前一样和沈爱华悄悄地复习,只有拿出来一起看。大家都是一个地方上班的,要真是拉下脸来借,柳安也不好意思说不。

    也幸好柳安和沈爱华都是提前两个月都开始复习的,不然到这后面都来不及了。高考之后,高中的题很多都忘了,柳安复习了两个月,大部分的东西倒是捡起来了,但是也不像以前高

    分卷阅读57

    -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富一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苍山雪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苍山雪岭并收藏七十年代富一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