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54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也不怕被所谓的“徒弟”抢了生意。

    秦白芹的壅制技术她会公布,但她自己、还有阖家,将会永远走在所有“徒弟”的面前。

    不单单是指技术上的提高、创新,还有升级,还会付诸于包括思想、市场、管理、服务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上。

    以竞争对手为磨刀石,以竞争为鞭策、提高的力量源泉。

    这是花椒新一阶段的理念。

    她也充满了斗志,将会始终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

    不过,眼下、当前,花椒面前还有一大摊的事儿,尤其多半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家的缅怀追思之行上头了。当然,随着家里头工程渐渐竣工,天气也渐渐和暖了起来,花椒的泰半注意力又很快转移到了哥哥们的亲事上头了。

    当年家里头翻修宅院的辰光,除了长房盖了二进院落给秦老爹秦老娘居住之外,其余四个房头都是预留了空地,准备待到孩子们成亲的辰光,再来修建房舍的。免得好好的房子不住人,没有人气养着,只会慢慢腐朽。

    只或是谁都没有料到,就这么一眨眼的工夫,小小子们就都到了成亲的年纪了。

    二房、三房、四房早在旧年下半年就齐齐动工,盖起了新房来。

    而这说起来,也算是身为长孙媳的左氏开了个好头了。

    不管是何家也好,左家、钱家也罢,在议亲的辰光,不但没有任何一家对聘礼、聘金、私产别置一喙,甚至于当秦连虎姚氏、秦连熊杜氏、秦连豹罗氏各自主动提出,给孩子们在莲溪城里或是崇塘镇上置办房舍,并隐晦提及,成亲之后,由他们小两口搬出去单过些日子,

    都遭到了各家的婉拒。

    各家自然知道秦家是个大家庭,祖孙三代,不,马上就要有第四代了,而且五个房头,人丁众多。能够成亲之后同丈夫出去单过些日子,没有这许多的琐事打扰,夫妻间的感情必是能够一日千里的。也知道,秦家必也是这样考量的。

    可左氏亦是出身世家大族,按着秦家的为人,此前必也是提出过这样的善意的。左家都没有应下,他们自然不会顺着杆儿往上爬的。

    而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里头既盖新房,莲溪城里也给他们各自置办下了私产。虽然不在一个胡同,可相隔距离都不远,走路也不过一刻钟。

    若是搁在之前,眼看着后进门的弟妹们的新房都是新盖的,甚至于还独门独院,左氏这心里头必然多多少少有些不自在的。可搁在现如今,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儿,她的心态却尤其的平和。

    因着怀了身孕,家里头盖房子这样的大事儿又不能等,年后搬去莲溪暂住的辰光高高兴兴的,待到家里头竣工,搬回来的辰光,左氏亦是欢欢喜喜的。

    阖家女眷,尤其秦老娘同姚氏看着自是心中一定的,花椒姐妹又抽空领着还未显怀的左氏径直往外头遛弯儿去。

    “是不是又弄了甚的好玩儿的?”左氏看着喜笑颜开的三个小姑子,笑意也从眼角眉梢逸了出来。

    丁香嘿嘿地笑,牢牢托住了左氏的胳膊,却并不肯透露,一味的打着马虎眼:“大嫂见了就知道了!”

    “这样神秘?”左氏故意逗了花椒姐妹玩儿。

    香叶鹦鹉学舌,脆生生地道:“大嫂见了就知道啦!”

    同丁香一道扶着左氏出了堡门,左氏正诧异,走在她们前面的花椒已经径直往东头去了。

    正欲发问,就听到了嘈嘈切切的说话声。不过几步路,绕过加固过的东头园子的围墙,就见园子东侧的一小块荒地上正有乡邻们在翻地除草。

    还没来得及想些甚的,花椒已经停下了脚步,丁香伸手指着眼前的荒地同她道:“大嫂,你看,咱家已经把这块地拿下了,正准备盖一间学塾。”

    “学塾?”左氏还未反应过来。

    香叶同花椒已经齐齐点头:“是呢,盖学塾。”

    花椒还解释道:“其实既是家塾,也是义塾。到辰光十里八村的小小子们都可以过来念书,同礼诗圩一样,也只要缴纳象征性的这么一丁点儿的束脩就成了。”

    丁香似乎很得意,告诉左氏:“不过咱们这学塾可比礼诗圩的门槛低多了,礼诗圩必须有人引荐才能进去念书,咱们这有教无类,不会因为任何原因把人排除在外的。”还强调般的点头道:“这是三叔说的。”

    左氏慢慢扫过面前的荒地,又挨个儿的看了看眼睛发光的花椒姐妹,慢了半拍才回过神来。

    只待她这回过神来,思绪就跟刹不住车似的,一下子就快了好几拍。忽的抿了抿唇,问道花椒姐妹:“你们说,我们也跟着弄个女学好不好?”

    ☆、第四百八十七章 女学

    比起秦白芹壅制技术的公布,可以说几乎殊途同归的新建学塾,似乎更加来的水到渠成。

    起码对于秦家阖家来说,都是这样认为的。

    估摸着拢共也就几息的工夫,议案便在“同意”声中全票通过了。

    就是这么雷厉风行。

    全权负责学塾事宜的秦连豹就去找老舅公同王村长,想打听打听周家湾同漏斗湾还有没有闲置的土地,可以用来新建学塾的。

    其实不管是老舅公也好,还是王村长也罢,心里头早就意识到秦家必是会开馆训蒙的。

    毕竟这么多年来,看着秦家几乎年年都吹吹打打的有大红喜报送上门,就连他们两个都不得不信,秦家人,尤其是秦连豹,在读书上头绝对是有窍门的。

    别说他们两头湾里的宗亲,还有十里八村的乡邻们俱是心动了,他们亲眼所见,就连崇塘那些个大商贾都亲自登门了,却再没那等不开眼的敢提请秦连豹上门坐馆的事儿了,都是想把自家孩子送到秦家的家学来念书,希冀沾一沾秦家的文运同才气。

    虽然都被秦家婉拒了,可人家的考量,大伙儿设身处地,也都能理解,秦连豹如今确实不得闲。据说就连家学里的课业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断断续续的。

    虽说私底下也有人不甘心,别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就算晒一天冻十天,也没见秦家的小字辈就不成材呀!

    甚至于还有人一拍脑门,觉得自己说不得已经勘破秦家的独门秘法了,说不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是正道呢!

    都是打小莲溪里头泡大的,哪里不知道每天打鱼每天晒网根本是不可能行的。但三天出去打鱼,回来再用两天的工夫修补晾晒渔网,船上人家不都是这么过日子的么!

    说不得念书也是一样的道理呢,不是有句文绉绉的话儿么,叫做甚的张弛有度!说不得自家孩子就是因为只有张,没有弛,成日里念书念傻了的!

    简直叫人啼笑皆非。

    但也奇了怪了,也不知道都是打哪儿吹来的一阵风

    分卷阅读544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