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505

    高的。

    不吹也不黑,说到底,确实是沾了秦家的光。

    就譬如之前秦家前前后后的又是翻新宅院,又是开河筑堤,又是新建保婴堂,一连几年,这么多基建工程需要人手,只要肯苦肯干,两湾里的劳力们就不怕赚不到铜子儿。

    两三年下来,秦家这厢翻新了宅院,那厢泰半乡邻们也已将自家的小院修缮一新了。

    待到后来,秦家又将祖田,还有陆陆续续购置的族田放出去给乡邻们佃种。稻种、肥料,一应都由秦家提供,甚至于还牵了几头牛来给大伙儿合用,乡邻们大多不用再为生计发愁,心也一下子就有了可以安放的地界了。

    尤其这会子,乡邻们渐渐攒了些许的积蓄,有人活动心思,想要借着崇塘商埠的上风,做些个小本的买卖的,但凡求到秦家头上,亦是自来没有二话的。

    不但会商借银钱,还会给人出主意,甚至于牵线搭桥。

    乡邻们的日子都有了奔头,再加上真是眼睁睁地看着秦家一步登天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两湾里的上学率一下子更高了起来。

    虽说这些年来上学率确实一直都在稳步攀升,可说到底并不是所有人家都能供家里大大小小的所有小小子都去上学的。

    其实这样类似的事体,饶是在花椒前世,也不在少数的。

    尤其一些偏远的农村,为了兄弟姐妹的学业,不知道多少正值学龄的孩子为此辍学的。

    可时至今年,看着秦家百花齐放,乡邻们自是触动心肠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当娘老子的但凡能够咬紧牙关挺过去,自然不想亏待任何一个孩子。

    所以打从今年起,白天行走在周家湾同漏斗湾,等闲是再看不到正值学龄的半大小子的。

    倒是一大清早,还有黄昏时分,一拨又一拨的,到处可见或是放猪、或在打猪草、或背着柴草,或在担水的小小子。

    这样的变化,其实是潜移默化的。

    不管为了甚的,改变的绝不单单只是一时兴起的态度,而是将会慢慢根植于人心底的观念。

    只不过,眼下还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但对秦家一众长辈们来说,梦想是一颗畏光的种子,只有破土而出,拔节而长,才会有开出花儿来的一天。在此之前,除了坚持,别无选择。

    时间转瞬即逝,不知过了多久,身旁的丁香同香叶迟迟看不到小小子们的动作,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忽然又听到一声颇有些响亮的“吱吱吱”的蛐蛐叫声,二人俱是精神一震。

    花椒也从沉思中醒过神来,丁香正好凑了过来,把声音压到了极低:“二伯他们也肯定等得不耐烦了。”

    香叶也点头:“今儿没有月亮,也不知道是甚的时辰了,怎的还不开始,四哥五哥他们还打算攻城吗?”

    话音刚落,又传来一声仍旧显得有些突兀的蛐蛐叫声。

    花椒动了动耳朵,心里头却觉得好似不大对头。

    蛐蛐儿可不是这样叫的,家里头一众长辈也不是这么个叫法儿。

    这会子因着天气的缘故,正是蛐蛐儿叫的最欢的辰光,哪有只叫一声的道理的。

    还有家里头一干长辈们,秦连虎、秦连熊、秦连龙,还有陈师傅,虽然极其放纵他们,由着他们推演,甚至预演,甭管他们如何的天马行空,都只做旁观。虽然也会时不时的以这会子遍地都是的蛐蛐叫声提点他们一二,譬如刚才那一声蛐蛐叫,应该是二伯发出的,意欲提醒他们安静一些,预演也得有个预演的模样。但就好比刚才,从来只出声不出面,只在暗中保护着他们。

    可花椒能分辨的出来,不管是音调、响度,还是音色,这都不是自家长辈发出的声音,也不可能是小小子们发出的声音。

    大脑飞快的转动,花椒猛地抬头望天,仍旧一片墨黑,心里突然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双手已经摸索着一把拽住丁香的胳膊:“三姐,你会学狗叫对不对,赶紧叫起来,好像有坏人!”

    “啊?”丁香一愣,虽然看不清花椒的面目,却能感觉到花椒拽着自己胳膊的力道。

    倒吸口凉气,赶忙“哦”了一声,咽了口口水,就学起了狗叫来。

    因着秦老娘害怕狗,自家从不曾养过狗!

    堡墙上下的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狗叫声给惊动了。

    长辈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警戒,纷纷往南墙跑。

    小小子们的第一反应,都是不知道又是哪个兄弟在逗大伙儿玩了,还有丁香,她也挺会学狗叫的

    可随后就慢慢感觉到不大对头了,毕竟家里头的小小子小丫头就算要逗大伙儿,也不会没来由的学狗叫。更何况就算他们没有养过狗,也能听出保持着中音调的持续性急速吠叫声中带来的警讯。

    难不成弄假成真了?

    一时间,所有小小子又兴奋又紧张,瞬间进入了备战状态

    ☆、第四百六十五章 成真

    家里头一众小字辈们这些日子以来虽然已经进行过数次预演了,却都是遭遇战,攻城战这还是头一遭。壹看书·1kanhu·

    而就像之前五堂哥所说的那般,相比遭遇战,自古攻城战确实更为艰巨。

    通常需要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也就是大量的攻城武器,以及大量的伤亡,才能达成目的,攻入城门,进行巷战。

    所以不管多么坚不可摧的军队,在面对一座易守难攻、宁死不降的坚城时,就算攻城的军队是守城的数倍之多,依然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因此攻城战往往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已经知道劝降无望了,才会发生的战争模式。

    真个到了只能拿双方士兵,甚至于平明百姓的血肉之躯往上垫的辰光,攻城战也就成了绞肉机了。

    连射带刺、连砸带呛、连烧带浇……往往无所不用其极。

    攻城一方通常都会使用围城、火攻、水攻、土攻、地道战,甚至于瘟疫这样极尽凶残的攻城方案来进行强攻,所使用的武器都是譬如重弩、冲车、云梯、抓钩、土台这样杀伤性极强的攻城机械。而守城一方,也会使用诸如阻滞、防守、防护这类的防御战术,甚至于反其道而行之非常规的手段来抵死压制,所使用的武器也是相对应的弩箭、蒺藜、鹿角木、陷马坑、守城木立、塞门刀车这样的守城机械。

    几乎就是人间地狱。

    这也就导致了一旦城破,历史上屠城这样惨绝人寰的事例不胜枚举。

    当然,小字辈们只是预演罢了,自然不可能来真的。

    而且他们能够动用的武器装备是十分有限的,基本上所有带有攻击性的武器,哪怕平常人手一幅的弹弓,也不能带上战场。

    之前的几番遭遇战,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就同他们以往习

    分卷阅读505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