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377

    塘湖的景致:“白鹭、黄雀、獐鸡、野鸭遍地都是,那才是真正的飞起不见天,比之莲花荡还要壮观……”

    大堂哥弹弓在手,百发百中,一连打了十来只野味儿。再加上方案首尝试着打了两三只,还有跟随的回事处管事同随待处的护院也试了一回,上集镇卖给贩子,他们四人几天的开销就挣出来了。

    香叶听着惊叹不已,瞪圆了乌溜溜的大眼睛直道“大哥好厉害!”

    丁香读的却是口水都快滴下来了。

    只花椒暂且还没工夫理会这则,攥着大堂哥写给罗冀文启的书信,心里头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

    好不容易等到东头书院里罗冀文启下课,又熬过了午饭,才同茴香打了声招呼,一溜烟地拉着他们二人回了屋。

    郑重地将已经摩挲地略有些皱巴的书信递到他们手中,点着小脑袋告诉他们:“二表哥,文启哥,这是大哥从京口寄给你们的。”

    其实在那天家里头说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个话题的时候,花椒是亲眼所及文启同大堂哥眨眼睛的。

    一时有些诧异,只略一思量,花椒就有些明白文启的用意了。

    眼珠子一转,就眨巴着无辜的大眼睛缠上了当时一言未发的大堂哥。

    大堂哥看着小尾巴似的跟着自己的花椒,哭笑不得,哪里不知道她的小心思,不禁点着她的腮帮子好笑道:“小丫头可真是个机灵鬼!”

    倒是没有再说甚的,转身就领着花椒去找正在屋里候着他的罗冀文启。

    罗冀文启看着拉着大堂哥衣袖的花椒,也习以为常的没说甚的,罗冀还拿了酥糖出来与花椒吃。

    文启也不避讳花椒,就直言拜托大堂哥,若是能往西走的话儿,说不得就会路过他们二人的家乡京江京口。

    “所以,我们就想请大哥若是方便的话,替我们留心一二家中的消息……”

    果然不出花椒所料,正是她猜测的这般。

    而大堂哥亦是大概其知道罗冀文启二人的身世的,也知道他们的大概家乡。所以在文启朝他眨眼睛的时候,心里头就已是有些隐隐知道他们的用意了。

    自是没甚不可的。

    他同样也是知道秦连豹曾答应过罗冀文启,等他们二人再大一些,就带着他们回去京口寻访家人。

    毕竟路途遥远,罗冀文启年岁又小,文启的身子还是不如人,这两年上怕是不得成行的。

    可同时秦连豹,还有秦老爹等人又有些担心,世事变幻,也不知道三五年之后,京口又是哪般光景了。

    这回若是能够趁着游历的机会,替罗冀文启寻访一二,自是再好不过的。

    一口应下,更是道:“你们两个可还记得家中情形,最好能够写下来,我想办法打听一二。”

    而罗冀文启,尤其是罗冀,当初遭难离家的辰光本就年纪很小,再因着渐渐长大,时日愈久的缘故,小辰光的事情哪怕再想记住,也已是忘了多半了。

    只能让记性相当不错的文启帮他记着。

    直到旧年开始识字,又头一回听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儿,这才恍然大悟。

    赶紧将自己唯一记得的家人,同文启帮忙记着的一些个情形一条一条的记录下来。

    文启看着,也学着罗冀的样子做了记录。

    这会子大堂哥一说,两人赶忙就重新抄录了一份出来交与大堂哥。

    花椒看着就松了一口气。

    树高千尺不能忘根。

    没有人比她更知道背井离乡的痛楚。

    若是罗冀同文启都能找到家乡找回亲人,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值得努力。

    又忽的想到了小和尚。

    捏着酥糖就找到了正在趁着午休工夫帮着家里拾掇菜地的小和尚,把大堂哥顺路会替罗冀文启寻访家乡的事儿告诉他知道,也直截了当的就问他:“和尚哥哥,你家到底在哪里?要不要也写下来,让我大哥帮你留心一二……”

    ☆、第三百九十三章 回音

    其实把辰光推到旧年腊月里,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花椒其实已经问过小和尚同样的问题了。

    一样直接,还记不记得家乡何处!

    而当时小和尚虽然没想到花椒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来,但思虑再三之后,或许小脑袋里想通了甚的,还是很坦然地告诉了花椒,他确实还记得小拇指大小的那么一丁点儿的信息。

    花椒直到现在都还想的起来他当时比划的表情同模样。

    只小和尚当时也确实心存顾虑,并不愿意把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或是心事,同花椒敞开来说。

    又不好意思直接回绝,就顾左右而言他,一个劲儿地同花椒胡扯些旁的。

    花椒虽然并不明白小和尚到底在顾虑些甚的,也在心里猜测过,或许他并不只记得这么一丁点儿的,或许他的被拐还另有文章。

    却也有些明白他对她的坦诚,或许只是因为不想要隐瞒她或是欺瞒她。

    既然不愿多说,花椒自然不会勉强些甚的。

    可大堂哥这趟出门游历,在花椒看来,在这一方面来说,却也是个给他们打听家人消息的绝佳机会。

    毕竟就算三五年后,小和尚也好,罗冀文启也罢,甚至还有到时候忽的也想回乡的石头芽儿等人也罢,花椒虽然相信秦连豹或是家里人会履行承诺,帮助他们甚至于带着他们回乡寻亲。

    可这年头,同花椒前世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花椒前世有警务资源,有寻亲寻子的网站,有打拐基因的数据库,还有新媒体的技术手段,甚至于还有每一位随时随地都可以化身为志愿者的社会公众……

    而这年头,人命如草芥就不说了,花椒是有过深刻体会的。

    只说光是老百姓出行都相当困难了,就拿周家湾还有隔壁漏斗湾的百姓们来说,光是五六里地外的崇塘镇对他们而言就已经足够远的了,更别说二十里地外的莲溪城了,很多人甚至于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老家所在的方圆十里地儿。

    更遑论还要往人生地不熟的地界上去寻人。

    像文启那样的还则罢了。

    虽说这一年来,因着刻意打听的缘故,就连花椒都已经知道宁江府隔壁确实有府名朱方,下辖一州名京口,长江、运河皆流经境内,那年也确实京江决堤,水势蔓延上百里,淹没人畜、民田、房屋不可计数。

    同文启的记忆正相吻合。

    而文启也确实对家中的确切地址还有印象,至于家族的堂号还有父祖的名讳身份等等的信息,更是一清二楚。

    只要按图索骥的找过去,就算如文启所担心的那样,即便家里人真的已经都不在了,却也或许能找到一二姻亲或是一二邻里的,总能找到一二线索聊以慰藉。

    而且就如花椒所提议的那般,

    分卷阅读377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