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329

    孩子都是一样的读书写字。

    何况姚氏还是他们这一房的长孙女,是由姚老太太一手带大的。论学问论见识,怕是等闲男子都不及的。

    可袁氏虽然也出身崇塘大族,可袁家巷却到底不能同礼诗圩相提并论的。

    说起来袁氏同杜氏沈氏的文化程度都差不多,说起来袁氏同杜氏沈氏的文化程度都差不多,虽也识的些许字,可不过粗识些许柴米鱼肉的百余字,能够寻常过日子罢了。

    虽说即便在崇塘来说,都算是出挑的了。

    可到底大多都是虽然认得却并不一定会写,因为袁氏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

    她自个儿都没有上过学,不知道怎的学,更不知道怎的教,就算她有心,也实在没有这个能力去教导石榴红枣姐妹的。

    只能照猫画虎的,买来启蒙书籍给她们读,再买来描红簿子给她们练字。

    可这书要怎么读,这字要怎么描。

    从教的到学的,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可明明在知道袁氏有意叫石榴红枣姐妹读书识字后,姚氏也是有意给予她们一定的辅导的。

    虽然因着精力的缘故,并不可能像教导她们姐妹似的教导石榴红枣姐妹。可一天上两三回书认得二三十个字,再指点一番描红,却是比袁氏这样的折腾有效的多的。

    只袁氏虽然没有拒绝,却也没有放石榴红枣姐妹过来。

    姚氏看着,也只能作罢。

    她再有心,也只是伯娘,还是出了五服的,哪里能越过袁氏这个当娘的去的。

    花椒也不禁叹了口气,就听丁香沉默了片刻,又道:“我也让石榴姐红枣有甚的不懂的可以过来请教我娘,或是问我同二姐也可以,我们虽不才,可指点还在启蒙的她们却是应付的过来的,就像我们指点芽儿她们一样。可红枣说了,族婶不许。要她们把三百千读好了,把字写好了,才能过来找我娘上课。”

    说着不由叹气道:“可照着她们的进度,也不知道甚的时候才能读好写好的。何况她们路都走歪了,等一歪几年的,就是我娘再有本事,怕也难以拨乱反正的。”

    花椒有些惊诧的望着丁香,这话她还是头一遭听说。

    可不知怎的,这心口却是跳了一下。

    想了想,又问丁香;“三姐,那石榴姐同红枣姐以前为甚的没跟大伯娘启蒙呢!”又强调道:“我说的是我小的时候,嗯,族伯还没变坏的时候。”

    虽然那时候他们两家的矛盾,或者说黄阿婆与秦连豹这母子俩对自家的怨恨敌意或许已经种下,可面子情还是勉强能够维持的住的。

    丁香倒是没想过这个,见花椒好奇,就偏着脑袋努力回想,随后一皱眉头,道:“石榴姐好像没有启蒙过,她小时候就不同我们玩儿的。可红枣是跟着我们一道认过一些字的,就像你小的时候跟着你四姐上课一样,她也跟着我上过一阵子的课,不过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因为伯祖母和那族叔都说女孩子念书没有用,有这闲功夫还不如给家里干点儿活,反正还说过一大通的话,都不是甚的好话儿,我不大记得了。族婶好像也不是很在意,红枣那时候也小呢,也不知道要读书,估计也没学到多少字儿!”

    花椒听着就点头,又有些纳闷道:“那现在,是族伯娘知道了女孩子也应该念书了吗?”

    丁香缓缓地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或许是吧!”

    花椒颔首,同那钱太太一样,他们家如今也根本把不稳袁氏的脉,根本不知道她心里都在想些甚的。

    只是没想到前脚想到钱太太,后脚就有消息传来,说是钱太太正在满崇塘大动乾坤的给她那手帕交收养女。

    大笔的辛苦钱和家私“砰砰砰”地砸出来,不知道叫多少人家一颗心怦怦怦地直跳的。

    白糖酥说

    多谢神经病毒、欢宝vv的月票啦,多谢姐妹们的支持啦~

    ☆、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面

    一笔可以当场开发的美其名曰辛苦钱的身价银子,以及一份可以立契约定的百年之后赠与的不菲家私,扰乱了泰半崇塘人的心。

    收养女儿或是慰藉膝下,或是照料起居。

    这样的事情,当下虽并不少见。

    可像钱太太这样大动乾坤明堂正道嚷嚷开的,却还是头一遭见。

    听到这话儿,同秦家一样直皱眉头的百姓自然不在少数的。

    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虽然能够感同身受老人的孤寂无助,能够理解这番用意,却反感这种银子开道的人心不古。

    不由叹息,崇塘好好的风气,就是被这些个心术不正、机械变诈的玩意儿给败坏掉的。

    不过,到底还是一窝蜂看热闹的百姓占了大头的。

    有些只是看戏不怕台高罢了,纷纷揣测到底几许银子。

    可有些人,却是真个动心了。

    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不管怎么算,这笔买卖应当都是上算的。

    毕竟现如今一个还未长成的女娃娃,可是实打实的赔钱货。

    只不过崇塘真个少有这样明堂正道“收养”孩子的,即便有些个乌七八糟的事情,掩人耳目还来不及,如何肯往明面上摆的。

    何况崇塘的这些个老住户,又多是开天辟地就在这崇塘繁衍生息的,俱是有家有族有根有底的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哪有不怕被人戳脊梁骨的。

    叫人说为着银钱卖女儿,这话又岂是好听的,那是一家子甚至整个家族都要吃人说嘴的。

    这心里头多多少少俱有这么一重顾虑,是以迟迟没有人肯跳出来第一个吃螃蟹。

    倒是那些个经济人牙子,上蹿下跳的好不热闹。

    听说钱太太同她那手帕交不要奴才秧子出身的小丫头,嫌弃不干不净,又上不了台盘,只愿意要好人家的干净孩子。

    那些个正经人家拨不开面子,可这对他们这样的经济来说又有甚的难的。

    他们手里头的小丫头,或是被娘老子所卖,或是被人贩子拐来的,可不都是干净孩子。

    一拨一拨的把人往钱太太同她的手帕交面前领,只这两位太太眼孔实在是高,不是嫌弃这个八字不好那个运道不好,就是嫌弃生的不标志长得不聪明,更多的是嫌弃人家泥腿子出身命里没福不知好歹。

    反正没有一个瞧得上的。

    把原本俱是兴兴头头的人牙子说的俱是傻了眼,只知道嘬牙花子。

    有的为了那一注佣金,出了门还往各处奔,耐着心思帮这二人寻摸丫头。

    分卷阅读329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