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289

    到咱家来,也不过是指着孩子能活条命罢了,都不容易。若是能找到人家,把孩子好生送回去,咱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罢!”

    说着就看向了正埋着头,心思不明的秦连熊:“老二,这事儿我就交给你了,你想办法打听打听。”

    秦连虎诸人听了这话,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俱是纷纷点头称是,算是同意了秦老爹的决定。

    秦连熊被点名,抬起头来,也爽快的应了一声:“成,您老放心就是!”

    可这心里头,却再是没有这样好的心气儿的。

    老爷子这辈子顶天立地,从不以恶意去猜测人心。

    尤其是如今年纪越大,成天又有孙男娣女的在脚下绊来绊去的,尤其是几个小丫头成天“祖父”、“祖父”的喊着,一刻不见就要寻人,心都化了,也就越发心软了。

    甚的都乐意往好处想,甚的都乐意替人着想。

    就算当初隔壁……存了那样的心思,老爷子都能觉得也算合情合理。

    他却不行,没有老爷子这样的心胸,也没修炼到老爷子的程度。

    在他看来,这个巴巴送到自家门口的孩子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前情后状,且不好说的。

    百样米养百样人。

    这世上,自有情愿给儿女掏心掏肺、把命搭上都甘愿的爷娘,却也有把儿女抽筋剥骨称斤论两都不皱眉头的娘老子。

    就算老爷子不叫他打听,他也不会放任这么个心头大患不问不管的。

    只要一想到或许有人正在暗戳戳地琢磨着算计自家,他浑身汗毛都该竖起来了。

    喝了一碗粥,同兄弟们简单交代了两句,秦连熊揣上银子就急急出门去了。

    先往巡检司拜见李巡检,同他打个招呼,又找了崇塘街面上老招牌的帮闲帮着暗中访一访。

    李巡检这人,不管目的何在,可对崇塘百姓还算不错。

    听说有人把孩子遗弃在秦家门口,当即就上了心。

    不光是因着秦家的缘故,也是因为当今是曾下令民间严禁抛弃婴儿的。若是溺婴,更要以故杀子孙论罪。

    而且虽然天高皇帝远,可崇塘也是有着自己的乡约民规的。

    毕竟说起来,崇塘百姓的生计其实是要比别处优渥的多的,只要不作死,少有活不下去的,也少有遗弃子女老人的事故发生。

    却也不是没有。

    比如也有极贫之家实在无力抚养子女,却也没有溺婴抛弃之说的。

    通常都是先鼓励近亲乡邻收养,若是仍旧无人抚养,一般来说,都会把孩子送入镇上的道庙庵堂活命。

    就少有会遗弃路旁的,也少见这样直接送到人家门口的。

    忽的出了这样的事故,自是要严查的。

    而崇塘街面上的帮闲们,行的就是混饭吃的行当。说媒拉纤,成全事儿,大到衙门里走马换将,小到鸡毛蒜皮,就连原配的蟋蟀都能访来,这找个把子人的,虽不敢大包大揽,却也答应访一访。

    能查能访就成。

    秦连熊松了一口气,已是打定主意,就算挖地三尺,也得把人给翻出来不可。

    否则不说旁的,只说这崇塘内外要都他娘的有样学样儿,但凡养不活孩子或是不想养孩子就往自家丢,那自家甚的都不用干了,挂了育婴堂的牌子专给人养活孩子得了!

    这他娘的叫甚的混账事儿!

    而这厢秦家这边儿,秦连熊出门之前也是给杜氏漏了口风的,杜氏越想越不对,就同妯娌们商量:“你们说,我去找找袁家婶子怎么样?”

    又道:“她老人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收腰抱小的事儿,怕是再没不知道的,可男人们哪有地界儿蛰摸去。”

    又把秦连熊的意思同妯娌们透了透。

    真是作孽。

    姚氏几个想到孩子,面上都不好看。

    总归是条路。

    杜氏这里也出了门,直奔崇塘去找袁婶子。

    饶是袁婶子这辈子经过见过,也算见多识广了,初听这事儿,也着实愣了一记。

    随后就立马应了杜氏,径直关了脚店,帮着秦家出门打听去了。

    杜氏谢过袁婶子,家来的时候,又顺路回了趟娘家,把这事儿同杜老娘也说了说,也请她帮忙留意。(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 荒唐

    杜氏原本只是顺带着提了一句,毕竟杜老娘也有一干烧香念经的老姐妹儿。

    这些个婆婆妈妈在一块,甭看嘴里念佛,可实际上东家长西家短甚的话儿不说的。

    没想到却把杜老娘唬了一大跳:“吓,你可不敢要那孩子,再想要丫头都不成!你那么些个侄女儿呢,哪个都是孝顺的,你还怕逢年过节没人上门?”

    旁人不知道,可杜老娘哪能不知道杜氏心心念念就想要个女儿的。又是个说是风就是雨的性子,可别看着家里头三房认了两个内侄儿,就开始眼热。

    一句话说的杜氏顿时就一口茶喷了出来,哭笑不得:“您老这是打哪想来的,我那三个臭小子都愁不过来了,哪有精力养闺女的,何况我们家除了侄女儿,还有三个闺女呢!”

    杜老娘见她真是无意,就松了一口气,只还是担心,道:“那你可得劝着些你家婆婆,那孩子再不敢留下的。”

    杜氏不住地点头:“知道知道,我公婆心里明白着呢!这不,忙着给她找娘老子呢么!”

    杜老娘却又一拍巴掌,道:“咳,你不知道,我年后还恍惚听了一耳朵,你们家那个大成媳妇前阵子还在外头嚷嚷呢,说是你家这又是白养活好几十孩子又是漫天撒钱给人瞧病的,忒是心善。只这善心发的不是地方,怎的不接济一把眼皮子底下饭都吃不上的自家人自乡人,这可都是姻亲乡邻的。还不是为着博名声!你听听,这可是人话。可偏还有一起子鬼肚心肠的王八蛋还要跟在后头摇尾巴的应声呢!你家要再无缘无故就收养个丢在大门口的孩子,恐怕再没个收梢了……”

    即便杜氏早就知道张氏那就是个甩不脱的牛皮糖,成日介就没少在外头言三语四的,两口子也没少干架,这样的闲言她们妯娌也不是没听说过。

    可一听这话,还是气的够呛。

    忍不住啐了一口,劈口大骂道:“扯她娘的臊,咱们崇塘人家,守着这么一方水土,只要不是自作孽,就再没活不下去的!她怎的就吃不上饭了!混账玩意儿,要不是看在我婆婆的面子上,我非得会一会她不可!”

    到底咽不下这口气,家来时停在周大成家门前的溪埂上,不免指着秃子骂和尚,指桑骂槐了一番,气才顺溜了些。

    老舅婆听到动静赶过来,忙问谁惹她气恼了。

    杜氏自然不会瞒着老舅婆,就同她把前情后状说了说。

    老太太听说有人把未满月的小婴儿弃在了秦家门口,一

    分卷阅读289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