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277

    人家的床头,同他细细掰扯了回自家的分家事宜。

    老人家身子虽败坏,可心里还算清明,艰难地点了点头,又抬手指了指一旁的老舅公。

    意思是叫他主持。

    老舅公自然没有二话。

    对于秦家分家一事儿,他虽不是当事人,可日日出入秦家,旁观至今,其中细节自是比老爷子清楚的多的。

    哪里不知道自己过去其实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的事儿。

    只到底这心里头也是唏嘘不已的。

    搁在旁人家,分家之时,哪怕锅碗瓢盆,那也是天大的事儿。甚至于为着一把锄头一块砖瓦撕破脸,兄弟妯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都不知凡几。

    若他也能有秦老爹的福气,家里这几个若是事到临头也能像秦家兄弟似的只有尽让的,他也情愿分家。

    秦老爹去了老舅公家,这里秦连虎秦连熊也往各自岳家报信,请舅兄过来公证。秦连豹同秦连龙则是去了崇塘的民信局,给方家、沈家送信。

    礼诗圩姚家那厢,虽然早就知道秦家既已立族,那分家也就是早晚的事儿了。

    却没想到这会子家中子弟刚刚过了县试,就要分家。

    姚老丈同姚大舅都有些担心,当今以孝治天下,这传出去,怕是对秦连豹同大堂哥的名声有损的。

    仍旧精神矍铄的姚老太太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担忧,摇了摇头,同长子长孙叹道:“子弟分家能分成秦家这样,已是名声,何谈有损。”

    一句话说的姚老丈同姚大舅都有些惴惴不安。

    杜家塘那边,听闻秦家要分家,自然没有旁的想头,只这心里却俱是对温锅事宜有些犯愁。

    按着崇塘惯俗,既是姑爷姑奶奶分家另立门户,娘家人自是要送些粮食炊具,搭把手,帮着小家庭安锅立灶,把小日子过起来才是正经。

    可别说杜家二舅三舅了,饶是杜大舅如今虽然总揽着钱家白芹园圃的事务,却也是三天两头的就要往秦家跑。哪里会不知道秦家虽然分家,可实际上不但不会分产,也不会分灶。

    仍是阖家同食,各房的厨房里虽是应有尽有,可到底也就烧个热水罢了,说起来同现如今也并没甚的不同。

    踌躇许久,最后还是悠悠哉哉的杜老爹大手一挥:“既是分家,管他分不分灶,咱们的礼数总要尽到。”

    而那边厢沈大舅同方良收到信后,俱是料理完手头的事务,就纷纷往秦家赶。

    至于秦家这厢,在给各家送过信后,除了要料理分家那天的宴席外,一切如常。

    只秦连豹同罗氏抽空寻了正在照顾文启的罗冀,把罗氏想同他认个亲的意思提了提,同他商量。

    罗冀直接愣住了。

    罗氏知道自己的这个想头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有些突兀,就温言把自己打小的经历告诉他听:“你说,咱们娘俩是不是还挺有缘的。”

    想到前事,眼里有泪光闪现的罗冀点了点头,又看了看一旁一脸希冀的花椒。

    花椒也是昨儿夜里,才同哥哥姐姐们一道从秦连豹罗氏那里知道了罗氏有想认罗冀做侄儿的打算。

    同罗冀此刻一样,兄弟姐妹三人一听这话也俱是有些愣怔。

    实在是从来都没往这上头思量过。

    还是倚在罗氏怀里的花椒最先反应过来,自是欢喜不已的。

    朝着秦连豹同罗氏不住地点头:“好啊好啊,这样我就又多了一个表哥了。”

    茴香同六哥听到花椒出声,才反应过来,纷纷点头称好。

    自然没有意见。

    他们都很佩服罗冀。

    花椒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里,他们从罗冀文启那里听说了一肚子他们在山上的生活起居,甚至于避着家里的姐妹们,几个小小子还缠着他们说了些许他们之前逃难的经历。

    饶是六哥自诩练了这么些年的拳脚,旁的或许还不成,胆气总是壮的。可仅仅是从罗冀文启那听来的只言片语,就叫他汗毛倒竖。

    一连好几个夜里,他都在寻思要是自己同差不多年纪的罗冀文启掉个个儿,也落到了那般人吃人的境地,自己到底能不能熬过来,能不能活到现在。

    结论虽然残酷,却也叫他头一回正视了自己。

    而秦连豹罗氏看着孩子们俱是称好,虽然心中早已有数,到底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只秦连豹却还想再追问他们一句:“如果罗冀愿意,既是咱们家的亲戚,算是寄居在咱家,那就同石头小和尚他们又不一样,他如今的嚼裹同成年后成家立业的开销,自然得咱家来负担,你们可明白这是甚的意思?”(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八章 落定

    仲春暮春之交,时序又近烟雨清明,潇潇春雨飘飘洒洒迷迷蒙蒙。

    倒是与分家析产这样总是让人有些唏嘘的事体正好契合,不过倒是并不曾影响到秦家阖家的心情。

    刚刚脱下棉袄换上夹袄的花椒跟着姐姐们依序给诸位长辈上了茶,就垂手退出了中厅,穿过游廊回了充作茶房的厢耳房中,守着茶炉子。

    只一个个的,别说丁香的脑袋都快贴到房门上去了,就连茴香都支楞着耳朵,留心着正厅里的动静。

    自是好奇的缘故。

    而此时只敞开着两扇隔扇的正厅里,中厅当地,三张八仙桌竖向拼成了一张长桌子,老舅公同秦老爹坐在上首,秦老娘则坐在秦老爹身侧,诸位舅爷同秦家兄弟分列下首。

    原本不应出现在这样场合的姚氏妯娌在秦老爹秦老娘的主张之下,也出头露面,俱都坐在了自家丈夫的身后。

    秦老爹身后的长案上供着六箱已经兑换好了的金银铜钱,面前则摆了几本红签蓝布面的账簿,老舅公面前则是摆了一摞分家文书。

    老舅公看着早已打点好的五份分家文书,把手里的茶盅往旁边放了放,哪怕早已知晓,这心里还是难免寻思着,怕是再没哪家分家之前根本不用人调解,就将文书落定了的。

    再见上头内容,又不禁在心底长吁了一口气。

    咳嗽一声醒了醒喉咙,开始主持分家事宜。

    秦家的分家文书,其实同旁人家也并无太大不同。

    开篇自然是大大的“立清白”三个大字,随后除了年月日暂且搁置,也同样介绍了分家的缘由。

    不过是二老年迈体衰,不能再掌管家务之类的话儿。

    只是接下来到底如何分家析产,则当先就是对家族产业秦白芹的处置决定。

    这是秦家所有产业中绝对的大头,也是秦家阖家一早就商量落实好的分家原则。

    分家不分业。

    秦白芹的字号永归公中,各房子弟均不得盗用营利,违者出族。

    但同时也商量加注了变通的法子,若后世子孙想要起田壅芹也不是不可以,但同样不能以秦白芹的名号行走

    分卷阅读277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