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244

    自是不必说,他们阖家都在指着二老过生活呢。就算分家后,秦老爹秦老娘自有收益,也不必指着他们奉养。

    可到底二老的年纪摆在这里,尤其秦老娘,身子骨大不如前,已经需要他们来照顾服侍了。

    只不过别说二老不愿意了,就连他们都不愿意二老依附着儿孙过生活。

    这岂不是上颠下倒了么!

    所以几经商量之后,虽然如了二老的意,把长房的二进院落单拎了出来,给二老居住。

    但是他们五房分家之前自是罢了,就算分家之后,也会一如往昔,服侍着二老过日子的。

    所以姚氏同秦连虎就决定以二老的意愿为主,秦老娘不是舍不得之前住了三十来年的老宅么,那就索性在二进院子里起上一栋同老宅上房一模一样的明三暗六的房舍好了,二老住着兴许能自在一些。

    而其余几个房头,像是杜氏同秦连熊那边,根本没觉得还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只是家里三个皮猴狲实在是太过顽劣,家什甚的都得以结实为主才成。

    沈氏同秦连龙那边,也只是应了香叶的要求,给她弄了几扇漂亮的窗棂罢了。

    至于罗氏同秦连豹那边,因为花椒的坚持,罗氏最后还是败下了阵来,答应让花椒同茴香分住西厢房,于是也就只将西厢房好好规划布置了一番。

    终于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了,花椒自然欢喜不已,同莳萝眨了眨眼睛,两姊妹就将房间分配好了。

    西厢房一明两暗三间房舍,明间就做了姐妹二人的书房,莳萝住了南次间,花椒住在比较靠近正房的北次间,好让罗氏好歹安心一些。

    打开大门,花椒牵着茴香径直往北次间去,先把小枕头摆在了已经铺好了被褥的小小围子床上。

    香叶也跟了过来,点了点床挡板,道:“椒椒的床和我的床一模样,就是挡板不一样,我的是桑葚山鸟,你的是石榴八哥。”

    花椒不住地点头,嘻嘻地笑:“待会让大姐过来看。”

    待茴香顺手点燃了花椒卧房里的油灯,三人鱼贯而出时,就看见舒妍舒妙正在不住地打量着明间的布置,眼底熠熠生辉。(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章 入谱

    明间朗阔,堂前挂着应景的《岁寒三友图》,松叶如星芒,竹叶如墨影,含苞的梅枝疏影横斜,说不出的清绝优雅、逸趣横生。

    长案上供着一盆刚刚冒出花尖儿的水仙花,紫砂的椭圆盆中搁着五颜六色的鹅卵石,水仙上头还点缀着五福梅花形状的红纸圈儿。

    当地放着一张梨木案面的大书桌,又配有两张高度不一的圈椅,圈椅上搭了大红团花的棉布坐垫。

    桌面上虽还空空如也,南北两侧的多宝槅子上已经摆上了花椒的袖珍玩具。

    舒妍又跺了跺脚,看着地面歪了脑袋。

    两侧房门上悬着大红团花的棉布帘子,今儿天气晴好,外头阳光明媚,更衬得桑皮纸糊的窗户白净地透亮,屋檐下挂着的崭新的大红灯笼更是红的炫目。

    明明是雪后的冬日,却根本没有感觉到寒风的刺骨。

    舒妍微张着小嘴,忽的发现花椒家同自家好像大不一样。

    只一霎时的,她也说不出到底哪里不一样。

    忽的低头看地,想起婶娘曾经提过一回,说是秦家的堡墙不但是以糯米汁浇筑起来的,就连房舍亦是如此,还有地面,也没有铺就青砖,亦是用得糯米汁。还说这样的地面不裂不破,就是用上一两百年,也依旧光整平滑如新……

    正欲蹲下身子好好瞧上一瞧,花椒姊妹三个鱼贯着从北次间走了出来,舒妍的那点儿思绪也瞬间烟消云散抛诸脑后,忙跑了过来,眼睛亮晶晶地,同她们道:“我怎么觉得好像过年一样。”

    正攥着小手跑过来凑在多宝槅子前看着袖珍玩具的舒妙就不住地点头,头都没抬,就一脸钦羡地道:“二堂姐和五堂妹的屋子好漂亮。”

    舒妍不住地点头,又指着堂前的《岁寒三友图》问着茴香:“二堂姐,这是谁画的,是三叔吗?”

    茴香就点了点头,舒妍眼里刚刚露出羡慕之色,丁香已是得意地道:“我们家前前后后屋里挂的所有的画都是三叔给画的,我们小字辈屋里挂的都是岁寒三友,可都不一样,尤其是这梅花,”

    丁香说着就蹬蹬蹬的跑过去站在长案边,却没有拿手去指墙上的画,只是告诉舒妍:“这幅上的梅花就是疏影横斜,还有的上头或是老干新苞,或是瘦枝疏花,都画的可好了。”还道:“上回大舅过来看到三叔作画,也说竟然不知道三叔的画竟这样好呢!”

    香叶听着就重重地点头,还道:“三伯给小叔屋里画的《金鸡**》也可漂亮了,那大公鸡就和活的一样!”

    舒妍已是听的有些愣怔了,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岁寒三友图》,不由喃喃地道:“要是能去看看就好了。”

    花椒几个看着就都笑了起来,丁香更是道:“怎么不能去看,待会得空了,就带你去。”

    只是眨眼的工夫,就到了日昳时分,直到暖房宴散场,花椒几个也没找到机会带着舒妍舒妙进内宅好好逛一逛。

    宾客们都知道秦家择了申时祭祖归火,所以宴席散场之后,就纷纷告辞离开了。

    舒妍舒妙也只得跟着顾氏小姚氏家去了,丁香就悄悄安慰她们道:“等过了小年,我让大哥去接你们过来玩儿。”

    舒妍舒妙不住地点头,舒妍还伸出手指头来要同她拉钩:“二表姐可别忘了。”

    而这厢秦家送走满堂的宾客,阖家这才长松了一口气。

    宴席的收尾工作自有老舅公老舅婆帮着料理,家里又开始忙着打点祭祖事宜。

    秦家的祠堂坐落在整个宅院的东南角,说起来算是这么多院落中最为宏大精美、蔚为壮观的建筑了。

    即便隔壁的书院是二进二层的建筑,却也远远不及祠堂来的庄严肃穆。

    可说到底,也不过是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以粉墙黛瓦灰调子为主的水乡传统单层民居式的建筑罢了。

    坐北朝南,三间二进的祠堂,依次为祠门、享堂和寝堂,通面阔六丈有余,通进深八丈有余,脊高三丈。

    祠门上挂着“秦氏宗祠”的匾额,享堂朝南开着三组双开的大门,明间上方挂着“耕读传家”的匾额。

    不但规制不高,也简朴无华。

    别说雕梁画栋、锦楹绣枋,就连石刻砖雕木雕也极其少见,只能说用材比较讲究,庄重古朴。

    再有一个,因着地势的缘故,两进院落一进高于一进罢了。

    别说比不上姚氏一族重檐歇山式的支祠,就连周氏一族精雕细刻了诸多砖雕石雕的祠堂也远远不及。

    可秦家人却已经心满意足了。

    不用在莲溪

    分卷阅读244

    -

章节目录

农家记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白糖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糖酥并收藏农家记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