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 作者:斑之

    分卷阅读302

    才会这么着急想走吧。

    也是情势逼人,不得不如此。

    可她瞧景丹如今这样,如果不及时用药救治的话,最多只能再熬半月。

    她同样也是不得不说。

    景丹听闻郭圣通发问后,果然死不承认:“臣的确已经大好,不过还有些病后虚弱乏力而已,不足为惧。”

    说罢这话,又朝刘秀再拜了一拜,他转身就要走。

    甄氏母子俩也齐齐向刘秀和郭圣通行了一礼,跟上了景丹。

    刘秀见郭圣通似是瞧出了什么,当下便低声问郭圣通:“景丹病情究竟如何?”

    郭圣通简洁明了地回答他:“还能再熬半月。”

    刘秀大惊,侧目望向郭圣通。

    郭圣通平静地迎着他的注视,再次点头确认。

    刘秀喉咙发紧,“能治吗?”

    郭圣通点头,“给我半个时辰。“

    刘秀松了口气,眉头舒展开。

    他立时吩咐赵昌海:“把栎阳侯叫回来。”

    …………

    景丹折返回来后,还想嘴硬。

    郭圣通也不理她,只看向甄氏母子,说起了一件往事:“不知道夫人在邯郸城时,有没有听说过谢躬儿媳范氏的事?”

    谢躬夫人王氏当时为了让郭圣通就范,还曾写了书信去给谢躬,想叫刘秀给郭圣通施压。

    甄氏怎么不知道?

    可那会郭圣通说什么都不肯再去。

    后来那范氏孩子死在腹中,又产不下来,自个儿也跟着搭上了性命。

    她点点头,猛地意识到了什么,有些不敢置信地望向郭圣通。

    这是说她夫君也命不久矣吗?

    郭圣通知道景丹不肯在病情上耽误时间,当下便直白地点头:“栎阳侯若不及时用药,最多还能熬半个月。”

    甄氏手脚立时一片冰凉。

    半月?

    那这岂不是说夫君这次带病出征有去无回?

    恐惧似一把尖刀笔直插进甄氏的心里,鲜血四溅。

    她痛得说不出话来。

    她捂着胸口望向景丹,目光里满是哀求。

    景丹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清楚不过,但真被人点出来命不久矣,还是让他有那么一瞬间回不过神来。

    死亡面前,谁也没法做到绝对的冷静。

    他望向甄氏和儿子景尚,有心想安慰他们一句,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出人意料的是,一直沉默地跟着父母的景尚说话了:“可臣父一直有服药,怎会毫无半点作用呢?”

    郭圣通深吸了口气,望向刘秀:“我先给栎阳侯把把脉吧。”

    刘秀点头。

    景丹只得把手伸了过来。

    郭圣通把手搭上去。

    她很谨慎仔细,足足号了一刻钟,心中有了定论才收回手。

    “栎阳侯不必心急,我开个方子给你路上吃。

    五六日内便能止住复发,十天后定能大好。”

    景丹听得放他走,便松了口气。

    说句掏心窝的话,他的命固然重要。

    可若洛阳城危,便连他的夫人儿子都保不住了。

    羽年取过笔墨纸砚铺在书案上,郭圣通一面写方子,一面把这病情详细地说一遍。

    “疟者,阴阳之交争也。

    暑蒸汗泄,浴于寒水,寒入汗孔,藏于肠胃之外,秋伤于风,则成疟病。

    卫气离则病休,卫气集则病作。

    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寒邪在经,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其浅在阳分,则昼与卫遇而日作,其深在阴分,则夜与卫遇而暮作。

    邪中于头项者,卫气至头项而病。

    邪中于腰脊者,卫气至腰脊而病。

    其后客于脊背也,循脊而下,其气日低,故其作日晏。

    其前行于脐腹也,循腹而上,其气日高,故其作日早。

    其内薄于五脏,横连于募原也,道远而行迟,不能与卫气日遇,故间日乃作。

    我不知道栎阳侯当日是如何发病,但可以肯定的是因着当初在军中耽误了治疗。

    后面医治时医者难免会有些难以下手,所以也就导致了病情反复发作。

    疟病以月一发者,当以十五日愈,甚者当月尽解。

    如其不尽,便结为症瘕,必有疟母。”

    她望向甄氏:“夫人日夜照顾栎阳侯,他腋下是不是有痞块?”

    只把把脉就能知道的这般详细?

    甄氏惊愕之余,当即连连点头。

    便是景丹也瞪大了眼睛。

    郭圣通垂眸书写,“这便是了。

    她提笔写完药方递给赵昌海叫他赶紧去抓,“就在宫中制好了药带出去吧,也省得路上折腾了。”

    她又教甄氏用针灸辅佐药用,“灸上星及大椎,至发时灸满百壮。

    再灸风池二穴三壮、肾俞百壮。”

    甄氏用心听着。

    一时药取回后,便就在外间熬了起来。

    景尚一贯孝顺,听闻父亲病情能好转起来比谁都高兴,也自然比谁都用心。

    他趁父母和帝后说话间转到了外间去看。

    羽年正在拿团扇守着熬药,见他出来点头叫了声景公子。

    景尚知道这是皇后身边的得宠宫人,当即也还了一礼,“我可以看看药方吗?”

    “喏——”羽年扬起下巴,示意他就放在书架上。

    景尚自父亲病下后,心急如焚,可既帮不上忙,又替不得父亲受苦,便常自学医书。

    几个月下来,粗略地也通了些医理。

    可眼下拿着手里这药方,却实在是有些看不懂。

    “……鳖甲十二分、半夏一分、柴胡六分、黄芩三分、人参一分、干姜三分、桂枝三分、阿胶三分、芍药五分、大黄三分、厚朴三分、葶苈一分、熬石苇三分、去毛瞿麦二分、赤硝十二分、桃仁四分、乌扇三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俟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可用。

    牡丹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可用。

    柴胡性微寒,有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不错,

    但若受邪热,因虚而致劳,不是当斟酌用之吗?

    鳖甲虽滋阴清热、潜阳熄风,可虚而无热者是忌用的。

    这怎么能行呢?

    景尚望着手中娟秀的字迹,深吸了口气。

    他相信皇后是真想治好他父亲的,他如果现下去提出疑问,皇后只怕要不快。

    可他心中忐忑,怎能装作不知?

    他一咬牙,到底还是转身进了殿内,对郭圣通提出了疑问。

    他说的很是婉转,可饶是这样仍被父母连连狠瞪了几眼。

    甄氏低声骂他道:“你这孩子,殿下只把脉便把你父

    分卷阅读302

    -

章节目录

鸾归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斑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斑之并收藏鸾归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