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 作者:斑之

    分卷阅读236

    一日比一日严重。

    她很想从这漩涡中抽身出去,但是太难了。

    她想,她活着和死着有什么区别呢?

    她其实真的很没用很没用,死了说不定还能叫母亲他们好过些,免得将来被她连累。

    她倏然沉寂下去,弄得刘秀心头惴惴不安。

    这是哪句话又说的不对了?

    他从前并没有这么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牵肠挂肚过。

    可现在她一动眉毛,他便把三天前的事都翻出来想:是不是那时惹了她生气?

    他白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回来疲惫的不行,还要再这么哄着她。

    说来奇怪,他倒真还没有不耐烦的时候。

    因为,他娶了她就该一世待她好啊。

    夫妻本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不是吗?

    他服侍她穿了鞋下地来,又取了褙子来给她披上。

    “晚间想吃什么?”

    她不说话。

    他也不在意,回身去绞了帕子来给她洗手洗脸,又牵了她到铜镜前坐下给她梳头。

    他只会梳极为简单的发式,但左右到了晚间也没什么要紧了。

    他一面梳,一面继续跟她说话。

    他不知道她喜欢听他说什么,但旁的他都聊不上来,只能聊他知道的。

    他想说了总比不说的好,最起码显着屋里热闹些。

    她不说话,他再跟着沉默,那像什么样子?

    “赤眉军正月会师后,把苏茂打了个落花流水。

    前不久又和李松在弘农务乡打了去开,李松大败,战死了三万余人。

    赤眉军趁势进军至湖湖县……”

    他叹了口气,“再这么下去,更始帝就要走王莽的老路了?”

    ☆、第两百三十三章 怪圈

    雨渐渐小了,夜色转浓。

    侍女们提起裙摆登高点亮廊中庭下的灯火,渐次亮起来的灯盏把宅子里外照得通亮。

    刘秀给郭圣通挽好了发髻后,晚膳还没到,他便跪坐下来陪着她继续说话。

    “从前更始帝形势好的时候,谁都愿意顶那么个名头对他称臣。

    现如今,眼见着更始帝一天比一天昏庸不堪,赤眉军气势汹汹的又快打到长安城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把那面纱一摘偏安一方去当土皇帝。

    现如今,河西被窦融占着,张步割据青州,河北和河东都在我手里。

    这天下更始帝还剩下什么?”

    他话音淡淡,像是在同情四面楚歌的更始帝,但那冰凉的双眸中一晃而过的分明是滔天的恨意。

    郭圣通有时想,他那么恨更始帝,恨到后来很有可能是恨自己。

    恨自己的无能,恨自己的隐忍,恨自己的韬光养晦。

    只有杀了更始帝,他才能稍微坦然一点地提起他的长兄。

    他这会看着风淡云轻,但下面有多少吞不下的血泪只有他自己知道。

    郭圣通没心思安慰他,她心下仍旧木木地,她的观感似乎比往常迟钝了许多。

    她始终沉默着,不发一言。

    刘秀也不以为意,接着又说:“邓禹近来也是极给我长脸,去年冬天,我遣他去攻箕关,进而包围安邑。

    安邑城固,数月不下。

    更始帝遣了樊参领数万兵力渡河到大阳,以来援救安邑。

    邓禹迎战,将其大败,斩樊参于马下。

    更始又将王匡、成丹、刘合军十余万,卷土重来。

    敌众我寡,邓禹初战落败。

    军师韩歆及诸将见士气受挫,害怕屡战屡败,纷纷劝邓禹领军趁夜撤退。

    邓禹不肯,以为敌军虽众但统帅太多,无法做到令行禁止。

    于是,翌日再战时,邓禹趁王匡所部休整时,重新部署军阵。

    第三日,敌军倾巢而出。

    邓禹严令不许三军妄动,等敌军至营前后,猛然击鼓,全军出击。

    敌军慌乱之下,各将各有命令,由此大乱,遂大破敌军。

    王匡等人弃军而逃,邓禹领突骑追赶,俘杀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

    收缴节六,印绶五百,兵器不可胜数,河东由此为归于我之手中……”

    郭圣通心不在焉地听着,他说的这些她前几天便知道了,只是没有他说的这么详细。

    何况邓禹英雄了得,她又不是今天才知道。

    她默然听着,忽地开口问道:“那个窦融和孝文皇后有关系吗?”

    孝文皇后窦猗房历经三朝,一度把武帝压得只能去上林苑游猎,那是个和吕后只有半步之遥的权后。

    只是,那半步到底没有踏出。

    女人再强,可天性上到底没有那份为了权利舍弃一切的狠辣。

    她虽也曾失宠于文帝,但文帝到底没那般绝情,他宠爱慎夫人却也敬重窦皇后。

    于是,她的儿子和孙子都顺顺利利地做了皇帝。

    怨气没了,自然就能做个好母亲好祖母了。

    如今说起窦皇后,世人想起的也多是她对子孙后辈的慈爱,至于那一句“此欲复为新垣平邪”便把儒家打得她在世时都不敢冒头的威风倒渐渐为人忘却了。

    刘秀叫她这一问问楞了,“……有。”

    他有些想笑,她的反应也委实太慢了吧,多久之前提的窦融,这会才好奇上。

    关注的点也和常人有些不一样。

    但她肯说话就是好事,不是吗?

    “这个窦融,是窦广国的七世孙。

    他双亲去得早,很小时便挑起了一族重担。

    居摄年间,他被建兴帝任命为为强弩将军司马,后又以军功封建武男。

    王匡东征时,他也在数。

    建兴帝死后,他投靠了赵萌,被任为钜鹿太守。

    这样在乱世中都混得如鱼得水的人物聪明的不能再聪明,眼见更始帝成不了什么气候,而河西之地富饶,他手下又有数万精骑。

    于是,便从赵萌那求了张掖属国都尉。

    到任后,便来了个阳奉阴违,做起了土皇帝。

    赵萌如今想处置他也难,他只要断了河津通道。便足可自保。

    不过这人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短短一年多时间,听说已把河西之地治理的民庶殷富、兵强马壮。”

    这话中的欣赏太明显了,郭圣通想如果窦融将来肯投靠刘秀,他必会倒履相迎。

    单论惜才上面,刘秀倒真有个明君样子。

    只是明君都都容不下自己的皇后,是吗?

    景帝废薄后,武帝废陈后,至于昭帝因着上官皇后是霍光孙女至死都对她厌恶至极。

    这般想来,汉室元后竟没有一个能和皇帝举案齐眉相伴至老的。

    这是个什么怪圈?

    她的心深陷泥潭,实在是没有力气挣扎出来。

    他眼见着她越来越低沉,竟不知如何是好。

    小妹像她这般大时,即便有闷闷不乐的时

    分卷阅读236

    -

章节目录

鸾归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斑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斑之并收藏鸾归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