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永平纪事 作者:冬月青

    分卷阅读92

    也是为了干一pao),才过一夜又急急奔到武威与军队汇合。只因这次出征有些仓促,其中内里也不便为人所知,军队开发时窦太后也未亲送,因而窦太后与窦宪都未出现,朝臣也便当作心知肚明了。

    得知全是误会的楚归一pao醒来只觉神清气爽,在床上抱住另外半边窦宪盖过的被子,忍不住将脸埋在上面滚来滚去。

    作者有话要说:  p.s.突然想来个生子,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前面好像俺都写得满正经的,突然来生子大家会不会接受不了?如果大家都同意的话,就来个生子哈

    ☆、66

    66

    转眼过了数月,前线时有战报传来,楚归身在蜀郡,消息不及京城灵通,但窦宪时有传信与他,虽说书信中都与战事无关,多少也能知晓些前线战况。这种日子初时是极难熬的,楚归没法不担心窦宪在前线的安危,但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困乏的时间越来越多,有时没时坐着便会忍不住打起盹来。

    他刚开始也没以为有啥特别,毕竟春困也蛮正常,只是这次有点不同寻常而已。

    但时间一长,他便发现些不同寻常来,他身体也渐渐变得臃肿,尤其肚腹隆起更加明显。这天他小爹请了个大夫与他把脉,那大夫与他小爹看着倒颇为相熟,瞧了会后笑道,“令公子如今身体健康无甚大碍,腹中胎儿也好得很。”

    楚归只觉晴天霹雳,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大夫,你没弄错吧?!胎儿?!!!哪里来的什么胎儿?!”他又有些惊慌地求助地看着他小爹,却见他小爹眉眼笑得像花一样,楚颜安抚几下他,将大夫送出去后便回来与他道,“我与你大爹在掸地境内机缘巧合送到了一物,当地有人传说这种东西百年难得一遇,既可以养气健体,又可以让男人生子。我与你大爹本是不信这些的,恰你这次元气大伤,才与你用了这药,不想竟是真的。”

    楚归感到整个人都要不好了,从身体到心里,他都有严重的不适应。很快,强烈的妊娠反应也跟着来了,不知道是不是与他的情绪状态有关,里面的小东西就可劲地折腾他,吃点东西就想吐。等到了四五个月,渐渐能感受到肚里的那点动静时,楚归便克制不住地对肚里的小东西生出浓浓的喜爱来,那点身体和心里的不适应也慢慢都克服了,妊娠反应也都没了,他整天基本上就是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晒太阳,吃他小爹给他准备的各种滋补品,再出去逛逛,若窦宪在他身边而没有上战场的话,基本上就不能再滋润了。

    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摸着自己肚腹与里面的小东西说话,告诉他他父亲是啥样、他是啥样、这外面的世界又是啥样。日子在一天天平静而又焦急地等待中过去了。

    窦宪被拜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耿秉为副将,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却说耿秉为开国建威大将军耿弇之侄,其父耿国在世时曾官至大司农,自身也屡有战功,在永平十七年曾平定车师国叛乱,永平十八年曾出兵援救被北匈奴围困的戊己校尉耿恭,耿恭也是其堂弟。

    而窦宪所统率的部队,北军五校为北军五营禁兵,多为保卫王宫、京师安全,而雍营则是守卫三辅和西汉帝陵的军队,黎阳隶属魏郡,在洛阳东北,近太行山脉,一直属兵家重地,履鲜卑、乌桓犯边调遣黎阳出兵。而邓禹第六子邓训在黎阳素有威望,多为黎阳百姓所爱戴。而缘边十二郡之将兵,其中关系之复杂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因而这也是开国以来,东汉多以防备为主、进攻很少的重要原因之一。自东汉开国,朝廷在军权上的集中远远不及西汉,不管是窦家、马家、耿家、梁家还是邓家,各有威望与擅长之地,但却是各自为兵、各不相符的,天子未免他们联合坐大,也会暗中制衡,而其中邓家则是最为忠诚天子的,天子也最为优待邓家,而窦家、马家、梁家以致耿家,四朝天子一来,则多少积有恩怨。

    再说窦宪所带领的这支队伍,涉及禁兵、驻兵、还有边关将士,连守陵的雍营也囊括了进去,更别说与大汉王朝矛盾从未偃旗息鼓的羌胡杂兵,再加上窦宪为外人所知的无论是战功还是出仕资历,都寥寥无几。

    因而在当时人看来,尤其是朝廷中的那些老油条,每一个是抱有希望的,而其中甚至有推波助澜的也未可知,大家心知肚明只是嘴上不说,都当做了太后对窦宪的见弃,暗中使下几绊子的也未可知。

    但传来的消息却令众人大跌眼镜。永元元年,窦宪与耿秉各领四千骑、南匈奴左谷蠡王领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匈奴单于屯屠河,领万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领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会于涿邪山。

    朔方鸡鹿塞、满夷谷、稒阳塞,都位于黄河“几”字弯之北,涿邪山位于出塞西北方向,离北匈奴腹地已相当之近。窦宪派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领左谷蠡王、右呼衍王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北匈奴。斩首一万三千余,获牲口近百万头,北匈奴八十一部率众归降,窦宪、耿秉登燕然山,刻石勒功。

    消息传回来,朝野震惊,却又莫不欢欣鼓舞,汉武之时国强民富,百事正兴,卫青、霍去病连年攻伐匈奴,国耗大半,匈奴仍未灭,因而在百姓心中,匈奴之剽悍是根深蒂固的。而如今情势之微妙,北匈奴势微、南匈奴多年休养生息势长,两相交战之心不息,北匈奴又连遭鲜卑之创,因而窦宪能一举空朔庭,却是有各种复杂背景和因素,大概也是时机一说。

    但寻常百姓哪管那么多,他们只知道北匈奴剽悍异常,连汉武、卫青、霍去病都没搞定的,却被窦宪领着一帮杂牌军队一举搞定了,一时间窦宪威望空前高涨。但客观而言,即使窦宪能耐虽不如寻常百姓所以为的那么夸张,但也自是不同寻常的。失败的原因有千百种,但胜利总不是凭空而来的。

    此时已是永元元年秋。

    不久,窦宪班师回朝,留军司马吴汜、梁讽等人处理善后事宜。南单于于漠北赠宪古鼎,其上铭刻“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窦宪将此鼎献给了天子。

    窦太后使中郎将持节至五原郡拜窦宪为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位于三公之上、太傅之下,荣宠自是不一般。出征前窦宪有多不被看好,还师后又是多么风光,自是不再多提。

    分卷阅读92

    -

章节目录

[东汉]永平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冬月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冬月青并收藏[东汉]永平纪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