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作者:梦溪石

    分卷阅读379

    了他此刻的内心活动。

    按照正常行程,大约在半个月后,他将护送最后一批财物,连同魏国宗室启程归齐,但如果皇帝的病情不容乐观,半个月内足以发生太多事情,足以让他错过宝贵的机会。

    但如果他提前回去,而皇帝的病情并没有那么严重,甚至他像上次那样仅仅只是为了试探人心才蛰伏不出,那么夏侯渝的行为就是擅离职守,明晃晃将把柄递到看他不顺眼的人手里。

    自从上回,夏侯渝的生母被追封为懿节贵妃之后,大家看着他的眼光也跟着微妙起来,其中不乏跟风追捧,讨好奉迎的,自然也有不屑一顾,暗地里嘲笑讥讽,甚至等待时机拖他下水的,所以越是这样,夏侯渝就越不能有半分出错。

    回去与否,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等待在前方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依你看,我该不该回?”他问黄珍。

    黄珍也不敢轻易回答这个问题,他踌躇半晌,斟字酌句道:“利弊相成,若不回去,错过时机,终身后悔,若是打点得当,又能说动鲁巍帮殿下掩护,殿下轻骑简装,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数日可达,届时先让王妃派人在城外接应,未必会被人发现。”

    这就是劝他回去的意思了。

    夏侯渝唔了一声,不置可否:“像鲁巍这种寒门出身的武将,不会轻易靠向哪个皇子,我这些天刻意与他交好,他却仍然有所保留,这次说了,他未必会帮我,却很可能暴露我们的打算。”

    黄珍拧眉思索片刻,忽而咬咬牙道:“在下倒有一计,也不知可行不可行。”

    ……

    京城现在的情形,其实比夏侯渝揣测的,还要更微妙几分。

    三省六部制,官员们俱在,朝廷还能维持日常的运转,一些重要的奏疏在皇帝那里被积压下来,于晏没法子,只得三天两头进宫,有时候见得到皇帝,一些紧急的奏疏发放各个相应的官府衙门进行批阅,有时候见不着皇帝,奏疏就得继续压着,京城里的人个个长着一对顺风耳,不多时,皇帝龙体有恙,病情日渐沉重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一开始大家都不敢上当,因为上回宫里走水的时候,皇帝才刚刚玩过这套把戏,谁知道他这回是不是故技重施,又起了戏弄试探人心的念头,尤其是大皇子夏侯淳因为上回的事被废为庶人,大伙如今还记忆犹新呢,谁也不想当这只出头鸟,去捋虎须。

    然而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皇帝依旧没有露面,连冬至这样隆重的日子,原本因为由天子亲自主持的祭天仪式,最后也改由平王代行,朝野开始议论声四起,忽然发现皇帝自入冬以来,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又有传言说皇帝现在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压根就不复从前的精明,其中一次与大臣议事时,忽然就犯了病,冲着其中一名大臣叫出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事后那臣子一问别人才知道,皇帝问的那个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致仕了。

    如此种种,很难不令人浮想联翩。

    顾香生是没法进宫探视的,因为夏侯渝不在,她毕竟是女子,没有儿媳妇进宫见阿翁的道理,现在后宫又没有皇后或天后在,位分最高的于淑妃,是六皇子夏侯沪的母亲。

    时间回到夏侯渝收到信的几日之前。

    “娘子,郎君那边,可有消息?”书房之内,上官和匆匆而来,张口便问。

    顾香生摇首:“还没有。”

    上官和顿足:“那可糟了!”

    顾香生:“怎么,发生了何事?”

    上官和:“据说各地藩王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纷纷上疏要求进京探视天子,奏疏被于相压了下来,但他们不死心,又上疏说为社稷计,请陛下早立太子!”

    所谓藩王,其实是齐国开国高祖皇帝夏侯晋的兄弟们,夏侯家在前朝是北方士族,属于高门阀第,豢养私兵的大家族,高祖皇帝起兵时,族中纷纷派兵援助,后来得了天下,为表酬谢,夏侯晋就将他那些亲兄弟堂兄弟表兄弟一个个都封了藩王。

    不过他也吸取了汉代七国之乱的教训,模仿汉武帝的措施,规定这些藩王们,不管生了多少儿子,是嫡子还是庶子,都能分得其中一块封地,分走其中一份食邑,再加上还有地方官和地方府兵的挟制监管,这些藩王也就闹不出大事,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封地上坐吃等死。

    但也有个别命长的,硬是从高祖皇帝熬到现在,手里牢牢抓着封地上的权柄,虽说一个封地逢敌不过相当于一座稍大点的府城,那些藩王完全没有跟朝廷对抗的本钱,可联合起来给朝廷添点堵,还是可以办到的。

    夏侯礼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那些藩王被打压得大气都不敢喘,跟孙子一样伏低做小,唯恐哪点做得不好,给了皇帝削藩的借口,但现在得知皇帝身体不好,他们就忍不住出来蹦跶了。

    顾香生微微蹙眉:“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上官和:“就是前几日的事情,于相本还想压下来的,结果请立太子的事一出来,他想压也压不住了!”

    顾香生:“他们既然请立太子,想必也已有属意的人选?”

    上官和:“那倒没有,他们只说现在回鹘人虎视眈眈,魏国又刚刚拿下,齐国离一统天下仅有咫尺之遥,容不得半分差错,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所以想请陛下早日立储,以安天下臣民之心,又说担心陛下身体,唯恐朝中有小人作祟,所以请求入京探视。”

    顾香生沉吟片刻:“这是投石问路。”

    上官和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晏为人小心谨慎,不可能代陛下回应,若将他们的奏疏留中不发,藩王就会知道陛下状况不佳。”

    顾香生:“此事只怕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上官和:“依娘子看,此人会是谁?”

    顾香生没有说是谁,只道:“应该不是那位先皇长孙。”

    那位先皇长孙也是倒霉,原先在地方上当个闲散王爵,虽然无兵无权,起码也还算自在,但上回被惠和郡主等人拿来扯虎皮做大旗,他自己没捞着半点好处,事后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说先皇长孙久在民间,疏于读书,以致容易为小人教唆,命他到当地府学好好读书,不求像其父一样学富五车,但起码也不能堕了先父的名声。

    如此一来,那位长孙身边日夜有人随行监视,他自己是翻不起什么风浪了,这次藩王们也不太可能将他再拿出来作文章。

    但若不是先皇长孙,那就只有当今皇帝的儿子们了。

    景王夏

    分卷阅读379

    -

章节目录

天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梦溪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溪石并收藏天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