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侯 作者:故筝

    分卷阅读614

    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黄子澄更为激动地道。

    来了!

    与历史上一模一样的话。

    朱允炆并未再开口,他低下了头,只单手转动着跟前的茶杯,看上去像是在把玩茶杯,实际上却是在思量黄子澄的话。

    朱允炆虽只有十三,不过陆长亭相信他并不是个蠢人。何况洪武帝临死前,带他入朝堂,又日日教授他处理政务等种种为君之道。朱允炆当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历史上削藩之事,其实差不多便是朱允炆自己提出来的。是他当先想到了藩王拥兵自重,而后询问了黄子澄,黄子澄才对答了这样一番话。

    “……先生说得有理。”朱允炆终于开口了。

    当朱允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陆长亭就知道,最后的结果差不多已经决定下来了。

    而这时候黄子澄却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了陆长亭,眉头微皱,目光有些复杂为难。

    陆长亭知道他在想什么,无非便是想他与朱棣、朱樉二人的关系。毕竟谁都知道,他与这两位王爷关系深厚。之前洪武帝也没想到,自己的孙子会去对付自己的儿子,他还当自己一力培养出来的儿子,定然会全心辅佐自己的孙子,甘愿为他守住边塞,维护大明的安稳。所以洪武帝觉得将陆长亭放在东宫无什么不妥。

    但现在叔侄之间的矛盾已然渐渐爆发出来,黄子澄这个最先反应过来的,自然看陆长亭就觉得不是滋味儿了。

    朱允炆也紧跟着看向了陆长亭,但朱允炆却是皱了皱眉,道:“黄先生这是做什么?”

    朱允炆都如此说了,黄子澄自然不好再言,何况如今他在陆长亭的跟前还要矮上一头,哪里又好说什么?

    陆长亭从黄子澄开口的那一瞬,就想到了这一刻,所以倒也并不觉得尴尬。不过朱允炆的反应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总不至说,他在朱允炆的身边,比起黄子澄还要更令他的亲近吧?可黄子澄乃是东宫伴读,才是陪在朱允炆身边更久些的人啊。

    不过朱允炆虽然斥责了黄子澄,但当天黄子澄到底没再说什么话了。

    陆长亭发觉到了尴尬的气氛,便很是主动地起身告了辞。

    朱允炆抬头看他:“侍郎莫要往心里去。”

    陆长亭点了点头。

    他知道,在他走后,黄子澄肯定会同朱允炆说不少的话。但自古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他如何防得住黄子澄等人与朱允炆议论削藩的问题呢。毕竟只要朱允炆不蠢,就肯定会想到削藩一事上。这与胸怀大度与否无关。古来做了皇帝的人,都是希望权力尽握于手的,若不能如此,便要受制于人。

    明成祖登基后,也照样为了杜绝藩王之祸而做了些手段。

    所以这个局是无解的。

    只是恰好他站在了朱棣这一边。

    ……

    之后陆长亭便很少见到黄子澄了,大约是黄子澄与朱允炆说话的时候,有意避开了他。而陆长亭也隐隐发觉到,同在兵部供职的齐泰瞧他有些不大对劲了。只是此时齐泰尚未做上兵部尚书,倒也不能拿陆长亭如何。陆长亭颇有些无奈,怎么倒是像小孩子做派一般?

    陆长亭自兵部出来,往宅子行去。

    待走到陆宅门外的时候,陆长亭突然回了头。

    跟在他身后的人见他已经发现,便也不作掩饰了,还冲陆长亭笑了笑。

    “张行瑜。”陆长亭扫了他一眼,就进了门。

    从这一刻开始,陆长亭几乎可以确定——朱允炆已经打定主意要削藩了。

    果不其然……

    洪武二十三年,周王朱橚的次子、汝南王朱有爋向朝廷举发了父亲图谋不轨。

    第一个被开刀的就是朱橚。

    削藩,开始了。

    第229章

    代王朱桂, 湘王朱柏,齐王朱榑, 岷王朱楩紧跟着被废。一年之内, 五个藩王相继倒台。

    建文元年,朱允炆把握了更多的权柄在手中。围在他身边的谋士更加意气风发,仿佛所有藩王倒台都在眼前。然而此时朱樉尚未病死, 这次棘手的便不止朱棣一人了。朱樉同样身负军功,并且在洪武帝生前,他是仅次于朱标最为受宠的儿子,手里头握着不少好东西。两人唯一不同的就在于,朱樉比朱棣更为嚣张。

    因为各自成长的环境条件有所不同, 朱樉刻入骨子里的骄傲与嚣张,不是那么容易能更改的。这也就正成了黄子澄等人的眼中刺。

    包括尚且年少的朱允炆, 哪怕他性情再好, 恐怕也是无法容忍的。

    陆长亭估摸着,此时他们正在商讨,下一个选谁开刀。其中最有可能先被提出来的,应该就是朱樉了。

    陆长亭轻叹了一口气。

    这下也不用他提醒了, 从朱橚倒台开始,朱樉应该就有所准备了。只是不知道朱棣如何了。他记得历史上削藩的时候, 在朱棣的身上花的时间最多, 也就是这一次,让朱允炆栽了个痛。

    历史上,朱棣的三个儿子被扣在了应天府, 以保朱棣不得轻举乱动。之后朱棣装病装疯,朱允炆才将朱棣的儿子放了回去。而正是失去了这一制掣,朱棣才决心与朝廷彻底对抗起来。随后,在藩地两名官员被捉拿前往应天府准备处死的时候,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

    这一世,朱棣可没三个儿子啊。

    他连半个都没有。

    又从何制掣呢?

    指望从燕王藩地寻出人来,动手脚做些反叛的罪证,好借此下手?那更不大可能了。陆长亭还在北平时,就已经和朱樉做过准备了,之后更是强调了舆论力量之大,到如今,北平已经是铁板一块,朱允炆很难再策反或是安插人进去。

    不……也不是无从制掣。

    陆长亭忍不住拧了拧眉头。朱棣是没有儿子了,但是……但是还有他在应天府。陆长亭不知道朱标离世之前,是否与朱允炆提过他与朱棣的关系。也不知道,如今张行瑜跟在他的身后,是因为朱允炆不希望他与朱棣联系,将削藩之事泄露出去,还是说……朱允炆暗地里动了扣留他的心思?

    朱允炆的性子是肖似朱标,但是朱允炆身边却还有舍得下手的谋臣,谋臣一谏,朱允炆性情到底还是软弱了些,未必不会采纳。

    想到这里,陆长亭又忍不住觉得有些好笑,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代替成为了朱棣的制掣。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陆长亭暗暗摇头。

    他不是手无寸铁的幼孩。

    错在洪武帝当初就不该扶持他成长起来。换做如今,若是朱棣当真对他不管不顾,谁又能对他下手呢?让朱允炆学洪武帝的手段那样,连蓝玉都下手斩吗?朱允炆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

    而当初经洪武帝的默许,朱樉、朱棣

    分卷阅读614

    -

章节目录

大明武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筝并收藏大明武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