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侯 作者:故筝

    分卷阅读514

    不久之后朱棣回来了,陆长亭连头都没有抬,他低头看着手中的书,等待着朱棣开口说话。谁知道朱棣迟迟都没有要说话的意思。陆长亭不由得疑惑地抬头朝他看去。这一看,陆长亭才发现朱棣的脸色有些不大好。

    “四哥,出什么事了?”陆长亭立即放下了手中的书,甚至忍不住往前蹭了蹭。以朱棣的性子,若非是什么大事,他绝不可能露出这样的表情来。

    朱棣淡淡道:“老将虽好……”

    陆长亭心下已经明白了一半。老将虽好,但若是跟着他们,哪里还有朱棣发挥的余地呢?那些老将可以在未上战场之前,毫不吝啬地教与皇子王爷们打仗的经验,但是等真正到了战场外,他们却未必肯让皇子王爷们往上冲了。若是别的皇子,许是乐见其成的。毕竟都是天潢贵胄,谁乐意去战场上拼杀,冒着随时都要丢命的危险呢?

    但朱棣却不同。

    朱棣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实力。何况以他的性子和实力,怎会容得别人这样将他搁置一旁?

    “那朱榑呢?”陆长亭问。

    朱棣面色更冷了。

    “他被分到了?”陆长亭又问:“为什么?”

    朱棣拉过他的手,缓缓在他掌心写下了一个字。

    那是一个“郭”字。

    陆长亭眸光闪了闪,这时候想起来了道衍曾在闲聊时与他说起过的朝堂局势。那时道衍对他说,进士入朝并非是会写些文章策论,知晓清正廉洁就好。你还得知道朝堂之上,谁与谁是同乡,谁与谁是连襟,谁与谁是翁婿,谁与谁是师生……种种关系在朝堂之上织就了一张大网。明初这些都尚且不显,但这些复杂的关系网会在日后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猖獗……

    那时道衍就曾与他提到过,齐王朱榑次妃郭氏,乃是郭英之女。

    所以这是……翁婿之间的照应了?

    而朱棣却偏偏与任何一个武将都拉不上关系。自然的,就无人这样百般为他着想了。陆长亭眸光闪了闪……这一仗没那么快结束,看本事的时候还在后面呢。

    陆长亭正欲出声抚慰朱棣不快的心情,这厢朱棣倒是先恢复了情绪,他笑道:“不必说这些了,我不愿将这些不快带给你。他们不愿我插手,但未必我真的就插不了手了……”

    虽说将在外,便是将军之令为大。

    但是朱棣燕王的身份终究是带着天然的优势。

    陆长亭摩挲了一下掌心,道:“四哥,我让咱们王府亲卫带了些东西来……”

    话说到这里,陆长亭发现朱棣定定地看着自己。陆长亭疑惑地看了回去。

    朱棣道:“……咱们。”

    陆长亭:…………

    四哥你的关注点错了吧?

    第191章

    明初有火器, 在元末明初时,朱元璋部将胡大海进攻绍兴时, 便有投入到战争之中使用了, 而火器也的确起到了不小的效果。因而明开国以后,大量火器投入到了军中。

    明火器更是很快到达了巅峰时。

    但程二却没见过眼前这样的火器。

    “这个……模样倒是有些奇怪。”程二摸了摸下巴,低声说。

    陆长亭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 他轻轻点了一下脚尖,道:“工艺有限,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这玩意儿叫迅雷铳。”

    “有些像三眼铳。”程二道,面上难免带出些不在意之色。

    三眼铳射程近,不比火铳, 装填又满,威力更小, 面对铁甲步兵时杀伤力着实不足。因为这玩意儿满身缺点, 因而虽投入到了军队使用中,但却少有受人喜欢的时候。

    陆长亭淡淡道:“这不是三眼铳。”只是吸收了三眼铳的优点而已,同时还吸收了鸟铳的优点。鸟铳又称火绳枪,明嘉靖时才传入, 这时候当然没什么人知道,陆长亭也懒得提起, 免得还要后续的解释, 所以他只说到这里,便不再多说了。

    程二拿起跟前的迅雷铳,低声道:“这有何用?”

    “先拿来试试……它可连发五弹。”迅雷铳的优点实在多得多。它能集中火力连发,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了,何况它的准头和射程都不错,若在弹药来不及装填时,可及时取下圆牌,倒转枪杆用长枪头刺杀敌人。

    这玩意儿还轻!

    它只有五斤左右重量。

    对于当时拥有火器的军队来说,这已经属于极为轻便易携的火器了。

    程二双眼一亮,正待说话,却见主子在一旁沉稳冷静,顿时觉得自己这副模样跟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似的。

    程二按捺了好一阵,才问:“小长亭,这东西你从何处弄来的?”

    “弄?”陆长亭摇摇头:“只是令风水铺子里的人制了个风水物出来。”就跟人家民间工匠做些烟花爆竹一样。名头当然不会跟火器扯上一点关系。

    程二双眼更亮:“原来如此!此物、此物真可作风水物?”

    陆长亭嘴角翘了翘:“在我手里是能的。”

    程二笑了:“是是是,小长亭的本事……谁能比?”

    朱棣这才淡淡道:“日后若有机会,此物该大加生产才好。”

    陆长亭心说以后还有能连发二十弹的呢。

    但工艺水平实在达不到……眼下说再多也没用。

    陆长亭带了这玩意儿来,一是为了维护他和朱棣的安危,二是借着风水的名头将此物推上战场。算一算,朱棣命人呈到应天府去的图纸和样品应该也都到了。

    那边洪武帝得了东西,这边正巧实践出个名堂,就算这次北伐朱棣没使什么大力气,但却叫洪武帝无法忽视了他去。就算是别人,再看向这位燕王,也只会觉得亮眼极了。

    这时候尚没有什么夺位的征兆。毕竟太子朱标健在,洪武帝身体尚可,谁都没动过当太子、甚至更进一步的心思。所以此时朱棣再出彩,他们也不过嫉妒一番,却不会有别的心思。

    同样,洪武帝也是如此。他只会为儿子的出色感觉到欣喜,甚至想着自己大儿子未来手底下所掌握的权势会越来越强劲,毕竟世上有什么比血缘更深厚的东西呢?大儿子的几个弟弟越是强悍,越能守住几方边境,那么太子未来的江山只会越来越稳固。而不会对出色的儿子有半分忌惮或芥蒂。

    这时候朱棣出头,是洪武帝乐见其成的。

    只要洪武帝乐见其成,那么别的便不必放在心上了。

    多好的机会。

    陆长亭和朱棣想到了一处去。

    两人对视了一眼,不消多的话语,便已然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当然也并不是说,有迅雷铳握在手中,他们便可就此松懈下来了,迅雷铳终究只是外物,只能换取在洪武帝跟前出个风头,而真正有所作用的,还是朱棣去战场上走一遭。

    分卷阅读514

    -

章节目录

大明武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筝并收藏大明武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