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侯 作者:故筝

    分卷阅读326

    还都期待棣看着他。

    陆长亭顿时觉得这二人实在好笑不已。

    嗯……这顿年夜饭,对于他来说,倒也还是温暖的。

    毕竟跟前还坐了个朱棣和朱樉呢。

    能在一处过年,已是最好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_(:з」∠)_

    光观阴宅阳宅不行,还得将风水用到更大的地方……

    大家晚安~

    第117章

    烟花在空中炸开来, 盛放出绚丽的花朵。

    陆长亭和朱棣正好走到了宫门外,不由抬头看了一眼。随后二人便一同上了马车, 朝着燕王府的方向回去了。

    守岁放在皇家似乎挺稀奇的, 但是老朱家还当真这样做了,一行人还当真熬到了这个时辰方才散去。洪武帝让诸王爷不必回到宫外的府邸,时辰太晚宿在宫中便是。朱樉等人都应下了, 唯独朱棣带着陆长亭出宫了。

    虽然过年的时候,许多人都不会早早睡去,但是当他们的马车行在街道上的时候,街道上却是空无一人的,因为此时百姓们都守着自己家中的火炉炭盆呢。

    烟花声虽然是吵闹的, 但街道上却是安静的,陆长亭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在两个空间一般……哦不, 应当是三个空间。陆长亭觉得此时的马车内更为安静, 而且安静得有些令他无所适从。

    朱棣瞥了他一眼,似乎看出了他的不对劲,朱棣便干脆闭上眼装作休息去了,大约是通过这样的动作, 来缓解陆长亭的尴尬。

    可事实上,这时候陆长亭觉得更尴尬了。

    因为朱棣越是如此, 就越是坐实他对着自己断袖的事实。

    若是正常情况下, 朱棣应该察觉不到半分不对劲,正因为彼此都心知肚明了,所以朱棣为了避免他尴尬, 才会做出这般行为。

    许是因为喝了一些酒的缘故,这时候陆长亭头有些晕乎乎的,陷入了一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境地之中。

    既然……既然什么法子都想不出来……那就随它去好了……陆长亭眨了眨朦胧的双眼,身体晃了晃,歪倒在了马车壁上。

    朱棣听见动静,不由睁开了双眼,他紧紧盯着陆长亭因为醉酒和疲累而闭上的双眼,暗暗在心底描绘着这双眼睁开时的美丽。等到确认陆长亭着实是睡过去之后,朱棣才伸手将陆长亭扳向了他的方向。

    等马车到燕王府外的时候,朱棣也直接制止了下人开口,免得将陆长亭吵醒了。朱棣将陆长亭抱了起来,直接带向了陆长亭的屋子。朱棣当然不会在这样的时候,还不识趣地非要和陆长亭接近,先留足一定的时间,想必将来会更顺利。

    陆长亭这一觉睡得并不大安稳。

    他的梦中总是出现朱棣的面孔,在中都时候的,在北平时候的,还有如今在应天的……

    搅得陆长亭一点也没睡好,直接导致接连几日,他面对朱棣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弄得燕王府一干人胆战心惊,总觉得有一日燕王会发大火。但谁知道等来等去,也没见他们王爷有半点发火的迹象。也不知是不是他们的错觉,他们怎么觉得王爷反而……反而心情更好了呢?

    年节一过,几个王爷便不能在京师久留了。

    朱棣陪着陆长亭最后往端本宫走了一遭。

    有陆长亭盯着这几个月,端本宫也没什么问题了,钦天监可以完美解决。

    陆长亭从端本宫离开的时候,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没有他在上头压着,他们也可如常发挥了。这时候钦天监的人还没想到,等他们了结完端本宫的麻烦后,迎接他们的便是洪武帝的处置。

    等陆长亭都走出一截路了之后,却是正好撞上了杜乘兴和王昭二人。

    杜乘兴二人先是朝朱棣见了礼,而后才问道:“陆公子可是要走了?”

    陆长亭点了点头,不明白这杜乘兴特意还来找自己说一段话,是出自何意。

    杜乘兴用波澜不惊的口吻道:“嗯,陆公子一路顺风,来日再见。”

    这个来日再见,被他咬得有些刻意。

    陆长亭不由得多打量了他两眼,杜乘兴这是暗含了别的意思在其中吗?但是杜乘兴着实太过沉稳,比王昭要内敛得多了,一时间陆长亭是实在从他身上瞧不出什么来。

    反正他与杜乘兴也不过多说过两句话而已,陆长亭抛开不放在心上,转头就和朱棣离开了。

    走出没多远,他们便又遇上了个太监,这个太监是洪武帝打发来请他们的。

    陆长亭估摸着也就是洪武帝不放心,想要再多问一问。

    那太监引着他们入了大殿,朱元璋和朱标都在里头,朱标身子还未大好,如今在殿中,都是坐在朱元璋的下首。不过见朱棣带着陆长亭进来了,朱标倒是直接站立了起来。

    “老四可是明日离京?”朱标当先出声问。哪怕是赶在了朱元璋之前出声,朱标也没受到半分责难。

    朱棣点了点头。

    朱元璋先看向了陆长亭:“长亭可是随老四一起回北平?”

    陆长亭点了点头:“京师虽好,但气候于草民却是不大适应。”

    朱元璋忍不住笑了:“你这孩子怎的这样傻?多少人想留在京师不成?你却偏要回北平那个地方去!不觉那处天气苦寒吗?”

    陆长亭在朱元璋跟前,很乐得装一个不卑不亢,还少年意气得有点傻的人,他高声道:“燕王都不觉北平苦寒,草民又怎会觉得?”

    朱元璋哈哈笑了起来:“好!说得好!年少若有磨砺,于心性上乃是极大的提高。有此番经历,长亭将来必然能成长为我大明的栋梁!”后半句话,也许洪武帝对着许多进士都说过,但是前半句话他说得再真实不过。

    正因为中都和北平的经历,朱棣才能心性坚毅,手段果决狠辣,直到一举撬翻了侄子的位置啊!

    “既然北平于你是个好地方,那便回去吧。”朱元璋笑道。

    这厢朱标露出了可惜的神情,道:“若是长亭喜欢应天,留在这里便是最好不过了,在此处也可请到更好的老师。”朱标倒是没想那么多,他只单纯觉得,陆长亭在这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他很欣赏陆长亭,就连他的父皇也很欣赏陆长亭,所以朱标从未怀疑过陆长亭身上的价值。

    朱棣淡淡一笑,道:“如今不是从前了,如今想要寻到好的老师,已经没那么难了。”

    这段话倒是勾起了朱元璋的回忆,他轻叹一声,点了点头,道:“是,正是如此。”不过这回忆也就是一瞬的事。对于朱元璋这样的人来,是绝不会轻易沉溺在伤怀的情绪之中的。

    朱元璋抬头看向陆长亭,笑道:“朕便等来年,长亭金榜题名站在大殿之上再见之时。”

    若陆长亭只是个风水师,那便也没什么再见的价值,毕

    分卷阅读326

    -

章节目录

大明武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筝并收藏大明武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