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侯 作者:故筝

    分卷阅读104

    朱棣,陆长亭恐怕早就信了他待自己真如幼弟一般了。陆长亭暗暗摇头,不再他想,也跟着躺下去,很快睡着了。

    下午陆长亭醒了之后,便跟着朱棣出门去了。等到了街上,陆长亭才知晓,朱棣是来采购过年的东西。这些虽然有管家去打理,但有些东西却是管家考虑不到的。

    朱棣带着陆长亭吃了不少小吃,然后还打包了一些回去。

    裹得严实的陆长亭跟在朱棣的身侧,看上去就像是普通人家的两兄弟出门逛街了。

    等买好了东西,他们方才又慢悠悠回到了府中。

    这会儿,陆长亭忍不住觉得,其实北平虽苦寒,但却也是个好地方啊。

    接下来几日,陆长亭都是这般度过的。

    一日,两日,三日……他都未去校场,朱棣对待陆长亭也全无严酷之意,反而陆长亭照顾备至,简直是好到了一个常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除却他之外,陆长亭身后还有个张行瑜。

    于是这段养伤的生活,就这样变得舒适了起来。

    在另一头的营地校场之中,王老六一行人等了许久,他们都在等那日的少年,等他再来打几架。

    这些人常年在军营里摸滚打爬,受了伤也都不以为意,他们便也这样来想陆长亭了。谁知晓等了许久都等不到人,这才有人暗地里道:“莫不是把人家吓坏了?就此不来了?”

    “也许在家养伤呢……”

    “谁知道啊……”

    营地里议论一阵,便都散去了。

    只是那日少年的风采,都深深印进了众人的脑海之中,轻易不能忘却。

    ————

    转眼便是除夕日。

    北平这日又下起了大雪。

    哪怕大雪覆城,敌人在远方窥视着,这些也并不影响北平百姓的热情和喜悦。

    红灯笼被挂了出来,街边小摊贩渐渐地收了起来。

    望谁家望去,都是一片红火的颜色,还带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他们开始烧饭了,从白日里就开始布置,到了晚上才好享用盛宴。

    到这一日。

    陆长亭身上的伤有了好转,他脸上肿胀的部分都消去了,嘴唇恢复了水润,眼角的伤也都已经在愈合了。而身上的伤,自然是穿上衣衫便看不出来了。

    只是陆长亭这般模样和朱棣走在街头,还总是难免给人一种遭遇了家暴的错觉。

    朱棣带着陆长亭体验了一遭北平的新年的味道,然后方才回到了王府之中。

    王府之中正在进行扫尘这项活动。

    所谓扫尘,便是对屋中上下进行彻底打扫,使之焕然一新,好辞旧迎新,迎来新年。

    陆长亭跟着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便正好见着人贴门画。

    门画这个东西是从唐朝传下来的,此后便一直延续了下来。而春联则来历更为久远了,它从春秋时便有了。

    陆长亭知道,唯独拜年的习俗,却是从明朝兴起的。

    朱棣抓着陆长亭的手腕,带着他进去了。

    宅中其它事物自是不需要他们来操心的,陆长亭和朱棣二人便只管吃喝玩乐了。

    时间过得很快,没多久,便是到了夜晚。

    饭菜满满当当地上了桌。

    比之在老屋和朱家宅子的时候,这些饭菜都显得分外的丰盛。

    但是陆长亭陡然间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

    在朱允炆出生之前,他和朱家兄弟一起过了一个年,那个年过的,其实不算多么丰盛,不过现在想一想,竟是有了点儿别样的滋味。

    张行瑜一行人跟着入了厅堂,张行瑜继续在陆长亭身边大献殷勤。

    但今日还让张行瑜站在旁边,那就实在有些不像话了,陆长亭当即出声道:“不必了,请好好享用饭食吧。”

    张行瑜对陆长亭的拒绝,向来很是听从,他点了点头,打量了一眼陆长亭的表情,心底微微松了一口气,这才走了回去。

    此时,北平之外一骑人趁着夜色还不算太晚,紧赶慢赶地入了城。

    城门口的守卫见对方持燕王信物,便直接将人放了进来。这行人进城之后,便不敢驱马而行,只敢快步往燕王府走去。

    很快,这行人到了燕王府外。

    燕王府外的守卫拦住了他们,“来者何人?”

    借着灯笼的光,守卫们见着了走在前头的人,那人取下披风,露出了一张有些凶狠的面孔来。

    是的,凶狠,守卫在看见他的第一眼,脑中便不自觉地闪过了这两个字。

    那人浅浅一笑,却是又带上了不一样的气度,他道:“从应天府追随燕王而来,求见燕王。”

    守卫本还想拦,但却见这人背后站着的,都是燕王府里的人,守卫心中暗暗一惊,忙将人放了进去。

    此时厅堂之中,刚刚开宴。

    朱棣顺手给陆长亭夹了菜,谁叫陆长亭刚好坐在他的身侧呢?

    此时下人快步走来,在门外道:“王爷,人到了!”

    朱棣面上闪过了喜色,“赶到了?将人请来吧。”

    陆长亭心中好奇,这人是谁?看朱棣的口吻,竟是期待这人有些时日了。

    那下人转身去请。

    不多时,厅堂中众人都放下了筷子,看着门外一行人满身风雪地走来。

    走在前面的人,个子挺拔修长,身形偏于削瘦。

    他取下了披风,众人这才看清了他的模样。

    那是个和尚,光头,穿僧衣,五官标准,但凑在一处,却带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凶相来。

    陆长亭盯着这人,总觉得脑中灵光一闪,但仔细捕捉,却又什么都捕捉不到。

    此时朱棣已经站起身来了,只是他的步子并未动。他朝着那人的方向笑道:“正巧赶上,便请一同入席吧。”

    那人点了点头,目不斜视。

    下人忙为他安排出了座位,便是恰好在朱棣的另一只手旁。

    由此可见朱棣对其的重视。

    而这时候陆长亭记忆的大门也终于打开了。

    穿僧衣的僧人,在洪武二十五年前来追随燕王,那不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道衍和尚吗?

    燕王手底下一大能臣!

    其经历也是颇具传奇色彩!

    根据历史记载,在马皇后病逝之后,诸王回到应天府悼念母后,洪武帝挑选了僧人随侍诸王,当时在朱棣身侧的便是这位道衍和尚,之后他与朱棣相谈甚欢,在朱棣离开应天府回到封地的时候,道衍也自请追随而去了,之后还在北平一座寺庙当了主持。

    想到这里,陆长亭不由得多打量了几眼这僧人。

    史料里曾说,道衍早年游历嵩山寺,遇见了相士袁珙,袁珙观他面相,便道:“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大意是说他乃是个奇特的僧人,生了一双三角眼,像是病虎一般,他的性格必然嗜

    分卷阅读104

    -

章节目录

大明武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筝并收藏大明武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