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观察日记 作者:非天夜翔

    分卷阅读109

    增加了三万,其中大部分是新出生的婴儿与孩童,他们是吕布带来的并州军将士,与西凉羌女、汉女们的后代。

    混血儿都长得相当漂亮,他们的父亲即将随着吕布出外征战,一统天下,儿女则留在凉州成长。

    是否该趁着小有积累,向汉中、益州等地用兵?曾经就此问题我们展开了一场所有谋士参与的争论,孔融一力主张不可停战——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以及妻子,儿女的存在,会令将士们耽于安逸,心生倦怠。

    陈宫激烈反驳,认为不应再仓促出兵,一旦打破这个平衡,将令中原再次产生大的动荡。

    吕布对此的意见是:狼永远是狼,不会因为在家中养久了,就变成犬。

    希望吕布是对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再一次对吕布有了新的认识,无论是否主动出兵,这个结果,都将决定中原地区最后的格局。

    面对完全未知的未来,纵使是我也不敢轻易下决定,吕布并非耽于安逸,而是他有着相当的自信,无论什么时候出战,我们的实力都不因时间迁徙而变弱。

    也幸而有这位武神坐镇凉州,我们才能换来四年的和平期。

    刘备还在东奔西逃,目前依附荆州刘表;孙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来信了,希望他过得还好。

    走在陇西的街上,听着学堂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黄昏看到一座座硕果累累的葡萄架,夜间千家万户的灯光,战火远离西凉,但愿不久后的战争,能尽快结束,还给这个世界一片和平的沃土。

    在那之前,我想听听您的意见,盼回信。

    ——徒孙儿:小黑。

    麒麟烧了信,安静地坐在书房内,青烟于香炉内袅袅升起,静室中,背后挂着一幅麒麟随口背出,吕布题下的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他望向静室门前,帘内站着一人,长身而立,风姿卓越,青武袍,白玉坠,腕上系着根红绳。

    面如冠玉,唇若点朱,剑眉斜飞入鬓,瞳蕴蓝天一色,一如昔年汉水初遇之时。

    男子带着笑意的声音道:“最近过得如何?”

    麒麟小声答道:“挺好的,我说怎么这么多年,信也不写一封,你还在生气?”

    孙策缓缓叹了口气:“我没听你的话。那日官渡归去,我将公瑾赶去丹阳,四年未宣他归来。这几年里,我杀的人太多了,合盖有此一报。”

    麒麟问:“孙权呢。”

    孙策答:“孙权安好,已是大人了。”

    麒麟目光驻留于孙策胸膛前,低声道:“你还是逃不过。”

    孙策点了点头,胸口一滩乌黑的血迹:“我杀了许贡、魏腾,两年前江东诸郡凡有不服我的,都被我亲手绞死。”

    麒麟道:“我留给你的信上写了的。”

    孙策笑道:“我没有听,生你的气,却害了我自己。前日出城秋猎,追一头通体雪白的母鹿,离了本队,不知何人藏在草丛中,朝我射了一箭。”

    麒麟叹道:“你这又是何苦?”

    孙策道:“公瑾正在赶回建业的路上,孙权今年十五。来日若曹军南下,刘表东侵,盼你顾念昔时手足之情,说服温侯,予以牵制,保我江东一地生灵。”

    江东与西凉远隔万里,孙策魂魄离体,显是已到弥留之际,此刻再请华佗骑赤兔马赶去,仍是来不及了。

    麒麟没有作声,眼眶发红,孙策微一笑,背后,吕布揭帘而入,孙策的虚影瞬间碎散,化作无数光点于黄昏中旋绕。

    吕布道:“方才我在堂上饮酒,做了个梦。”

    麒麟道:“那不是梦。”

    二人看着房内灵魂点点飘散,如萤火虫般彼此追逐,继而扑出窗外,汇成一股,飞向东南天空。

    麒麟行出院中,与吕布并肩而立,望向天际。

    一颗流星拖着银色的白线,在黄昏的天际划过。

    建安十年,孙策归天,江东六郡四十八城,万里举丧。

    周瑜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跑死了两匹马,抵达建业,面对他的是一口黑黝黝的棺材。

    孙策麾下文武官披麻戴孝,孙权哭得昏死过去,被抱入内间。

    周瑜跪在灵堂前,呆呆看着那口沉重的棺木。

    三日前孙策率军秋猎,胸口中箭,箭头竟是淬了剧毒,被属下抢回来后于榻上躺了一夜,药石罔效,大乔马上派人前往丹阳通知周瑜,又着信使前往西凉,递予麒麟。

    周瑜接到第一封信时是清晨:孙郎病危,速来。

    周瑜顾不得再寻人交接丹阳城内政事,匆匆上马。

    行至城门处,又接到大乔的第二封信:孙郎已去。

    周瑜失魂落魄,站在灵堂中,大乔低声道:“孙郎……撑了一夜,等你前来话别,那箭毒性太烈,撑不住……天明时便去了。”

    周瑜道:“都退下罢,我有话与他说。”

    大乔点了点头,打发了灵堂中人。

    秋风穿堂,灵堂空寂,挽联飘扬,数星白点回归建业,在周瑜身边聚为一股,四处回旋,一阵风吹得灵堂两侧油灯火苗飘忽不定。

    “公瑾。”灵魂光点聚为孙策之型,立于周瑜面前,微微笑道:“我也有话与你说。”

    周瑜的目光穿透了孙策的身体,没有焦点,茫然地看着挽联。

    周瑜起身,拖着疲惫的步子,行至烛架前,挽着袖,亲手取了铁钎,挑起第一盏的灯芯,低声道:“江东风好,来年舒县春到花开,巢湖仍是一般的碧波万顷,蓝天无云。”

    孙策道:“我不走,仍与你做伴。”

    周瑜低声道:“待有归时,巢湖前再一杯水酒,祭你亡魂。”

    孙策小声道:“公瑾,我知你不怨我,巢湖的风光自是极好的,咱们小时,不就是在湖上相识的么。”

    周瑜依次挑明油灯,注视火苗,缓缓道:“你在天之灵,须得庇佑孙权,守护你我一手打下的基业,待孙权能独当一面之时,我卸了一身担子,便来与你做伴。”

    孙策道:“我没有走,公瑾。”

    周瑜脸上,满是油灯映出的发亮水痕,孙策以手指沿着周瑜脸庞抹过,泪水落地,溅起一声轻响。

    孙策闭上双眼,手从周瑜背后环过,轻轻搂住了他的腰,将头伏在他的肩上。

    “我仍在你身边,不会走。”

    孙策英俊的脸上,现出一抹笑意,继而三魂七魄飞散,再次汇集为一股白点,绕着周瑜回旋。

    满堂灯光亮起,周瑜行至棺前,提襟跪下。

    他怔怔地看了许久,最后吐出一口血,栽倒在地。

    陇西。

    秋长天阔,候鸟南飞。

    “伯符——”

    麒麟头戴孝带,跪在城外大哭,朝着东南方叩拜。

    吕布端着一杯高粱酒,双眼发红,举杯一横,倾于黄土。

    “伯符,与你相约黄

    分卷阅读109

    -

章节目录

武将观察日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非天夜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非天夜翔并收藏武将观察日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