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伏妖录 作者:非天夜翔

    分卷阅读384

    了,罢了!”

    夏末秋初,蜀中之地绿叶茂盛,未有半分萧瑟之意,过三峡后江面便一层蒙蒙雾气,气候湿润无比,终日里闻见的尽是青草气息。驱魔师们在渝州城登岸,此时的渝州早已全是从中原撤下来的官员、百姓、家眷,唐军盘查来往人等,江边大城好不热闹。

    再见唐军,鸿俊突然有了亲切之意,仿佛从一个末世回到了人间,安史之乱一起,巴蜀顿时涌入了近百万人,还有不少百姓拖家带口,一路西来。渝州自古接壤蜀中平原,成为屹立于群山中,守护蜀地的天然屏障,商路繁华茂盛,一片欣欣向荣,稻米一年两熟,在中原持十二枚通宝购一斗米,巴渝只要八文钱。哪怕战乱中物价亦未有被哄抬。

    “咦?”阿史那琼道,“那不是翰国兰吗?喂!胖子!胖子!”

    阿泰与翰国兰素来相熟,长安城破,胡商会竟是集体迁往渝州,经营得有声有色。翰国兰一见李景珑众人,忙喊道:“是驱魔师!”

    商人们一听便纷纷迎上前,询问中原战况,商贾之道,无非是什么时候能收复长安洛阳等失地,什么时候能回去做生意等,李景珑好一番折腾才顺利脱身,抵达商会中暂时歇脚。互道别来之事,不禁唏嘘无比,翰国兰提及成都情况,都传李隆基已无法再管国事,即将改朝换代,由太子李亨继位。

    “此去须得千万当心。”翰国兰提醒李景珑道,“长安城破后,流言四起,都说驱魔司护城不力。”

    “天道恒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李景珑饮了口茶,无奈道,“神州大地千年一劫,正是应劫之期,我又有什么办法?”

    李景珑所言倒也不虚,离开长安后的日日夜夜,他总在想,若是从头来过,有没有办法让神州在这次浩劫中少点痛苦?答案是不可能,天魔降世,乃是这一千年中无数朝代更迭,战乱频出造成的必然结果。鬼王亦告诉过他,汉末迄今,数百年便有一次朝代与民族战争,三国时火烧赤壁、两晋衣冠南渡,到得隋末更是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屠杀。神州非正常死亡人数一代比一代多,更迭速度越来越快,到得安史之乱时,天地再无法净化这戾气,换作是谁也无法和平消弭。

    驱魔师们总算有了回到红尘中的感受,李景珑朝翰国兰道:“有布没有?给弟兄们弄两身衣服,也好去见陛下。”

    长安战祸得平,全赖驱魔司转圜,来日商会做生意,仍需李景珑照拂,翰国兰是聪明人,不敢怠慢了众人,当即命人找来上好蜀锦布料,照着官服样式为众人重做了两套。鸿俊等人洗过澡,休息数日,换上新装,抖擞了精神,驱魔司全员终于在灾难下挺过来了,又借了马匹,前往成都觐见李隆基。

    渝州至成都城不过两日路程,沿途入成都平原,正值秋收季,放眼望去田地间一片金黄,稻米压穗。较之渝州山城,成都又是另一番景象,两千年的古都屹立于平原中,古朴大气,城墙一砖一瓦,竟是透出些许苍凉之意。

    数千年的光阴自杜宇建古蜀国至今便未有变化,城中百姓闲暇安逸,无所事事,物产的丰足令这座城市无时无刻不笼罩着一股午睡的倦意,秋日阳光洒下,鲜花绽放,丝竹声声,直令人倦怠。

    “都说少不入川。”裘永思道,“来了此地,当真什么也不想做了。”

    李景珑道:“幸亏太子暂迁都灵武,先见陛下一面,面圣后再带你们玩去。”

    “驱魔司李景珑携全员觐见——”

    李景珑归来时,李亨前脚刚到不足三日,正与一众朝臣讨论继位之事,闻言众人震动,李亨马上令李景珑带人入殿,连解剑等繁琐事务亦一并免了。

    李景珑上得殿来一瞥,只见高力士、鱼朝恩、郭子仪、同平章事杜鸿渐,及一众唐廷礼部文官,成都宫中并无大殿,众人面前各一案正端坐议事,不过寥寥二十案。

    “只剩下这么点人了?”李景珑第一句话则是大感意外。

    郭子仪道:“家国有难,不少大人,在西迁时丧了性命。驱魔司竟还在,当真可喜可贺。”

    郭子仪乃是三朝元老,李景珑虽封雅丹侯,却也不敢在他面前造次,忙先领着众人朝太子李亨鞠躬为礼。李亨冷冷道:“既然回来了,便入座罢。”

    众官员俱目视李景珑与众人,李景珑落座后,驱魔师们跟坐在其身后,原本正在议迁都继位之事,然则李景珑一来,李亨终于按捺不住,问道:“长安如何?”

    能如何?你倒是先跑了,扔下我们收拾烂摊子,李景珑心中如是想,面上只不提,将鲲神警告,并长安、洛阳两地须得三年不可住人之事说了。李亨朝莫日根问道:“安禄山死了?”

    “死了。”

    “没死。”李景珑与莫日根各自道。

    众人:“……”

    李景珑与莫日根对视一眼,最后李景珑说:“没死,逃回了洛阳。”说着端杯喝水,端详李亨脸色。

    “你驱魔司先说安禄山是魔。”鱼朝恩忍不住说,“让全城百姓撤出长安逃亡,背水一战,安禄山还在外头逍遥,反而搞得长安乌烟瘴气,你们还有面目来见陛下?”

    李亨制止了李景珑,说:“除去史思明,须得多久?”

    李景珑答道:“史思明与天魔没有关系,不归驱魔司管,我们不杀凡人。”

    李亨瞬间被噎住,说:“你是我大唐臣子,如今国家有难,拒绝率众出战,岂有此理!李景珑!你在与我讨价还价?!”

    “什么是魔?”鱼朝恩几乎是咬牙切齿道,“什么是凡人,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魔是大家都看见的。”李景珑反驳道,“何来我说?昔时撤出长安是我部下提议不错,难道不需陛下与殿下点头?如今却还想将此事扣我身上不成?”

    李亨感觉李景珑自打两年前销声匿迹,如今再出现后,便仿佛变了个人似的,虽然从前也多有听闻李景珑是个硬骨头,倔起来谁的面子也不卖,哪怕面对自己那皇帝老子也敢顶撞,现在看来,李亨倒是宁愿他一直昏着,别来呛人。

    “至于安禄山。”李景珑沉声道,“自当着落我们身上解决,此事须得有始有终。叛军作乱,不思我大唐弊政,反而让几名驱魔司背锅,让我等千军万马中擒杀对方头目,是哪里来的道理?”

    听到这话时,众人俱心中喝彩,只觉李景珑当真是连消带打,出了一口恶气。鸿俊更隐隐察觉,现在的李景珑,较之第一次得到心灯的他,再较之失去心灯的他……仿佛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若说初识时的李景珑犹如坚硬的利剑,那么刚极易折,极难说通;而后则圆融旷达得有点儿不近人情;再后来,更是自怨自艾,难以解脱。现如今,面前的他竟是隐隐有了刚柔并济、

    分卷阅读384

    -

章节目录

天宝伏妖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非天夜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非天夜翔并收藏天宝伏妖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