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 作者:风纪樱落

    分卷阅读64

    时间差不多了,就去找邢夫人她们汇合。

    一行人在福灵寺吃了一顿斋饭才离开。

    在回去的路上,贾母一直在思考解签大师对贾琏说的那番话。她不是王夫人,小心眼地不愿相信大师的话。

    如果琏哥儿将来必有一番作为,那么她得好好地想一想。

    她是疼爱珠哥儿,希望珠哥儿以后能将荣国府发扬光大,但是琏哥儿要是有出息,让荣国府发扬光大,她也不介意。

    第三十八回

    福灵寺烧香回来后, 王夫人他们忙着为贾元春进宫选秀做准备, 暂时没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搞什么小动作。为了让贾元春能在选秀中大放光彩, 王夫人还花重金请了刚出宫的嬷嬷来叫贾元春宫中礼仪和规矩。

    贾母对贾元春即将进宫选秀也非常看重, 给这位嬷嬷塞了不少钱,让她告诉贾元春一些后宫的事情, 这样贾元春以后进了宫会方便很多。

    这个嬷嬷是宫里的老人, 不仅懂宫中的各种礼仪和规矩, 还知道后宫不少的事情, 有些太过私密的事情不能说,其他的事情到能说出来。

    有了这位嬷嬷的科普,贾元春还没有进宫, 就知道不少后宫的一些事情,也了解到哪些人不能惹。

    贾母和王夫人给的钱多,又给了不少珠宝首饰,这位嬷嬷就顺道卖了个人气,把她在宫里的一些好姐妹告诉了贾元春, 如果以后她遇到困难, 可以去找她这些好姐妹帮忙。

    二房的人在为贾元春进宫选秀忙碌着, 而大房的人为贾琏参加四月份的府试忙碌着。

    县试过后,通过县试的考生就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和县试的情况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报名、保结, 与考试的场次、内容都差不多,唯但保结的廪生要多一名。府试通过后就能参加院试。

    府试考试的内容有一点和县试不同,府试不考作诗作词, 但是会考和诗词有关的东西。比如说,给你一句诗或者一句词,通过自己的理解,然后写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章。

    还有一点不同的就是府试最后一场的最后一道题是楹联,给你上联,你就要对下联。给你下联,你就要对上联,当然对完,还要把横联加上去。最后,给你一个词,或者一个字,让你写出一副楹联。

    听说前朝科举考试是没有考楹联这一项的,楹联是后来大隆朝的太祖皇帝加上去的。据说太祖皇帝很喜欢和别人对对联,他觉得楹联也是重要学问之一,不应该不被重视,就把楹联加到考试中了。当初决定加在哪个考试中,还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加到府试中来。

    大隆朝的科举考试,县试会考作诗作词,府试会考楹联,院试就不考诗词和楹联了,开始考算术和律法。

    贾琏暂时顾及不到院试,他现在一门心思扑在府试中。听说府试要考对联,只有一个词能准确形容他的心情,那就是日了狗了。好在对联比诗词简单,他多看看多背背,应该能对出来。

    “如果你在府试中能写出一副绝对,那么你考中案首的几率很大。”

    贾琏:“……”这跟在县试中写出好诗好词就很有考中案首一个道理。

    “当今圣上也喜欢楹联,每次在重要的宴席上就会玩对楹联的游戏,如果有的大臣在宴席能做出一副好楹联,不仅能得到皇上丰厚的赏赐,还可能会升官。”

    贾琏惊得张大着嘴巴:“这都行?”卧槽,这升职加官会不会太随便了点。

    “当今圣上非常崇拜太祖皇帝,一切都朝太祖皇帝看齐。”李道清捋了捋胡子说,“太祖在位时,也经常给那些能做出绝对的大臣们升官。”

    贾琏瞬间明了,现在这位皇帝就是一个崇拜祖宗的粉丝,喜欢把祖宗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皇帝不会以为他什么都按照他祖宗的做法做,就能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吧?

    说起来,他来到这个世界,就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其他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不过,之前看过一本和历史有关的杂记,太祖带兵抵抗辽金,打了很多场胜仗,让辽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犯。

    太祖在位时,吸取宋朝重文轻武的教训,非常重视军事。每年花不少钱养军队保护边防,这才保证大隆朝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被外敌骚扰。但是,在隆文帝时期,军队爆发出巨大的贪污受贿案,惹得隆文帝震怒,杀了不少将帅,又削减了每年拨给军队边防的银两,导致军人的地位一落千丈,边防力量大大的减弱,让辽金又有机会来犯。

    隆文帝时期,辽金联手来犯,虽然最后大隆获胜,但是损失却非常严重,可以说到达了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地步。

    战争结束,开始休养生息,直到隆景帝,也就是当今皇帝的老爹,也是如今的太上皇,大隆朝慢慢恢复了过来,国库有钱了,老百姓能吃饱饭了,但是离盛世还相差很远。

    当今皇帝隆武帝非常有野心,希望在他在位期间,能开创出一个盛世,建立一个富饶强大的国家。

    隆文帝登基后,就广收人才。这人才包括文武两方面。他心里清楚不能重文轻武,要文武看平。盛世,不仅要国家富饶,也要军队强悍,这样外敌才不敢来犯。

    在文方面的人才很多,也很好招,但是在武方面,却没有那么容易简单。为了让大家重视“武”这块,每年也都有武举,也就是所谓的武状元考核。

    为了能招收到类似于军师方面的人才,隆文帝还在科举考试中加了兵法。从乡试开始,就有一场专门考兵法的。如果,你在乡试中落榜,但是你在兵法方面考的却非常好,那么你就会被安排进入军队。如果你在军队中立了军功,那么加官进爵不是问题。

    如果不是系统逼着他考状元,要入朝为官,他一定会参军,做军人上战场杀敌,立军功,然后加官进爵,这才是热血男人的正确打开方式。比起当官玩勾心斗角,他更喜欢上场杀敌保卫国家。

    李道清见自家学生一副神游太虚地模样,拿书轻轻在他脑袋上敲了下:“在想什么?”

    贾琏从幻想中回过神来,朝李道清讪笑了下:“没想什么。”他可不敢跟先生说他想走军人这条路。虽然大隆朝一直强调武人的重要性,但是文人还是看不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粗鲁不堪的武人。没办法,这个观点渗入文人骨子里一千多年,一时间是扭转不过来的。

    “如果你想考中府试的案首,这段时间就在楹联上多下点功夫吧。”府试在四书五经方面的考核的难度只比县试难一点,李道清相信自家学生能应付过来。

    贾琏明白地点了点头:“先生放心,我会在楹联方面多下苦工。”

    李道清在楹联方面不是很擅长,水平一般,教不了贾琏什么,

    分卷阅读64

    -

章节目录

(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风纪樱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纪樱落并收藏(红楼同人)琏二爷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