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守墓日常 作者:兰拓

    分卷阅读241

    事,夏小桥带了人去视察本地市场,回来的时候,便买了许多诸如鳜鱼、河虾、河蚌等时令河鲜回来,路上看到有幼童在采摘榆钱儿,又花了一些铜板买了一篮子新鲜榆钱儿,准备回去给妖王殿下做榆钱饭吃。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往年,每到春暖时节,夏小桥总会亲自去菜市场采购一些肥嫩的鳜鱼回来烹饪,这个时节的鳜鱼最为肥美,拿来做松鼠鳜鱼最好吃了。

    河虾也是一道时令河鲜,春天的大江溪流水质清澈,虾肉清甜,拿来做醉虾、白灼虾、油爆虾等等,怎么都好吃,甚至于可以直接用鲜活的河虾做虾米糊糊,出锅的时候撒一些切碎的嫩紫苏叶子或者小香葱,实在是春季一道丰美的小吃。

    春天的河蚌肉质也是干净肥美,河蚌这种水产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最适合春季食用,民谚有云:“春天喝碗河蚌汤,不生痱子不长疮”,正是这个道理。夏小桥买了十几个足有巴掌大的河蚌回去,准备做一道河蚌三鲜煨豆腐。

    这一路走来,除了采购河鲜之外,夏小桥倒是有了一个新想法——

    现如今青城内外人均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如此,倒是可以尝试在青城试验一下前世的桑基鱼塘,塘基植桑、桑叶养蚕、蚕沙养鱼、林下养鸡,有效利用土地的同时,也能给老百姓创造更多的财富。

    要知道,在这个物产贫瘠的时空,一户人家只需要有十几只能下蛋的母鸡,就能给家里的幼童提供必要的蛋白质营养,同时也能靠着卖鸡蛋攒到买米买油的零花钱呢。

    更何况,桑树结出的桑葚可以拿来酿桑葚酒、做桑葚果酱,养出来的蚕茧也能缫丝纺绸,也是农家的一笔收入,鱼塘里的鱼虾,还有林下的鸡鸭等,都是能拿来卖钱的,如此一来,老百姓有钱花了,他们官办作坊也有了稳定的货源。

    到时候,他们西南地区出产的丝绸、鱼干、虾干、风干鸡鸭、熏鸡熏鸭等等,岂不是都可以成为本地特产远销各地?

    再说了,就算他们不往外面卖,这些东西也可以成为军需用品啊,当然了,丝绸例外,这玩意儿可是阿芒这个奸商每次对外贸易必须大量备货的紧俏货,以往他们都是辗转从中原地区进货,若是往后他们自己可以出产大量丝绸,岂不是利润翻番?

    越想越开心,夏小桥急匆匆做好饭菜投喂了他们家妖王殿下,伺候着殿下修炼之后,忙不迭地就命人唤了幕僚过来议事。

    第171章 双修3

    “桑基鱼塘?这法子妙啊!实在是妙!”看着夏小桥画出来的桑基鱼塘的运作简图, 陈家望、杨鲴、姜彝等人顿时眼前一亮。

    作为小辈,樊星自然不敢在大师们面前抢着发言,不过,这厮暗搓搓地记下了桑基鱼塘的运作简图,他现如今分管着商务部,这里面, 可是有不少要走商务部这个渠道销售出去的紧俏货呢,尤其是那丝绸和大量的桑葚果酒, 现在正是战时,民间严谨私下用粮食酿酒,若是这桑葚酒能取代往常老百姓常用的粮食谷酒, 那市场可是太大了,简直供不应求!

    要知道, 随着西南诸城的平定,老百姓日子好过了, 再加上收入提高了,各地都开始张罗着嫁女儿娶媳妇的,酒水的需求量可是与日俱增, 今年他们商务部都是从阿芒他们南星城那边采购的的果酒, 然而因为路途遥远, 成本实在高昂, 若是他们本地就能酿酒,甭管是什么酒吧,老百姓只要能在办喜事的时候有酒, 那就算是喜事圆满了不是?

    小财迷樊星看到的是桑葚果酒的巨大市场,陈家望等人看到的,却是桑基鱼塘带来的社会效益。

    正如夏小桥所想的那样,在这个一天十几个土鸡蛋就能养活家中孩童的年代,一户五口之家,要是能有这么两三亩的桑基鱼塘,不说别的,光是那桑基鱼塘出产的丝绸、鱼虾、鸡鸭、果酒等大宗商品,卖出去赚的钱就足够养活一家五口了,若是还有一两亩粮食地,连口粮都不必买了,只怕到那个时候,整个西南地区就真是一块铜墙铁壁了,外人想打进来,别说夏小桥了,这些老百姓就能活撕了这些试图践踏他们家园的人。

    众人对视一眼,心中均是一片火热。

    这是比建立军校更能让他们心动的大项目,军校,归根究底也只是在战时才需要的,等到战后,战士们解甲归田,如何发展民生经济,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富裕起来,这才是他们这些文臣需要关心的。

    现在,夏小桥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堪称完美的方案,既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土地,也能增加老百姓的家庭收入,更妙的是,如此一来,即便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也能充当劳动力,采摘桑叶、放牧鸡鸭、捡拾鸡蛋、喂鱼喂鸡……从此之后,整个西南,只要不是瘫痪在床,几乎人人都是劳动力,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这样吧,先在青城附近试点,这里面,养鱼和养鸡是最快见到成效的,桑树长成起码需要两年,你们可以先安排下去,让他们先少量养一些积累一下经验,桑叶不够也可以去山上采摘一些野桑叶嘛。”

    “蚕种和桑树苗都可以从中原地区引进,这个我去安排吧。”姜彝忙说道,他们家祖上在中原就有大片的桑田,丝绸一直是姜家世代子孙的大宗收入,这个事情他来做最合适不过了。

    “行,那从中原运送蚕种和桑树苗的事儿,便辛苦姜先生了。”夏小桥也不客气,这些世家虽然因为战乱不得不远避边陲,可说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私底下怎么都有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那么商务部……”樊星眼巴巴地看着夏小桥。

    “大宗对外贸易的商品,自然也是归商务部的,”夏小桥笑眯眯地掏出准备好的记账单,“这样,左右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让商务部和下面的人对接一下,今后在各个乡镇设立专门的农产品收购点,具体的收购规格和价格你再命人商讨一下,做一个计划书给我看。”

    现如今,在西南地区当官,做计划书和各种提案议案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了,没办法,他们老大不管大小事情都要你先计划好了,确定没有问题了,再去实施,否则年底考核的时候可没有好果子吃,因此,樊星痛快地接下了任务,乐颠颠地跑去干活去了,现在西南地区的各种土特产在外面可是非常畅销的,他正愁货源不足呢,现在好了,往后若是有了这么一大宗的货源,他还愁生意版图不扩大到邻国去?

    夏小桥的师兄杨鲴年后刚从下面的郡府调上来,如今分管着整个西南地区的人事,相当于吏部的一把手了,商务部要新增一个部门,按例,他也要安排下面人给新部门制定考核制度的,因此樊星便邀了他一起过去。

    分卷阅读241

    -

章节目录

皇陵守墓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兰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拓并收藏皇陵守墓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