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薇 作者:梨花落落

    分卷阅读669

    在板斧上,叮得一声轻响,两人各自佩服对方的神力,都后退了两步。

    从前以为傅清风不过只会些花拳绣腿,汤虎满心轻敌之意,全然想不到这年青人竟是技艺超群。汤虎勒转缰绳,重新打马回来,第一次正眼打量傅清风,到似是今日才真正相识。

    身为秦怀手下第一员大将,汤虎的臂力在国内少有人及。傅清风翩翩书生之姿,却生生以枪封住了他的斧头,让汤虎的惊惧更添了一重。

    若过不得傅清风这关,还谈什么对秦怀千里驰援。汤虎重振精神,对这昔日这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更起了杀机。

    傅清风却是不骄不躁,手中长枪舞动,如银龙一般,他不与汤虎较量力气,而是每每从匪夷所思的方向刺向汤虎,一次一次迫得汤虎回身自救。

    汤虎急得哇呀呀大叫,却满身的力气无处使,感觉这一仗打得尤为憋屈。

    两人你来我往,眨眼间便战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傅清风并不与他恋战,向后头作个手势,又是一批批弓箭手羽箭射出,汤虎前头的步兵们便倒了一片。

    汤虎并未想到出城不过二三十里便会遇伏,心上有些轻敌,士兵们仓促应战,本就失了先机。待后头防护部队上来,拿盾牌抵挡箭雨,队伍早被冲散。

    汤虎眼见自己这边吃了亏,他又久攻傅清风不下,生怕造成更大的伤亡,赶紧下令后队变前路,先撤回汤城再做打算。

    后队方才变成前队,逃了不过十余里地,却见前头尘土飞扬,另一队官兵浩浩荡荡,从汤城方向冲自己杀奔过来。

    前有豺狼后有虎豹,汤虎大惊失色。他凝神看去,却发现这些官兵穿得是西霞的戎装,当先一人横刀跃马,正是林源守领沐将军。

    第七百三十四章 游湖

    沐将军白衣金甲,胸前五缕黑髯飘洒,本是儒将一员。

    他催动坐骑,拍马直逼汤虎。汤虎手中板斧一指,大喝道:“姓沐的,如今两国交好,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你如何敢越界行凶?还不速速退回界河之外!”

    西霞官兵势如流水,浩浩荡荡涌来。沐将军马缰轻轻一勒,嗤笑道:“与西霞交好的是彼国皇帝陛下,又不是你这等叛国之贼。本将军奉旨协助建安擒拿叛贼,你仔细往前头看,汤城再不是你的天下,还不赶紧下马受死。”

    汤虎举目望去,此时遥遥能见汤城上头飘扬的旗帜。那旗帜紫缎黑边、上绣五颗金光闪闪的星辰,正迎风呼啦啦作响。

    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汤城已然异主,那城门楼上插着的竟是西霞的国旗。

    汤虎的士兵们瞧得汤城已失,军中一片哗然,多数慌了手脚。汤虎大声呼喝,勉强约束住了自己的手下,心底的惊悚却愈演愈烈。

    诚如温婉所说,暂插西霞国旗旨在打击汤虎的军心,西霞对汤城并无觊觎之意。这一招攻心计用得极好,汤虎手下果然军心不稳。

    老窝被人一锅端去,那一万余人大约早做了俘虏。情知今日便是自己的死期,汤虎哈哈大笑,将板斧横在身前,策马便向沐将军冲去。

    沐将军的军队势如猛虎,眨眼便与秦怀的军队厮杀在一处。汤虎将板斧抡圆,片刻间与沐将军厮杀了几个回合,丝毫未占到上风。

    后头傅清风的追兵渐至,前行无路、后退无门,汤虎的手下早已军心动摇,无论汤虎如何约束,依旧有人望风四散逃命,大多数人直接做了两军的俘虏。

    一小部分与汤虎负隅顽抗之人,都被沐将军与傅清风两军合一,杀了个丢盔弃甲。汤虎到是条汉子,他宁死不降,与傅清风和沐将军两人战在一起。最后前心中了傅清风一枪,又被沐将军拦腰砍做两段。

    汤虎的尸身直停停跌落在马下,砸起飞扬的尘土。他的战马稀溜溜一声暴叫,独自落荒而逃。

    傅清风清点受降的士兵,又命人清扫战场,妥善善后。两人各为其主,他到敬重汤虎的义气,不忍这样的勇士暴尸荒野,也命人一并将汤虎的尸体掩埋。

    当时插上西霞的大旗只为动摇汤虎的军心,如今两军取得辉煌战绩,胜局已定,沐将军遵守承诺,还汤城于傅清风的人马,带着西霞士兵陆续撤出汤城。

    傅清风本来心内一片忐忑,生怕沐将军乘人之危,如今见沐将军行事磊落,敬重他的同时,心间又对西霞崇明帝君尊崇了几分。

    两人在界河边上拱手告辞,沐将军自己带着西霞的军队撤回林源,同时向崇明帝报告了这次战役的大获全胜。傅清风则接手汤城事务,飞鸽传书向建安帝及秦恒汇报了汤城的战事。

    事隔不久,温婉亦从建安传回了信件,拜谢崇明帝金口一诺,助建安肃清反贼。又写道秦怀联合康家妄想弑君篡位,不轨之心昭然若揭,早已被建安帝废为庶人,如今囚在积香天牢渡过余生。

    信的最后,温婉提到秦怀此次叛乱,是与苏光复的人互相勾结。建安皇城曾发现有千禧教的踪迹,余孽依然未能除尽,为了天下和平大计,建安也要出一份力,清查千禧教在建安的残余势力。

    崇明帝捏着这封信叫了个好,当日与温婉的约定即解了建安之乱,又削弱了千禧教的势力,如今三国同仇敌忾,千禧教越来越无处容身。

    如今九月再望,离着边城飘雪已然不远,他再传老尚书许三年觐见,加上几位阁老和夏钰之,再次议及对靖唐关的最后一击。

    八月荷花香气渐渐散尽,虽然不再接天映日,却有莲藕鲜嫩肥美,再加满园丹桂飘香,愈加沁人心脾,更增添了中秋佳节之前的喜气。

    桑榆胡同旧侍郎府中笑意连连,又迎来了刘氏与鲁氏两位客人。

    早先为陈芝华做媒时,这二位便与慕容泠约下,要在夏日迟迟的季节赏一赏陈府的满池荷花、更有崇明帝亲手设计的水榭。

    七月间慕容泠持柬相邀,约了两人夫人以及亲家沈氏夫人前来盘桓。

    不过几日,鲁氏便下帖还席,连着刘氏家中儿媳诞下长孙,又有大理寺卿沈大人府上小女出嫁,再有沈氏夫人约众人登高望远,众人热热闹闹凑了几回,如今到成了年长一辈里头难得的好姐妹。

    慕容泠素日清高,不喜与人往来。如今自己敞开心扉,到觉得这几位夫人个个心直口快,都是值得一交的人物。

    眼看陈府里白莲藕成熟,慕容泠命人踩藕制下新鲜的藕粉糕,又采撷了金黄的丹桂做些点心,再约两位夫人前来游湖。

    陈家受宅园逼仄的限制,那一泓清波并不大,妙在沿岸修建了土山、水榭、并一处稻花掩映的一进五间

    分卷阅读669

    -

章节目录

九重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梨花落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梨花落落并收藏九重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