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薇 作者:梨花落落

    分卷阅读162

    小主子苏暮寒上位。

    苏光复如法炮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苏睿军中安插了自己的人,终于逮着合适的机会,以当年射杀楚天舒同样的方式,用毒箭射杀了胜利归来的苏睿。

    苏暮寒没有令他们失望,苏光复略略点拨,就激起他对光复大周朝强烈的渴望。小主子与他们同心,令苏光复等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种种过往,苏光复从不后悔,便是百年之后跪在周氏历代皇帝面前,对于自己下令除去重九殿下的后裔、射杀皇室血脉的事实他依然问心无愧。

    自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来日水到渠成,苏光复没有打算隐瞒苏暮寒。

    面对苏暮寒所许的丞相之位,苏光复并非不愿,只是不能领。他此时唯一的心愿便是亲眼见到大周朝复立,便向苏暮寒坦诚自己的罪过,由小主子杀了自己为苏睿偿命。

    苏光复心内波涛起伏,着苏暮寒的肩膀,亦臣亦友,说得干脆立落:“属下谢主子厚爱。光复此生定当全力辅佐主子,能亲眼见到大周复立,臣九泉之下也能笑对祖宗。”

    两人约定,回京之后苏光复便在苏暮寒外书房中执笔,为他处理一切文书公文。为避嫌疑,日后依旧叔侄相称。

    苏暮寒重新一揖,眼里升腾起丝丝雾气:“先生大义,暮寒无以为报。日后或要在人前委屈先生,先在这里向先生陪罪”。

    苏光复下跪叩拜,止了苏暮寒的礼,清隽的面庞一泒从容淡定:“臣生是大周的人,死是大周的鬼。一身皮囊都舍去,从不在意区区名声。”

    烛影绰绰,月色昏暗,淡黄的纱扇上映着一高一低两张黑影,细细谋着兴周大计,如此得不合时宜,一时苍凉又诡异。

    官船这边且走且停,看不尽的两岸边风景。却说江阴太守夫人粘氏,那日被慕容薇蒙头盖脸说了一通,到底听明白一件事,公主坚定地站在了她表姐这边。

    粘氏下了官船便不敢耽搁,吩咐马车疾行回府。

    女儿面前不好露出端倪,粘氏耐着性子回到府里安置了两个女儿,便躲在房里匆匆给崔府的侄女写了封信,拿火漆封好,泒府里亲信的小厮飞马送出,务必亲手交到侄女手中。

    看着小厮急匆匆出门,粘氏这才顾得上擦把脸,直接去了太守大人的外书房。

    慕容薇所述昔年旧事未必是真,言谈间对陈府表姐的维护却假不了,这一时柔婉一时嚣张的性子粘氏琢磨不透,在船上几句对答间慕容薇一时三变。

    粘氏只怕一个弄不好,这位公主殿下当场便会翻脸。若叫公主殿下训得灰头土脸,一旦传扬出去,她在江阴地界便再无立足之地了。

    陈如峻入了内阁时间尚短,并未被官场的人看好。内阁里高手林立,虽有夏阁扶持,老头子到底年纪渐大,离致仕不远。掰着指着细数旁人,胡阁老老奸巨猾最是难缠,汤阁老笑得到像弥勒菩萨,其实最会打着太极不办正事。

    陈如峻坐了次辅的位子,想在内阁打开局面,但看这些老臣们应还是不应。此番慕容薇高调回应,必然是陈如峻在朝中站稳了脚跟,亦或得了帝后暗示,慕容薇才这般胡搅蛮缠为表姐撑腰。

    粘氏见惯了各种场面,举一便能反三,慕容薇恣意行事,她一字一句不敢疏忽。一路上借着假寐反复揣摩,慕容薇的用意到真被她猜个八九不离十。

    方才的家书里,粘氏千叮万嘱,要侄女先收起小性子,务必处处以长嫂为尊,不可再与长嫂争家长里短。

    想来仍不放心,粘氏在于知府面前也端不住一贯的贤淑恬静,她拿帕子拭着鼻尖上的汗水,急着将船上所闻尽数说与于知府知道,又与丈夫议道:“纤儿自幼娇养,仗着模样好些,惯的不成样子。我怕她有些左性,不肯听我信中所嘱。与长嫂失和到是小事,就怕影响了夫君与姐夫的前程,还需当面嘱咐几句。”

    于太守素知内侄女的脾气,这些年他受京中连襟所托,对淮州陈如峻一家时有打压。陈如峻起复时,他心里已是打鼓,怕影响自己的前程,已然早早驻足观望。如今听了夫人的话,句句说在自己心上,连连点着头说道有理。

    于太守这里心急,立时安排人备下八色上等土仪。自己又修书一封,请夫人转交扬州郡守,这才唤了心腹人相随,亲自送夫人和两个女儿启程。(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算盘

    粘氏前脚离府,于太守这里思前想后,到底摸不清局势。他又修书一封,遣了妥当人送往京城,将江阴的情形说与连襟,请连襟给指点迷津。

    远在皇城的刘本接了于太守的来信,到没有连襟这般沉不住气。

    他自己把自己关在外书房里,装了一袋水烟,又从暗格夹层里取了些细小的烟丝添进去,惬意地吸了一口,吐出浓浓的一口烟气。

    那烟气的馥郁里,竟然杂了淡淡的福寿膏味道,带些萎靡的张扬。

    刘本看似阖目养神,实则回想了这些年的仕途。

    人心不足蛇吞象,说得大约便是他这种人。

    不想止步检察院御史的位子,刘本一直苦苦钻营,也真给他等着了机会。明知成王败寇,刘本偏想赌一赌,这才几次三番要连襟打压身处淮州的陈如峻。

    一点风吹草动,连襟在江阴就坐立不安了,果然小小的知府修为还不到家。好处不想落下,出了什么事便想都由他给兜着,不晓得饮水思源,替他挡清障碍,反而轮到自己替他善后,这成什么道理。

    刘本轻蔑的想着,又拿起水烟吸了一口。晓得福寿膏的厉害,刘本并没有染上烟瘾,只不过偶尔吸上两口。福寿膏熏然的香气令他陶醉,思路也愈加清晰。

    既然做了,不管对错,都只能一条路到底。至于江阴,本就是与他栓在一条绳上的蚂蚱,想要中途退缩,非他所愿。

    缭绕的雾气里,刘本其实也有些后悔。

    过了一个冬天,崇明帝似乎换了个人。昔日温吞寡断的性情大变,连连肃整朝廷,一连几件事都做得漂亮。今次工部推行新政得力,崇明帝在民间的威信更是水涨船高。

    若是帝王早有这般气魄,他当日与那人联系肯定会掂量掂量。如今却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了。

    刘本沉着脸将烟袋扔在炕桌上,转头去给连襟回信,要他继续打压陈家在淮州那边的势力,江阴府官场上陈如峻的学生一个也不能留。

    于知府不知道刘本心里对他鄙夷,待收了平安无事的回信,一颗心才算放进肚子里。又觉得自己草木皆兵,有些小心

    分卷阅读162

    -

章节目录

九重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梨花落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梨花落落并收藏九重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