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 作者:喏言

    分卷阅读131

    争,赵烈文不是没有听闻,只是没想到如今皇上居然是想要他作为一个明眼探子打入到恭亲王的眼皮子底下。这么一想,果真是任务艰巨啊。。

    “学生必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赵烈文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不多犹豫,忙郑重的起身表忠心。焦佑瀛见得赵烈文表现出来的态度,面露微笑:“你也不必太紧张。恭亲王为人随和,你又是皇上钦点的,踏实做事,没人会为难你。”

    至此,焦佑瀛又对三人说了一番勉励的话,还特意交代了管家去留饭。三人在餐桌上与焦佑瀛畅谈学识,心态却比来之前轻松了不少,遂,等到了大佬晚,才终于各自归去。焦佑瀛为显示对三人看中,又亲自派了车马去送,三人推脱不过,越发感激,回家之后,一夜好梦。

    如此,这载淳第一届的科举也算画上了一个句号。两日之后,载淳便在上书房见到了走马上任的侍读张之洞。今日当差的老师并不是焦佑瀛,而是翁同龢。翁同龢见得这位新来的年轻人,知晓他是载淳亲点的,倒也客气。只是以张之洞的聪慧,未尝没有发觉翁同龢言语中略带着一丝生疏。张之洞心下思量,略略猜到了估计是因为座师焦佑瀛与翁同龢之间有些嫌隙,遂自己被迁怒的缘故,便也不好多说,只决意要更加用心的当差。

    载淳上完朝,休息了片刻便来到上书房中,见得张之洞在,满意的点了点头。便开始了今日功课。翁同龢见得载淳来到座位上后没有示意他讲课,开始自行温书,便知道载淳今日是不想听课了,心下有些沮丧,只好自觉退出房中。

    第128章 琉球(一)

    张之洞见得翁同龢当下自己退了出去,只在上书房留下他和载淳还有随行伺候的李莲英在房间里, 心下不由觉得不妥, 不过他碍于圣驾在前,却不敢表现出来, 也不敢如翁同龢一般走出去,只能也自己找本书看了起来。

    载淳略略用余光瞥了眼张之洞, 见得张之洞竟也能自娱自乐的看书, 心下满意, 然后提起笔, 在宣纸上,写起了打字,但见这些大字, 依次写着这样几个字:“禁烟,琉球,日本。”载淳看着面前的几个字大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然后突然唤了一句:“张爱卿过来看看。”

    张之洞听得载淳的召唤,这才放下手中的书,起身,踱步至载淳身边。

    “不必拘礼,坐。”当下载淳话音一落, 就等在一旁伺候的李莲英,就垫着脚,不发出声的抬起一个椅子搬到了载淳桌子的下方。载淳见得李莲英, 摆了摆手,李莲英会意,又悄悄的退了出去,唤来手下的小太监,把上书房暖阁给围了起来,不叫人靠近。

    张之洞双手接过载淳桌上的大字,但看见大字上的这三个词,不由眼睛一沉,开始思量,过了一会,才说到:“皇上是想用兵?”

    “不难猜不是吗?”

    的确,否则也不会科举考试的策论都选定了琉球之事,而且圈定的一甲前三都是主战派。

    “朕欲下个月以替属国平乱之名,派琉球,将领已经选定了。两江巡抚李鸿章。”

    载淳打算以闪电战出兵,便不欲多方掣肘,直接打算从兵部下旨。

    “那户部可有支持?粮草?”张之洞复问。这点他在他的策论中也有提到,虽然如今大清兵力不弱,但粮草方面实在是不足。

    “琉球不必西南,弹丸小国,朕又不欲占领,轰个口子便罢了。”载淳的意思是不打算深入琉球,在琉球沿海轰开一个口子,加倭寇知道大清的厉害,便是了。张之洞闻言,心下算计:“如此也可形成震慑,不失我大清天威。”

    载淳闻言,一笑:“你可知我为什么一定要赵烈文去总理事务衙门吗?”

    “属下不知。”

    “倭寇老巢乃东海重地,非我大清一国之力可吞,英法早就打上他们的注意了。赵烈文在策论中写的很有见地,所以朕打算让他和恭亲王学习处理国际政事,在国内周旋各国使节。”

    “而前线,除了李鸿章外,朕也需要一些新人能逐渐历练。所以朕点了你上书房侍读官位虽然不高,但身份却足够了。”

    “你明日下了官,多去兵部走动,左老会欢迎你的。”

    张之洞闻言忙下跪领旨。心里不由澎湃,未曾想自己这么快便能上前线了。

    花开两头。

    且说张之洞在上书房与载淳会晤,知道了载淳打算出兵的打算。赵烈文来到总理事物衙门之后,很快就得了恭亲王的召见。赵烈文听得这位超品亲王如此快就召见自己,不敢怠慢,立即前去会见。

    恭亲王见得赵烈文,虽知道他是载淳派来看着总理事务衙门的,但面上也客气,更是言语中大有倚重之意思,更最后说道:叫他明日与自己一起去会见英国领事巴夏礼。

    赵烈文猜测着恭亲王为何要带自己去会见巴夏礼,当下也想起之前在会试上提到的战事,又想起自己在策论中提出的观点:勾连英法,共灭日寇的主意。心里有思量。

    第二日,赵烈文身着官府,倒总理事务衙门点厶,恭亲王下朝回至衙门后,果真很快就传他一同出去。二人出的总理事务衙门,恭亲王乘轿,赵烈文骑马,在数十官兵护送下,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英国领事馆。

    英国领事巴夏礼早知今日恭亲王前来,便也在门口等候多时,亲自迎接。要说政治这东西真是不好说,不论巴夏礼多么对大清不满,甚至有过嫌隙,但一旦有了共同的利益,什么都可以抛之脑后。

    英法想撬开日本这个幕府当权的国家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一直遭到日本国内的反抗势力阻击;再加上日本国内割据严重,没有像大清一样有一个可以统一妥协的统治者,所以英法在对日问题上遇到的阻碍甚至远超大清。所以,当巴夏礼知道大清也愿意出力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

    “恭亲王,许久不见了。”巴夏礼笑呵呵的,哪看得曾经与恭亲王红过脸吵过架的样子。

    “是啊,有数月未见了,甚是想念啊。”自从李鸿章在上海摆了英国人一道之后,巴夏礼就开始和大清冷战了,双方的关系一度很是紧张。

    “对了,这位是?”

    “我大清皇帝钦点的探花,如今在总理事务衙门当差。”巴夏礼在中国多年,多少也是了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知道这位乃是中国今年的全国第三,心下倒也不敢太过轻视。“这般年轻,前途无量啊。”

    “可不是?今日我只不过是走个过场,有些事还要他和你谈呢。”恭亲王微微一笑。好似笑面虎一般,听得赵烈文心里一颤。

    怎会这样?什么时候变成他主事了?赵烈文便是心里再如何自负也不敢在恭亲王这位超品亲王面前拿乔

    分卷阅读131

    -

章节目录

(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喏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喏言并收藏(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