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 作者:喏言

    分卷阅读127

    京城内的繁华, 载淳这几日天天在宫里面, 听听后宫两个太后的撕-b-,看看朝廷上恭亲王在打压之后对慈禧的反扑,倒更觉得趣味无穷。也难怪很多人都说,这朝堂之事, 精彩起来,可是比戏文里吸引人的多了。

    一转眼,农历十二月也就这个过了,元月的元旦春节宫里倒是热热闹闹的好一阵时间, 不过每年宫里再怎么大操大办,其实也就是那些东西,载淳从小就在宫里过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春节祭天的时候,载淳一身朝服,头顶着最少十几斤的龙冠差点把脖子给压断了,一脸休息了好多天才缓过神来。

    “哎,下次叫礼部的人把祭天文章缩短些,那些大学士文采是好,但太长了,听得头都晕。”

    上千人穿着一年中最隆重的服饰,站在太和殿前面的一站就是两三个时辰,也难关那些年纪大些的老臣,回去之后就告假了。

    “皇上,礼部的沈桂芳来了。”李莲英看着正在被芷兰按摩脖子的载淳,上前低声的说道。载淳听得李莲英的口气,以他们之间多年的默契,想是知道沈桂芳这时候前来必定是有药师,当下对着宫女摆了摆手:“你们先下去。去唤沈桂芳进来。”

    芷兰听得载淳的话,行了一礼就退了出去,李莲英去把沈桂芳领了进来,便也关上了养心殿的门只留下了养心殿里两个人。

    “沈大人,自己坐吧。”载淳扭了扭脖子,越发觉得做皇帝的好,就为了他脖子酸,芷兰还特意去太医院学了按摩的手法,真真是腐败哦。

    沈桂芳看得载淳随意的态度,当下却不敢放轻松,反而沉重的说道:“回皇上的话,前去琉球国出使的人回来了。”

    载淳看着沈桂芳的脸色,心下就知道出了事:“说吧,其实你我心里之前都有了这个猜测不是?”按着琉球国国主的性格,断不会作出给大清捏住把柄的事情,如今不来上供,肯定是琉球国自己出事了。

    “琉球靠近倭寇之岛,如今倭寇内乱,大批流民落为海盗。琉球国先下是乱的不行。”

    “这琉球国主也不知道给我大清上书求助吗?”

    属国出事,上国帮忙是历来的规矩,没见朝鲜自从称臣之后,每每与日本交战,第一时间都会朝大清求救。这琉球国应该不会白白放着大清这个助力不用的。

    “如今琉球国附近都是倭贼,早已把附近海域封锁,琉球国国主不止一次要派遣使节前来求助,但都被截断了。此次若不是我国使节船队炮火厉害,轰了进去,怕也不知道这事呢。”沈桂芳当下面色沉重。

    载淳坐在龙椅之上,不由在心里寻思着这件事情,过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妙啊!妙啊!正愁没机会收拾他们呢。”这倭寇不是第一次在大清的眼皮子底下做小动作了,之前载淳一直没找着机会,如今他们自己凑上了,可不是上赶着来送死。如今的日本内乱不断,又还没经历过明治维新,军工基本为零,可不就是砧板上的肉!

    “速去,把军机处的众大臣,还有两宫太后,兵部尚书都请来。”

    沈桂芳当下见得载淳不怒反喜,只觉得诧异,但又基于官场的职业素质,没有多问,只得乖乖的叫人去请众位大臣。其实,如今论国力,大清要拿下此时的日本并非难事,只是大清年年征战,存粮的已经很少了,若再打这一仗,怕是要勒紧裤腰带过好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

    沈桂芳出了养心殿,然后自有当差的会去请别的大臣。沈桂芳被领到了文渊阁内略作休息,他坐在文渊阁内,也在心里盘算着载淳的心思与大清的现状,越想越是觉得依着如今这个皇上的性格,出兵琉璃之事,肯定是必须的了,只是用兵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朝廷内部,国际的形式也必须考虑,如此,也难怪之前皇上没有趁着慈禧发作恭亲王的时候下狠手,毕竟对外关系上,哪也离不得恭亲王,如此,现在的军机处大臣倒也不至于担忧追随恭亲王丢了官。只要不要未雨绸缪,也不得不思虑了。

    花开两头。

    且说满朝文武包括慈禧慈安,知道载淳性子的不少,但却也不是各个都事实愿意随着载淳的性子里。恭亲王进宫之后,入得养心殿,再得知了载淳又想动兵之后,就表达出了反对的意思。

    “我大清如今虽然国力强盛不少,但连年征战,民疲粮乏,怕不是出兵良机,还望圣上三思。”

    恭亲王的话,最先支持的就是户部尚书桂良。桂良在户部里混迹了多年,也是从没像如今这般觉得粮食短缺,如今江南的粮食因为平定西北,已被收敛过一波,京城为首的北方早在平定太平军的时候就已经粮食短缺了,若是再开战征粮,肯定会导致民怨。桂良实在是不愿为此再生风波。

    载淳知道桂良说的很有道理,但载淳深知,若不在这时候把日本打趴了,日后等到倭寇国内一同,明治维新。发展军工,就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皇叔,我听说洋人也再打日本的注意,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掺和一脚?”

    若一国对上日本,肯定是要出大力,但要是能与英法联手,那便能方便不少。

    “这。。”恭亲王奕闻言,也是一愣,在心里思量:“却是要问上一问。”

    第124章 科举(一)

    科举考试, 一般从最低到高,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 殿试。童生试与乡试都是由地方举办,选出秀才和举人, 会试和殿试则必须来京城参加。过了会试便是贡士, 就要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 过了就可称为进士, 进士分三等, 一甲进士就是我们常说到的状元榜眼探花,俗称进士及第,二甲则为进士,三甲则为同进士, 皆为天子门生。

    明清两代会试殿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 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 又称座主或座师。而每到进行科举的春天,京城总归是最繁忙的。

    科举之事,一贯都是由礼部主持。这是载淳自登基之后的第一次人才选拔,所以异常重视, 特意点了帝师焦佑瀛为主考,礼部侍郎沈桂芳与醇亲王奕譞为同考,共同主持。为此,载淳还特别加了焦佑瀛太傅头衔,位列正一品,以加重身份。这三人身后分别代表了朝廷的各大势力,且在朝廷之中官位都不低,想来也没人敢在帝后军机处这么多势力之下动手脚。

    载淳每每想到那些穿越小说里,但凡涉及到科举,总会出现些舞弊的事情,就不得不谨慎,除了三大考官,甚至还唤了准

    分卷阅读127

    -

章节目录

(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喏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喏言并收藏(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