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 作者:喏言

    分卷阅读109

    ,而从衣服上的打扮来看,决不似回族叛军,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汉族自发对抗回族的团练。

    “听那秦掌柜说, 这行军丙是向着酒泉去的。”

    酒泉乃是甘肃省最西北的一个城市了,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 丝绸之路的重镇,再往西北区一点就到了新疆了。

    须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回族的大本营,这群不是回民打扮的军队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往中原地区跑,反而新疆跑,怎么看都怎么觉得奇怪。

    “丙一。”你速回山西面见总督,把这一消息告诉总督大人。柳湘深感到里面的蹊跷,遂对其中一个部下说道。

    “那大人呢?”

    丙一担忧道。

    柳湘闻言,笑了笑:“自是要去酒泉好生探一探。听说酒泉其水若泉,洒家还没喝过,这次既然来了,自要是好好的去品尝一番,你们说是不是?!”

    众汉子听得柳湘的话,哈哈大笑:“自然!哪有空手而回之礼?”

    “兄弟们!走!”柳湘甩了甩手里的马鞭,调转马头,大喊一声,策马率先向着北方跑去,众人亦是跟上,在这四处黄土的地方留下一串马蹄声。

    丙一看着众兄弟跟着柳湘向着前线飞驰而去,心里不由羡慕。只觉得柳湘这统领虽然看着柔弱,却是个十足十足的汉子,夏统领当真是慧眼识人。当下,他也收复心神,转而向着南方跑去,力求迅速把消息传到左宗棠手上。

    粘杆处里如今是夏昌平做总都统,下由荣寿协理,再由四大总侍,总侍卫下面每人最多可组建十六人的“拜唐啊”,“拜唐啊”下面便是编外人员,不成定数。柳湘在四大总侍卫里面排行第三,自下面的“拜唐啊”都有丙开头,一至十六。

    丙一快马加鞭赶往山西,因着身体素质过人,每日至睡两个时辰,连夜赶路,大约四日便回到了山西。如今左宗棠带兵与山西与陕西交界处,形成了一道防线,以防回贼入侵山西。

    “有紧急军务,还请通报左总督。”军营门口按理是要下马的,但粘杆处这种特务组织却是不同寻常,当下就从腰间掏出腰牌。门口看守的小兵自是不识这些腰牌的,不过眼力见却是十足,自看得出丙一的不同寻常。

    守营小兵恭谨的的接过令牌,唤丙一在门口等待片刻,然后就往着营地里跑去。左宗棠听得小兵禀报,见过令牌,忙叫人把丙一迎进来。丙一得了应许,下马快步跑到主帐内。

    “下官丙一,见过左总督。”“拜唐啊”也是有官职的,六品,在加上粘杆处的特殊化,可与寻常的正五品相较。

    “无妨,快请起,军情要紧。”左宗棠摆了摆手,事宜账内的仆从退下,以免军情外露。

    丙一得令,从地上起身,然后便把在兰州城中所打听到的所见所闻一样告诉了左宗棠。左宗棠边听边是沉思,他为人兴子直,脑子转的很快,一下子就想到了关窍处,顿时面色不怎么好了起来。

    “你且先休息一晚,待我今夜上书一封于皇上,还劳烦迅送入京中。”

    左宗棠当下这般说,把丙一请出了主帐去安置后,就忙去找来了原陕甘总督杨岳斌。此时,左宗棠的面色已是差的不行,见得杨岳斌便颇带怒气的说道:“杨兄太大意了,太平余孽混入陕甘,竟不知晓,难怪造成如此大祸事。”

    左宗棠不比柳湘初出京城,他与太平军作战多年,一直都很关注这些老对手的动向,三下两除二的就猜到了为何回族叛乱越演越烈的缘故,定是受了太平军挑拨了!

    什么?杨岳斌一听,自下是再也不能淡定了。这可是比回族民变还要不得了的事情,一个弄不好被御史知道,就可能会被按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落得满门抄斩,毕竟身为两省总督,叛贼都跑到你的地界上了,还不上报朝廷,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杨岳斌至此面如土灰,久久不语,左宗棠见此,也是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能说的都已经说尽了。剩下的也只能各安天命了。

    当下左宗棠便开始沉思起了要上书给朝廷的奏折。杨岳斌见得左宗棠写陈条,便也结合了一些自己的了解补充了不少,最后恳请左宗棠能在奏折中与他美言几句。左宗棠看在同僚一场,于心不忍,自也不好拒绝,遂提笔为其说话。

    倒是未曾想,就是这一提笔,又引发了诸多风波,在此之后再提。

    且说丙一得了左宗棠的奏折,休息一晚之后,立即也快马加鞭的向着京城狂奔,一路上风雨兼程,三日内内就把奏折送到了载淳的案台前。

    载淳如今已把平定陕甘当做第一要紧的事,接到左宗棠奏折,立即就看了起来,但见奏折中如下说道:“方今所患者,太匪回逆耳。以地形论,中原为重,关陇为轻;以平贼论,剿太平宜急,剿回宜缓;以用兵次第论,欲靖西陲,必先清腹地,然后客军无后顾之忧,饷道免中梗之患。”又说:“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之贼,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之贼,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之贼,然后饷道常通,师行无梗,得以一意进剿,可免牵掣之虞。”这个方略的核心是“先太平军后回”、“先秦后陇”,关键则是“不令两贼形成合势。”

    第105章 回族叛乱(九)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 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这个关卡, 不仅在中国的军事防御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样, 也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上占有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章。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便是这漫天黄沙, 在这天地之间也有种波澜壮阔的美感, 也难怪王摩诘如此称赞这景色,当真是一绝。”柳湘看着眼前这一望无边的黄沙,忍不住说道。

    王摩诘即唐代大诗人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是其做所的千古边绝句,可谓千古边塞第一诗。

    边塞的风呼啸着吹过柳湘的发梢, 把他用来裹头的斗笠都吹开了半面,露出了下脸如玉的肌肤。一旁的七大护卫看见首领这怎么风吹日晒都不黑的脸,心下默默的对比了自己早就快晒的蜕皮的模样,心下一阵叹息:就统领的相貌,换个女装都能进行美人计了。

    想起之前在路上, 大伙商量到了酒泉之后怎么打入敌人内部,还真就有一个胆子肥的提出了“美人计”,然后被柳统领一阵打, 打成了猪头,整整三天才算好呢。

    “大人,再往前走大概半个时辰就快到玉门镇了。”丙二拿着地图,然后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路程说道。

    要说这粘杆

    分卷阅读109

    -

章节目录

(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喏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喏言并收藏(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