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 作者:喏言

    分卷阅读106

    见皇上,皇上万岁。叩见两宫太后,太后千岁。”

    载淳见得恭亲王,自马上就赐了座,叫芷兰上了茶。

    “户部如今可还有余粮银子?”

    载淳这话问的是恭亲王。户部尚书虽然是桂良,但他这个老岳丈却都得看着自己女婿的面子,显然恭亲王才是说得上话的人。

    恭亲王是个很通杂物的,在心里算了算如今国库里的东西:“银子是有的,粮食却是不多。”

    年前平定太平天国的军粮都是由北方地区征集的,如今京城附近的几大省份却是余粮不多了。

    “可够十万大军支撑多久?”

    十万大军的口粮再次是一个计量单位,同样被兵部和户部用于计算军粮的消耗。

    “两个月。”

    恭亲王如实回答。

    两个月。。。

    太少了。。。

    载淳心里对此是不满得显然这个数字远低于他的预期。

    “可有办法?”

    恭亲王想了想:“若由东南征粮应该是可以的。”

    东南一带之前一直被太平天国把控,如今重归大清治下,那些太平天国残存的余粮应还有些。

    想到此,载淳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漕运如今也开通了,无论是河运还是海运都能迅速的把江南一带的粮食运到北方来。

    第101章 回族叛乱(五)

    黄河改道是1855年,也就是七八年前的事。铜瓦厢(今河南省兰考县北部)以东数百里的黄河河道自此断流, 原本穿苏北汇入黄海的大河迅即化为遗迹。这是黄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河决之后, 黄水将口门刷宽达七八十丈,一夜之间, 黄水北泻,豫、鲁、直三省的许多地区顿被殃及。

    这场大灾难, 不仅在当时导致了巨大的水灾, 同样也留下了很多遗留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漕运。自隋唐以来, 京杭大运就成了zhong国南北河运的主要交通水道, 但伴随着这场黄河改道,无数的泥沙自黄河新水道流入了京杭运河之中,导致了这条运河主干水道淤沙越来越多, 再加上朝廷忙于战乱,无暇清理,船只的吃水量越来越小,漕运的河道运输能力也越来越差。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青帮帮助潘仁考虑到朝廷当下的难处,最后决定改走海道。

    这场东南部的征粮由朝廷下达,各省巡抚落实,青帮牵线。李鸿章如今作为中国东南一带的一把手,也是忧国忧民的忠臣, 在面对这种军国大事,自不敢怠慢。中-国历来都是这样,上面的一旦重视了, 下面的就不敢起花样,如此倒也方便了征粮工作的进行。

    遂,青帮在一个月内就征集到了能够支持十万大军三个月消耗的口粮,火急火赶的把各地粮食通过水道汇集到了上海,再由上海吴淞口出发,走海陆开往大沽口。

    海,自古以来给人的感觉就不同于河,他更加的波澜壮阔,也更加的捉摸不透。所以,自古以来,即使是很多人都知道海运会比河运快很多,但大家都会下意识的选择河运。只因,两个字安全。海上的风浪往往是大于河道的,同时,海上不时出没的海盗,更是给大海加上了一片血腥的色彩。

    漕运的木船一艘接着一艘向着北方驶去,在海天之间,形成一片极其惹眼的风景线。自然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肥肉。

    倭寇,以日本周遭海岛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上入侵者,自明代以来就是历代中原朝廷眼中的大患。

    1863年的日-本,正是风雨骤起的时候。此时的日本处于幕府时代的晚期,西方列强在用炮火和鸦片轰开中国大门多年之后,同样也没有放过这个岛国。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大批的日本本土工人和农民受到资本主义入侵,失去了岗位,失去了农田,这些流民加剧了日-本的社会动荡。同样,伴随着这些社会动荡,大批中下级武士开始提出了抗议,主张“尊王攘夷”,即: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这些中下级武士勾结流民暗地里大肆进行“爱国恐怖袭击”,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国家商人和外交官;进攻西方列强船只等。

    当然,这些带有浓郁恐怖主义色彩的刺杀组织都受到了幕府与西方势力的联合打压。他们为了谋求生存,获得发展资料,难免就把主意打到了打劫海上商船之上。

    “高杉晋作大人,属下盯着海峡许久,终于发现一个大买卖了。”

    长崎附近的一个海岛上,一个日本浪人打扮的武士悄悄对着首领说道。

    高杉晋作,乃是当下日本大名鼎鼎的武士。他手下不仅握有骑兵队,同样还有数只装甲船只,其中又以“千岁丸”最为出名。他曾带领手下驾驶“千岁丸”与1860年来到上海,与驻扎在上海的英法列强对话,并学习先进的练兵技术,虽然以当时他个人的财力并没有从英法那购买到先进的现代化武器,但依旧使得“千岁丸”成为了当时日本首屈一指的军舰。

    “有多少艘?”高杉晋作眼睛一亮,心里盘算着如果吃下这批粮船之后,能给手下的攘夷武士增加多少军饷。

    “二十多艘。”日本浪人答道。

    二十多艘?高杉晋作心里盘算着彼此双方的势力。“哪国的粮船?”

    “回大人,清朝的。”

    听到是大清的,高杉晋作心一松,只要不是英法的铁舰,就并不是没有机会:“把‘千岁丸’开出去,我亲自出马,一定要把这批货都吃下去。”高杉晋作信誓旦旦的说道。

    如此,所有流寇武士在高杉晋作的一声令下,都趁着夜色上了船,悄悄的向着青帮的粮船开去。

    长崎近靠朝鲜海峡,离渤海非常近,所以高杉晋作在选定动手地点的时候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划,以防有船只走漏跑到了中国内海之中,须知中国内海如今已有了先进的大炮装备,一旦粮船离大沽口近了,日本人注定只能无功而返。

    夜静悄悄的,千丸号仗着船身庞大,行事速度快,迅速向着粮船驶去,而数十艘小船则紧跟在千丸号之后。而此时的漕运粮船之上,自也有水手通过望远镜发现了这些来历不明的船只。

    “大人。我们打算怎么办?”青帮的小弟对着管事说道。

    “怎么办?”管事闻言,冷冷一笑:“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太岁头上动土。让他们尽管来,所有人准备,叫他们都有来无回!”

    之前有说过了,这些流寇,虽然其间不乏武士出身,身手是不乏,但装备上却很古老,依旧是武士刀,显然,就是难得有几把洋枪,却也是零星可数。

    反观青帮这边,且不说如今的青帮因着与李鸿章的关系,早就砍刀换洋炮了,再加上漕运总督丁

    分卷阅读106

    -

章节目录

(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喏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喏言并收藏(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