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 作者:喏言

    分卷阅读58

    惠亲王生出怨怼之心来。

    李莲英知道载淳的意思,点头应下。

    且说奕询这边。

    曾国藩在提点了奕询的这番檄文之后,就唤来了如今在军营内的所有将领,叫他们马上带领好手下的兵卒去校场等候,并击打起了军鼓。

    军鼓乃是两军对阵之时激励士气之用,平日里无战事绝不会敲响。一时间,所有人在听得击鼓之声,纷纷诧异,忙穿好兵甲,拿好武器赶去校场。心下却是纳闷,怎么快过年了,还要击战鼓?

    但见众人来到校场之后,只见得兵部尚书曾国藩已然到场,身边还跟着三人,皆是之前才来军营没多久的京里人,听说为首的那少年还是朝中的贝子,是个有爵位的。

    曾国藩见得人来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既然人都来了,老夫便要说上一件事了。”

    曾国藩虽然如今五十多了,但是中气确实很足,这一嗓子,大半个校场都是他的回声。

    “刚得了圣上的旨意,说为了犒劳我军,皇上着每位勇兵比往年多加五钱银子,凡家中有妻儿父母的,战后着轮休两月返乡探亲。”

    此言一出,众兵皆是大喜,未曾想今年的年岁这般好,不仅比往年多了一倍多的银子,竟还有假?虽说这战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完,但能返乡看看,也绝是一桩少有的美事。

    曾国藩当下见得众兵们喜气洋洋的脸,复看了一眼奕询,又继续说道:“所以,老夫有件事不得不令下,今年元休为了操练行伍对战,便不休沐了。”

    众兵一听,顿时就意识到了曾国藩先前说那句话的意思,感情这是先抑后扬,先给一糖再给一苦啊

    顿时,便有很多兵卒不满的不应起来。虽然他们都喜欢钱财,但毕竟过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不同寻常的日子,便是有再多银子,也很难满足他们内心对于过年的渴望,即使这个年他们只能在军队过。

    曾国藩听得众兵的反应,面色一冷,当下复又大声说道:“忠君爱国,守卫疆土乃是军人之本,皇上仁厚,已是格外开恩。各将领还需领会圣意才是。不服者兵法处置!”

    曾国藩这话说的很冷,知道他性格的都知道这老者乃是动了真气,将领们忙招呼手下的兵卒闭嘴,勿要惹怒了长官,迁怒到自身。

    曾国藩看见场面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心知自己这几年在军中的威望没有白费,松了一口,便看向奕询,示意他可以了。奕询见此,便上前展开檄文,开始激昂的朗诵起了自己的檄文。

    檄文自得了曾国藩的提点之后,自更加不错,奕询自己读完,也是觉得心情激荡。但待他收起檄文,看了看底下的兵卒的脸,心里又是一愣。

    只见他们一脸的茫然,似乎不知道奕询说了些什么。

    想来也是了,大多兵卒都是出身底层,哪听得懂什么八股的抑扬顿挫。只觉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讲了些什么,除了最后曾国藩改写的那些奖励听得清楚些,旁的都表示无解。

    奕询一时间倒有点尴尬,曾国藩见此也是猛地缓过神来,想起“是了,这些大老粗都不像自己读过书,哪听得懂?还真是对牛弹琴。”复颇为尴尬的看了看奕询。

    奕询至此也是有点无奈,但他不知怎么的,脑海里突然想起了昨日晚上,那个在自己营地门口守夜的小兵,心下一动,突然对着众将士行了一礼,看得众将领更是蒙逼。

    却听奕询用着少年独有的嗓音朗声说道:“爱新觉罗奕询,在此谢过各位。”

    “我虽为贝子,也是第一次劳军,但昨夜有感,便已觉得不虚此行。”

    “还记得昨日有一小兵深夜尚在严冬执岗,言语中颇为令我感触。我知道很多人年纪其实和在下也差不多,但已多次上过战场杀敌,你们为保护大清做出的奉献,奕询在此替皇上和朝廷谢过了。”

    “元日乃是历来的大节,朝廷也知各位的为难,但如今大敌在前,反贼霍乱于内,洋人欺辱在外。若不靠大家平定霍乱,又如何能还我天朝一朗朗乾坤呢?”

    “我知众位许多都是军户出生,是不得已才参的军,但尔等有没想过,便是不参军,若哪一日反贼洋人欺复到跟前,你们又怎么能反抗的。奕询这一躬,不仅谢过各位的忠心,也谢过格外手中那把近可保家,远可退敌的宝刀!”

    “爱新觉罗奕询敬佩你们手中的宝刀,也同样敬佩每一位手持宝刀的勇士。贼子就在不远方,我们早一日攻破,早一日便可返乡,这区区白银虽然不多,但皆由朝廷亲赏,战后奕询更要上奏朝廷为湘军表彰,岳飞岳家军在世不外如此,杨家将忠烈亦如再现!”

    “待得大破贼城之日,奕询必定上奏朝廷,赏田分银,以慰军心。”

    作者有话要说:  有朋友说想要人物性格分析 那大家就把人物留言在下面吧。我可以在坐着有话说了写。

    还有。。黑历史。。人艰不拆。。。

    这个大家有人说 一会写太平军一会写朝廷有点乱。。但按着时间轴写 倒也是没办法,我下次想点过渡吧。

    第50章 过年

    奕询的一番激昂的演讲能起到什么作用,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 不管怎么样, 最后湘军还是在小年前夜的时候发动突击,从安庆出发, 打算取道滁州,直逼天京, 与此同时, 左宗棠率军由江西打向浙江, 这二军于同一时间发难, 一时间打了太平军一个措手不及,此时太平军的大部分兵力正由李秀成带领攻打上海,而且洪秀全也没想到清廷居然会挑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 三日内居然就被湘军打到了南京对岸的滁州城。

    这一打可不得了,一时间洪秀全惊慌失措,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连发三道诏书, 除了各线开战的诸王亲兵,急招分散在各地的驻军回天京守都城,自下除了在上海的李秀成,在浙江的李世贤,号称的百万兵力疯狂涌回天京。

    顿时, 长江两岸的战事便的无比紧张起来。

    由安庆出发的先头部队乃是由江苏布政使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率领的一万兵甲。这一万余人自安庆出发,拉开了东征天京的序幕,一路突攻猛进, 剑锋指向天京外围,大胜关太平军守关将领慑于湘军声威,自觉不敌,竟然主动献关投降,这就更使得湘军气势高涨。

    在得到大胜关大捷消息的时候,正是大年初一,载淳正在京城的北海阐福寺带领八旗贵戚与高层文武大员上香。每年大年初一去阐福寺上香祈福是由乾隆帝留下的习俗,能伴随皇帝祈福上香也可谓是一件很得脸的事,所以此时在阐福寺的几乎都是大清的最高领导层。

    当下,就在载淳刚刚上完香之后,李莲英几急急忙忙的从大雄宝殿外跑进来,气喘吁吁的

    分卷阅读58

    -

章节目录

(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喏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喏言并收藏(历史剧同人)朕不能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