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当奸臣 作者:墨染青丝

    分卷阅读61

    会儿她老当益壮,别被自己刺激得厥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_(:з」∠)_心疼贾母三秒。

    第45章

    太上皇自矜身份, 不想开口, 故而清咳两声, 示意今上可以开始审了。这种暗示从今上还是个皇子的时候就开始了, 哪怕那时候有太子在,太上皇这等好大喜功,乐于享乐的人也认为有这样一个庶子捧着自己很舒坦很贴心。

    谁知道遇到扮猪吃老虎, 庶子一转头露出獠牙,串起来满朝文武, 硬是靠着自己的能干逼死了太子, 也逼得太上皇不得不立他为新帝。

    宗室皇亲、四王八公仍旧掌握在太上皇手中,他却无力废除这个逆子。

    但是这种逼迫是双方面的, 今上在清流中的名声,同样也逼得他不能怎么样太上皇。尤其是他的皇后家世不显,只是靠着是天子岳家才封了承恩公。

    太上皇越要贬低江陵,今上就越得把他扶住了, 他此刻并不在意江陵的才干,他得保住自己的面子。

    因为今上对江陵的态度依旧很友好, 甚至带着些长辈的和蔼,“荣国府的老太君来哭诉你不孝,朕虽知道也,到底想听你自己说, 这话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还是有人故意在御前挑唆?”

    按规矩是该低着头回话的,不可直视君颜, 江陵却大大方方地抬头看着今上,浅浅一笑,“臣出宗之事,扬州城满城皆知,若要告臣不孝,也该是江氏人来,陛下不觉奇怪吗?”

    端的是少年意气,光明磊落。

    今上会意,“你继续说。”

    江陵道,“臣乃庶出,且非一般庶出,臣是婢生子,而臣的嫡母江贾氏是老太君的庶女,论理,一个庶女家的庶子,在老太君这样高高在上的国公夫人眼中,是多卑微的存在。自江贾氏出嫁到如今,老太君也是这样做的,臣从未见过二人有所往来。想来江贾氏也是从老太君身上学到的,臣十岁那年,开始跟着老师读书,江贾氏便将家中财物悉数搬走,带着嫡兄嫡姐回了徽州老家。要不是老师同师兄接济,臣早不知道白骨何处了。”

    太上皇不悦地沉下脸道,寒声道,“谁让你来讲这个了,庶出的本就身份低于嫡出,何况你也平安长大了,若无江贾氏,你如何能认得老徐相和林如海。你管林如海一直喊师兄?论起来,他夫人亦是出身贾氏,你改称呼一声姑父,果真这般不懂人伦道理。”

    他借题发挥,打今上的脸是不亦乐乎。

    贾母跟着叹气道,“老身的这个女儿原就是不大懂道理的,没教好孩子也是她的过错。如今只求这个孩子不要一错再错,祖宗家法,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叫天下人如何看待他这个状元郎。”

    刘太妃就帮着担忧,似是说与太上皇听的,“老太君这份慈爱之心,真的叫人动容,江大人还不肯认错吗?喊一声外祖母罢还是。”

    江陵心说我喊一声怕折她的寿,我外婆她老人家活得好好的,正和外公在法意瑞渡蜜月,要是知道了说不得拆了小伙伴的游戏公司,他抓住贾母话中的漏洞,面上泛起一缕清愁,“本朝太/宗皇帝,出身豪门,亦是庶子。到前朝末年,民不聊生,太.宗皇帝揭竿起义,中途有一战便是攻下沈家所在的玉京,守城宗族对他有三问,太/宗皇帝阵前一一答过,十万将士面前自请出宗。之后南征北战,终成就一代帝业。老太君的意思是,天下也不知道私下如何看待太/宗皇帝?太上皇刚才说庶子本就低于嫡出,那缘何本朝开天辟地的乃太/宗,而非他的嫡兄?便是陛下,太后娘娘也并未入主过中宫,难道陛下不比那残暴施虐的废太子英明?”

    不得不说,长得好看就是占便宜,饶是太上皇不喜欢他,初时也有些动容。

    贾母低下头去,连称不敢,太上皇听到最后,不由重重将茶杯砸在江陵脚下,“放肆!竟敢质疑朕?”

    江陵镇定立在下头,任由茶水溅在自己官服上。

    今上却不似他爹暴怒,对此置若罔闻,问道,“你可知是哪三问?”

    “沈氏族长一问太/宗,可还记得自己姓沈,太/宗笑答尚未年迈,自然记得自己姓名。族长二问太/宗,为何不顾宗族,做这等叛逆之事,太/宗言说百姓疾苦至此,吾辈自当先天下之忧而忧,死不足惜。第三问,宗族中说得上话的,悉数上了城墙,连番质问太/宗,此后九泉下,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江陵的语调依旧是和寻常一样,放慢了些速度,仿佛是春日楼头和人说个应景的故事,“太/宗便命亲兵送上纸笔,亲自写下两份出宗文书,一份用弓箭射上城墙交于沈家,一份当即焚烧,说是既然他们认为没脸见,便不见了,此后碧落黄泉,两不相干。”

    要是游戏角色是太/宗,绝对爽到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血政权,一手建立了新王朝。

    “说得好。”今上大笑,“朕每每想起此事,都觉得太.宗皇帝乃真豪杰,不拘泥于世俗。”

    他亲爹已然被气得脸色发青,但是不能说不好,要是传出去被宗亲听到,又是一番风波。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正要你这样的人才。泥潭似的宗族反而容易埋没你,今日只是闲话几句,说个古罢了,英雄不问出身,若是不信你,朕也不会让你去明德院给太子同诸皇子讲学。”今上思忖片刻又道,“如今皇子不多,拟旨,召诸公卿世家的适龄子孙进宫念书,学一学什么是德。”

    自有翰林院的秘书替他书写旨意,江陵道,“陛下隆恩,人人向往,然则公卿子弟人数众多,只怕明德院容不下,臣斗胆,请陛下定下人数。”

    “每家限一人,不论嫡庶,且得先考校了功课方可。”今上道,他自觉歪楼,将话题转回贾母身上,“到此时,老太君对江大人可还有异议?”

    贾母想着凭宫里的贤德妃,说不得能给贾宝玉活动个名额,和皇子一起念书可不是一般的恩典,哪回伴读不是撞破头,只是她想就这样揭过去,刘太妃却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只得强打精神,维持着不失态道,“老身武将人家,虽听不懂江大人这些个说古,对太.宗皇帝的敬畏也是不少的。只是江大人年纪还轻,出了这等事,也无人照顾,往后有个亲事,难道也自己操持?虽出了宗,可到底江贾氏还是他嫡母,他还流着江家的血,当作普通亲戚来往如何?”

    “老太君对江大人真真是慈爱,就是亲生的外祖母也不过如此了。”刘太妃立时给她点了个赞。

    江陵长叹,“圣人说,以德报怨,可以报德,臣只愿此生都不与贾家打交道,老太君若要逼迫至此,还请陛下革除臣的功名,贬臣为庶民。”

    今上前段时日刚刚被盛宠下的母子俩联手来了个贬为

    分卷阅读61

    -

章节目录

我在红楼当奸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墨染青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墨染青丝并收藏我在红楼当奸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