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医 作者:栎珞

    分卷阅读7

    制造了中兴,总的来说,这爷孙俩也算是守恒了(反正是要比明朝后期那些皇帝要强得多)。

    作者有话要说:  单机就单机吧,谁叫心存执念呢?

    ☆、第006章

    明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朝代。历史记载:“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繁,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计当时灾害最多者为水灾,共见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见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见一百六十五次;再次为雹灾,共见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见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见九十四次。此外歉饥九十三次;疫灾六十四次;霜雪之灾十六次,则其尤次焉者也。”当然,由于依据资料的不同和判定的标准不一,统计的数字也差异很大。

    谭筱娴犹记得当初她在谭父的书房无意间翻阅到这段历史记载,曾经对着谭父感叹过明朝实在太过倒霉。若不是她心知明朝亡国的主要原因并非是这些自然灾害,她几乎以为明朝是不被上天所眷顾的。

    话说,明朝亡国的原因虽不排除自然灾害的原因,但本质上的原因还是积弊已久,政事颓怠,无明君。明亡始于嘉靖,实于万历。嘉靖皇帝修道炼丹、不理政事,致奸相严嵩把持朝政、迫害忠良。嘉靖时代北方游牧民族打至北京、倭寇入侵沿海一带,可见明王朝军队战斗力大幅度下滑。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继承了祖宗们的传统。明朝皇帝共计160多年不会见大臣。诚然,不会见大臣不意味不处理政务,但不会见大臣势必会加深君臣之间的隔阂。万历皇帝废除张居正之一条鞭法,明王朝中兴之进程戛然而止,所以明王朝的发展很难有大踏步实质进步。张居正的改革某种程度上类似北宋王安石变法,但终因最高统治阶层的摇摆不定或反对,导致改革失败。这两位皇帝,只是明朝不上朝皇帝的典型代表,时间之长、为害之深,非同一般。万历类似于古代魏国的魏惠王,典型的不作为,导致大好江山白白失去。当然,这两位皇帝刚登基时还是做了些实在事的,但纵观他们一生,很难说是有作为的皇帝。虽然有些明代历史的学者评价嘉靖皇帝,说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皇帝,算不错的。可是,评价一个人不能只是看其思想,而要看其行为,综观整个明朝历史,嘉靖皇帝的确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

    不过,明朝灭亡,除了以上因素以外,还有一个政治环境因素。

    至明最后一代君主崇祯皇帝时,明朝已有亡国之象。大旱不断、瘟疫爆发,崇祯皇帝为了对付满清新兴势力,苛捐杂税,导致各地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以闯王高迎祥(后李自成)规模最大,起义声势波及大半个明王朝。崇祯皇帝错误地实行两面用兵策略,一路对付满清兵,一路对付内部农民军。劳民伤财,使得明朝残存精锐疲于奔命。明王朝其实还是很有能人的:袁崇焕、 毛文龙 、洪承畴、 吴三桂 、孙传庭、 卢象升等战将。但崇祯皇帝志大才疏、刚愎自用,用人存疑,故使用的将领大多受其掣肘,不能全面发挥自身才能。孙传庭战死潼关,袁崇焕被反间计冤杀,卢象升不得其他将领救援被后金军围杀,洪承畴被迫投降。

    总结明朝灭亡的主要两个原因:一是积弊已久,二是无明主。明朝大厦将崩,崇祯皇帝独木难支,又非力挽狂澜之主,用人失察,用兵失察。故明朝灭亡。明朝和宋朝有很大相似性:都败于北方游牧民族之手,都只有开国几个皇帝很有作为。如宋□□、宋太宗两兄弟和朱元璋、朱棣两父子对比,宋神宗和万历皇帝、崇祯帝相比,小有作为,但不能坚持长久。

    成化元年起始陕北各县频频发生旱灾,灾害的频发,直接影响的是当地的米粟价格,此外还对灾民关系密切的住房、衣食、城镇等造成严重威胁。

    频繁的自然灾害给陕北民生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民生最大的是物价,而米粟价格尤为突出。一般而言,在正常年份,明代的米粟价格在洪武年间每斗铜钱100文至天启元年以后每斗55文之间波动,而陕北灾荒时的米粟之价与此相差甚远。

    灾荒时期,米麦不收,物价高涨。陕北每遇特大灾荒,灾民常以草根、柳叶、树皮、甚至捣石,吃“观音土”充饥。同时灾害也造成了房屋倒塌,市镇毁坏,田地淹没,使民众陷于饥困,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频繁的自然灾害造成了陕北人口的死亡与流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后重建的困难。

    “姐姐,我饿。”小白扯着大白的衣袖可怜兮兮地说道。

    “小白乖,再等等看,如果实在等不到有人要我们,我就去找李叔。”大白咬着下唇,心中想到昨日露宿的破庙内李叔对她说的话。

    “姐姐,你不要丢下我。”小白紧了紧拉着大白的衣袖。

    “……”大白看着小白不安的眼神,神色灰暗。

    如果真的有路可走,她自然是不愿意卖身于勾栏院,可是都一天了,还是无人问津姐弟二人。

    “卖身?”正当大白握紧拳头,准备为了小白去李叔说的地方时,在他们头顶响起一个稚嫩的女童声。

    “小姐,你如果需要丫鬟和小厮,可以告诉老夫人,让她来安排。”女童身旁的嬷嬷提醒道。

    “都要奶奶安排,奶奶也太忙了,这么点事情就不要麻烦她啦!”女童对着她身边的嬷嬷笑着说道。

    “可是,他们的样子,也太……”女童身边的嬷嬷吱吱唔唔地说道。

    “不就是脏了点吗?洗洗就干净了!”女童笑嘻嘻地说道。

    “小姐,当真要买下这对姐弟?”女童身边的嬷嬷再三确认。

    “是,我很喜欢这对姐弟。”女童看着大白和小白黑白分明的眼睛,笑眯了眼。

    “那,容老奴回府向老夫人报备一下。”女童身边的嬷嬷想了想说道。

    “嬷嬷,你也是太仔细了,这么一点小事就不用先回府告诉奶奶了,我做主就好了,反正咱们谈府也不缺这点银子。”女童笑眯眯地说道。

    没错,这个要买大白,小白的女童就是意外穿越到明朝的谭筱娴。话说谭筱娴来明朝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时间,她除了学习茹氏教她的医术外,还要学习这个时代女子必须学习的女红,说到女红,谭筱娴就一肚子苦水,她怎么也想不到一根小小的绣花针硬是将她给为难住了,虽然经过这两年的练习,她不至于再被绣花针扎手了,可委实绣不出能看的作品,所以,逼不得已,在好不易让茹氏允许她出门的日子,她急于找一个聪明伶俐的丫鬟来当帮手。

    其实原先谭筱娴也没看上大白,小白,一来,这姐弟二人

    分卷阅读7

    -

章节目录

明朝女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栎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栎珞并收藏明朝女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