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上月 作者:江蓠子

    分卷阅读79

    裂声,间或夹杂了未能及时逃走的宫娥的一两声哭号,旋即被更剧烈的噪声淹没。

    宋梨画不忍再看,扬鞭向城外疾驰。她知道此间百姓于玉曦何等恨之入骨,会怎样惨烈地结束她短暂而激烈的一生。扑面的风将一切过往都吞噬,将她的泪水吹散无形,她一路飞驰至城郊,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起来。她弭节下马,四顾茫茫。

    荒草离离,疯狂摇曳于风间,簇拥着中央一个破败已久的凉亭,檐角上的油彩剥离,黯淡无光。她看着空无一人的约定之所,心想自己大概结束得太早,遂对周遭数人道:“我们且在这里等着祁大人吧。”

    她就这样安静等着,累了就在马背上合一合眼,和侍从分完了干粮就想别的办法,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不惊不恼,无怨无怒,一连七日,迄至于今。

    她每日都遣人入城去探消息,俱无所获时便轻轻摇头喃喃道:“没有便没有罢,反正他迟早会过来的。”

    直到遇上,今冬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雪,纷扬而落的雪花褪去了在苏州时的温婉面目,现出朔方独有的凌厉来。八名侍从忍无可忍地齐齐跪下,众口一词,恳请先回南方再作打算。

    宋梨画为他们的举动惊骇了一下,急急站起,忍着因连日饮食不济的骤然眩晕咬牙道:“你们起来。”

    为首的侍从哽咽道:“祁大人事先有言,此行凶险,万一、万一遭逢不测,要属下一定要把宋姑娘平安送回江南……”

    “什么不测?”她依旧眉宇温润,轻声问,“遭逢什么不测?什么意思?”

    侍从悲怆低头无言以对,宋梨画却不再看他而是抬眼望向另一个方向,那里有一人飞骑前来,正是今日去探知音信的第九人。

    那人狼狈下马,仓皇跪地,紧锁眉头艰难开口:“属下听闻,城中现在人人相传,都说,都说……”

    宋梨画撑了红漆斑驳的亭柱低叱:“你快说!”

    “人人都说祁大人他……”他猝尔抬头,陡然加快了语速,听得周遭众人皆变了脸色,“他降了苏晋,被委以重任,五日前便随军征南去了!”

    祁云归于徒有四壁却仍称得上整洁、远胜监牢的单间里倚墙而坐,久之有脚步声约略入耳,他侧头去看,却侧头去看,却并无人进来,有透过门板的陌生声音清晰扬起:“祁知州?”

    他应了一声,那人道:“苏先生派我来的——先生说之前他做错了许多事情,如祁知州所言,先生他可以回头。”

    不待祁云归欣喜,他又道:“不过先生说要取祁知州一样东西交换,还望祁知州不要吝惜。”

    至多不过性命而已——如是想着,他冷静问道:“何物?”

    有沉沉两字由外而内覆压进来:“名誉。”

    察觉到他的惊异,那人轻笑了一声解释道:“祁知州不必忧心,你什么都不必做,甚至什么也不用听到,流言这种东西是给外人听的。祁知州只要安心待在这里,时日到了,先生甚至会放你还乡。”

    祁云归沉默良久,低哑了声音问:“我可以知道,是怎样的流言吗?”

    那人颇为简练地道:“并非你改变了先生的心意,而是先生改变了你。”他又笑道:“先生甚至封了你一个行军司马,你现在,该在奉命南下的军队中。我姓杜,乃是先生幕下一记室参军,按军衔你还比我高一等。先生于你竟是慷慨。那么你可想好了——祁司马?”

    祁云归闭了闭眼应道:“好。”

    “但你可否代我传消息与一人?就说……”他异样鲜明地察觉每吐出一字,整个胸腔就更空寂一分。热切的欢喜与绞痛的悲恸渐次消弭,欲下漫漶无涯的虚凉,如疾风荡过空谷,“就说,我其实是死了,我先前和她说的话,都是骗她的。”

    杜参军的声音倏尔冷酷下来:“先生从未说过可以谈条件。况且,这世上根本不存在方法可以将消息密不漏风地只传与一个人。”

    须臾他又道:“素闻祁司马擅诗,先生还欲向祁司马索首诗,以彰心志。这样祁司马也无需费力去瞒什么人了,此诗一出,天下人都会确信此事为真,于双方都有好处——如何?”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他的诗风。这样她就可以满怀失望与鄙夷地离开,毅然决然地弃绝所有牵恋与念想,走向她的山长水阔,春草碧色,春水渌波,对吧?

    过了腊月,就又是春日了。

    他闭目微笑,又应了一遍:“好。”

    曾仰重华赋上林,旧时王谢旧青衿。

    因逢涸泽失甘露,遂向穷途改夙心。

    千顷北风初起落,一朝沧海变浮沉。

    试携三尺明秋水,来彻山河此夜深。

    宋梨画自侍从手中接过这首人人竞相传抄的诗后反反复复读了几遍,见周围几人皆缄默低眉,面有痛色,遂问道:“你们信了?”

    一人支吾着开口:“这诗……”

    “这诗,是啊,七律,流水对,他最习惯写的,许久不曾见了。这么长时间里屡遭变故无暇赋诗,竟是一点都没生疏。”她双颊浮着清浅笑意,神色专注,宛如数年间每次珍重地捧了他的文墨嗟叹时的样子。但她下一刻的目光陡然锐利起来,同时将刚刚还视若珍宝的笺纸用力撕得粉碎再一把扬在风间,和着硕大雪片一起飘落。她又问,“所以你们就信了?祁大人养你们多少年,就凭一首诗,你们就信他会贪恋荣禄,弃主降贼?”

    那侍从噙泪欲劝她:“祁大人昔年生长仕宦皆在洛阳,城中百姓多有相识者,属下开始也不信,去拿了几个聚众议论的人问,他们都说亲眼看见他领了人马出城往南去了……”

    “苏晋随便布置点人散布谣言,是什么难事?这你也信?!”宋梨画当即喝断他,眼见他泪滴落在脸上还待再劝,彻底被激怒地尖声道,“你不许哭!”

    “他活着,他还能写诗,他亦绝不可能变节,你还哭什么?有什么可伤心的?!”雪落在她身上发上都凝作了冰片,她冻得太久脸颊都泛了青,双唇亦颤抖着,却依旧不依不饶地嘶声喊道,“我告诉你们,祁大人是怎样的人我清楚,我希望你们也看看清楚——从洛阳道长安,到苏州,再从苏州回洛阳,我们一路几回涉险,几回穷途,亲故反目,故人永诀,我们几曾退却过?几曾改过什么夙心?你们这样不加辨别地轻信谣言,你们当祁大人,当我,当一路献心献力的其他人和你们自己是什么人?”

    另一个稍镇静些的侍从闻言叹道:“然而纵有宋姑娘与我等知晓大人为人,此流言一出,亦难保天下人是否相信,陛下是否相信。”

    宋梨画身形因这句话震了一震,她侧过头避开急扑上来的雪花,逼迫自己吐出五个字:“我们回苏州。”

    分卷阅读79

    -

章节目录

姑苏台上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蓠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蓠子并收藏姑苏台上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