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上月 作者:江蓠子

    分卷阅读71

    么不去做这真正有意义的,而偏要去奉这毫无价值的圣旨!”

    陈韶执拗抿唇,目光却隐约透出掩抑许久的遗憾与寂寥:“不为什么,他是君王。”

    他确乎是很遗憾的。他大略是看不见了,看不见他们说了无数次梦了无数次并为之奋不顾身了无数次的盛世,他想了想又道:“君王有过失,依然是四海仰之的君王;政令有偏失,依然是四海奉之的政令。有人抗旨有理,这样的人多了便无理了,我做不得这样的人。”

    ——有所为有所不为,又能如何呢?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祁云归做了最后一次抗争:“良禽择木而栖。”

    陈韶摇头:“这世上原就没有其他木可择。”

    祁云归于是绝望地闭了眼任他走出去,眉睫冰凉如凝霜雪,他听见耳侧一记重重的叹惋:“对不起。”

    “我既不能相从,大人便要多担待些了。其实我若不往反而不引人注意些,大人途中,扮作平民,大致无妨的。至于见到苏晋之后,便不是我所能想见的了。其余无须再言,最后——”

    祁云归重新睁眼看他,听他蓦然提起那不相干的事来:“大人这里有酒吗?”

    “大人记否,昔日你我相约,待盛世之时,必要共醉一场。如今提前兑现了罢。”他说至此处,仰头细细辨识了半晌斗柄星辰,又道,“看时辰却也来不及了。刚好军中无酒,不妨先向大人索一坛,留待阵前再饮。”

    祁云归听着无端端就想起当初由长安至苏州的船上,彼时一见如故,引觞长饮,一边的玉竹见了也想要,“将军少年英名,十五岁从军,阵前必先饮烈酒,掷盏于地再复挥戈”——他是这样说的吧?

    他轻声唤来幕僚:“为将军取最好的酒来。”

    果然,陈韶抬手制止:“不必最好,要最烈的。”

    ——但那句话还有后半句的罢?

    “拼杀于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十一年未尝一败”,是这样吧?

    至今已十三年了,这一次也可以做到的吧?他将酒坛送至陈韶手中时这样想着,道:“将军保重。”

    陈韶颔首:“大人亦然。”

    尔后他大步前去,融入夜色,再无迟疑,亦无阻拦,怀着如金如铁的丹心,走向如絮如萍的浮生。顷刻间多少顷星河倒转,多少棵芳树枯荣,多少危楼倾塌复筑起,多少银烛奄灭复重燃,万重波澜翻卷,便仿若海天宁静,风平无波。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整卷都很高能嘿嘿嘿……

    ☆、歧路

    三更天后忽然下起了冻雨,街巷庭除皆覆了一层纤微白霜,室内亦扑进一般潮湿寒意来。本就不知缘何辗转枕席不得安寝的苏晋此刻益觉艰难,一逢阴天便格外难捱的几处旧伤此时疼得愈发鲜明。他心下烦闷,懒得叫人,强忍着自行起身摸索着想去找点以前用剩的草药,许久未果后终于放弃,和衣半倚在床头漫无边际地忆起一桩桩往事来 。

    那刻意遗忘、掩埋于忽略的破碎往昔,就于这个寂寂绵长的雨夜,自水底浮起,自泥里掘出。他随意拈了一段去想,取次展开,浩渺幽深,不可探尽。

    他隐约记得那是盛夏,大旱无雨,百草枯焦,炎风飞火,金石熔流。他穿了残损的缃褐囚服,踏上边疆的莽莽荒原,那迥异于中原与江南的奇丽景致却并未留给他什么印象,因为其余感官的剧烈刺激早已让他没有剩下的气力去看眼前。

    他只感觉得到酷热、焦渴、惊惧、疼痛 、疲乏,诸多感觉混杂在一起,和押送官吏的喝斥、通行犯人的□□,挟风的皮鞭、蔽日的扬尘彼此纠缠,再难区分。

    同时流放的百余人,及至此地已不剩一半,最后几乎每走一步都会有人倒下,后面的人再踏过去,习以为常。他终于也在生死恍惚间不复挣扎,任由自己仰面沙壤,种种颜色音形尽皆远去。然后在数个时辰后的深夜,纤露微零时再重新显现。

    和壶中水浆摇动的声响同时入耳的是少女清高如泉的语调,而待他真正神智清明地醒来,眼前却是另一个全然陌生的男子,绛黑衣裳,未束冠带,非常郑重地问他愿不愿意入其帐下,共讨君王。

    想到此处,苏晋原本痛苦的神情竟放松了些,延伸出异样的嘲讽来——那个时候,他是怎样回应的?

    “吾命奇舛,皆由天数,那可罪之圣朝。”他满怀了书生的天真如是答完,复添了书生独有的锐气,“君行此大逆之举,独不畏天诛地灭邪?”

    那人听完当即命人把他架进晦暗牢房,又遣人展开纷繁卷帙于他面前逼他诵读。一行一行,一篇一篇,所述皆为当朝、前朝乃至历朝的残酷事实。后宫倾轧,党羽纷争,饮恨而死的清臣,不得昭雪的冤狱,幅幅生动毕现,鲜血淋漓。不读便要上刑,读错也要上刑。他就在诵读与刑具的周而复始中度过了整整三日。他用十九年构建的信仰,于这三日中尽数崩颓。

    ——他就是那样遇见容清行的。

    再往后的光阴分明陡然鲜亮了起来,他却忽然不愿再想。心知此夜无眠,他到底忍不住欲唤人来问问时辰。应声而入的来者却不待他出言,先行奉上一封信。

    他见之生疑,点上烛火拆开细阅,愈觉惊异,久之方沉了容色,眸光深浓,甚至含了轻微笑意。

    既是故人邀约——

    焉有不见之理?

    “我小时候读书,读到周室播迁,季汉分崩,永嘉南渡,靖康之耻,看到的都是乱世中人力何等微渺,当真同于浮萍朝露,芥草飘蓬,只得随世潮翻转,一点方向都掌控不得的。”祁云归一边牵了马出来,一边说着,同时望了望照上马鞍折出一片熠熠银辉的东方晓光。“如今才知,越逢乱世,各人所奉行的‘道’越清晰,方向也越清晰,不可更改不可屈折,尤不可趋同的。无论谁人,天下皆然。”

    “此之谓选择啊。所以生当乱世,唯一要紧的就是选择。”宋梨画低声叹息者摊开手掌去看,掌心纹路连绵蜿蜒,如世间歧路,交错,分开,汇集,背离,重重险阻,历历艰危。但她再仰起头时还是笑了,“不过只要认定了这选择,亦算无憾吧?何况我与大人选择了同一条路,这于我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祁云归亦笑:“你若此时旋返,还来得及。”

    她闻言折步向回走,他静静看她重又进了马厩自行牵了匹雪耳轻蹄的马再走回来,不禁诧异道:“你几时习得的骑这种战马?”

    日光碎如琉璃,洒在她鬓发眉眼间,又似雾非烟,惹得她语调也裹在一团又欢喜又惆怅的雾里:“大人几日涉险总不带我,我那些时间总要找点事做。”

    之后她就镫上马,颇为得意地顾盼了须臾,接着自己

    分卷阅读71

    -

章节目录

姑苏台上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蓠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蓠子并收藏姑苏台上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