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上月 作者:江蓠子

    分卷阅读23

    天长叹“国运危矣”。帝不与闻,退朝携贵妃入寒音亭赏菊,一日乃还。

    自此,臣下或竞相献媚,或结党营私,或避身朝隐,终未有敢直谏者。

    ——入宫三载有余,初时她也曾悲痛欲绝,也曾沉默幽闭,也曾孤冷如霜,直到两个月后忽然开始邀宠承欢,君王大喜过望,从此一身揽尽六宫恩泽。

    ——人皆谓之贪恋荣华,殊不知绵帛之中,常藏利刃;纹波之下,别有惊澜。

    ☆、天香

    苏州的街巷,民居、城墙乃至千里万里的浩浩青天之上,仿佛都堆叠着浓得化不开的抑郁冤气,可以想见每隔数日,就会有某个鲜活的生命不明不白的归于黄土,化为漂泊孤魂,饮恨重泉。

    祁云归面容有隐隐沉痛。这篇土地所遭逢的□□践踏,原来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眼见行人断绝,门户深锁,百草凋残,又哪里是诗文里那个一春溪草,十堤杨柳,百转渔歌,千里莺啼的江南?

    他多么想,多么想用自己的双手,给这颤栗的水乡以纤毫的抚慰。

    “那我们要从哪里开始查?”宋梨画迟疑了一下问,“落千鸿吗?”

    许是因为那次玉竹的分析,众人对洛双儿的传闻都采取了刻意忽略的态度,如今她忽然提起,祁云归一时未反应过来,随即便摇头道:“自然不是。市井谣言断不足信,至于从何查起,待见了那人再做定夺。”

    ——他们来这灵风镇,原就是为了见“那人”的。

    “那个传奇一般的女子?”她闻言双眸亮了一亮,雀跃道,“去见她时可否带上我一起去?”

    “以后自有很长相处的时间,何必急切至此。”祁云归见她一脸兴奋之色笑了起来,须臾后举目望向东方天际,朝阳照衰草,终是从枯败中升华出隐隐的希望,将鲜血染过的长天覆上江南秋天特有的清澈澄明的和光。他转向陈韶问道:“将军今日可有什么事要做?”

    “我需要再联络一下张羡,顺带提拔几名将士驻守,其余并无要事,悉听大人安排。”陈韶应他。

    ——张羡即是那领军的副将,几日来并无消息,写信联络他想必是极好的借口,然而陈韶真正想联系的……却是那通报蜀地调兵之人。

    行船日渐南下,他愈发感觉到调兵的重要性。以一种多年征战炼就的敏锐直觉,他轻易嗅到了极端危险的气息。若再不主动,必然迟早会陷入朝不保夕的境地。

    “那将军可否拨给我一名聪颖可靠的亲信,令他去接应一下天香?”见几人皆现出疑惑之色,祁云归微笑解释道,“即是那女子了。她每隔月余便会在镇中亭台处献舞,届时观者云集,万人空巷。是谓灵风镇一盛况。而最近的一场,正在明夜月满中天之时,也正是我们约定接她同行的时辰。”

    “月满中天之时?”宋梨画愈听愈奇,急声道,“灵风镇遭劫严重原就到了白日里都人声寥落的地步,那些百姓又如何敢在半夜悉数离家?就不顾遇袭的危险只为看一场歌舞?”

    “说来也神奇。即便是谨小慎微关门闭户的妇人,横死家中的案例也数不胜数。然而——但逢天香献舞之夜,便一个无辜惨死的人都不会有。”他说到此处,终于收了笑意转而肃然道,“只是我与她先前并未谋面,她素来又是极机警之人,恐有歹人冒你我之名与之会面,故而我们定下的是,于歌舞盛会之际令人去接应她。”

    “那她与我们的人素不相识,又如何在络绎人群中识得所派之人?”

    “这正是我需要那个人做的——在不让周围百姓察觉出异样的情况下,独独引起天香本人的注意并使她得以全心信任。难度最大之处,在于人群中难保不会有逆党之人,万不可令他们生疑。而他,只有一支歌舞的时间。”

    陈韶颔首以示领悟,正自犹疑间,但听一侧静听良久的玉竹忽然开口:“大人若不嫌弃,不妨让我去吧?”

    由是未曾料想,祁云归稍稍讶异了一瞬,细加思量了片刻亦觉得是至为上乘的人选,遂点头道:“小军师既肯襄助,此事定然无忧。只是到时人声喧嚷,加以夜色深沉,正是善恶难辨之际,此去还当万事小心。”

    宋梨画只觉不解,踌躇了一下还是低声问了出口:“此事既然要紧,大人与她有多少有过些联络,总比他人容易些,缘何不肯亲往?”

    他的声音至此多了分隐秘的意味:“我尚有余事要做。梨画,一会儿还要你帮忙,陪我看些东西。”

    秋风清冽,秋露清凉。星垂四野,月悬九天。

    更兼以舞榭歌台,管弦音密,露华香凝,无边夜色为虚幻的繁华层层染上鲜丽颜色,竟惹得人恍惚间以为是一个光风霁月的太平盛世。

    循着小径在凄迷凉雾间向着灯火招摇的方向走着,玉竹紧了紧衣襟,不知是否是天气渐寒的缘故,他只觉心下隐约滋生起一股凄凉意绪,轻微却难以消弭。

    他似是来得晚了,待走进看清抬上那水袖轻舒的少女,已有黄莺清吟般的歌声凌空传来,掀动月色,震颤星光,掠过露水沾湿的秋草。本是清远得不似人间的调子,经过摩肩接踵的人群又浸上一分独属于俗世的温暖热闹。迥异的两种气氛,于此际天衣无缝地彼此接合。

    他艰难穿过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挤至台前,一抬头猝不及防地与当中一人四目相接——

    台上的少女有四五名,俱是顾盼生辉的姿容,甚至还有个神采飞扬的俊秀少年,但不必任何人告知,玉竹就是知道,那人就是天香。

    和脂粉香膏掩不去的高朗气韵无涉,与歌喉舞姿亦不相干,而是因着那一双盛满忧生忧世之怀的眼睛,饱含了与清甜唱词迥异的庄严。

    不知是否出于错觉,玉竹只觉得那清水明眸扫过了自己的霎那,瞬间沾染了些许温暖柔和的笑意,如冰澌溶泄天光乍明,接着只听她声线一转唱道:

    “瑶光转,素月移。金风流火落萤迟。

    盛世嘉年会,迎我神武师。

    破敌堪百万,驱虏重一时。

    长戈清四海,四海仰雄姿。

    异日朱轮出,歌我盛平词。

    健儿荷锄者,何劳叹黍离。

    女伴皆织绮,非为寄寒衣。

    俯仰看得南风起,千秋长若斯。

    谁言千里无相聚,水远山长总是诗。”

    ——这分明是刻意唱给接应者听的!

    他尚且咀嚼着这几句话的深意,身边人群已拍掌叫好,更有甚者感动至于泣下。玉竹心绪微动,当下在人声鼎沸间扬声道:“等一等。”开始并未有太多人听见,他又高声喊了一遍,“等一等!”

    自知吸引了周遭人足够的目光,他不紧不慢地整了整衣衫,旁若无人地向前走到紧挨高台的位置,复转身面向众

    分卷阅读23

    -

章节目录

姑苏台上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江蓠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蓠子并收藏姑苏台上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