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逐九州 作者:烛露

    分卷阅读109

    的算子卜、号称“阎王愁”的妙手圣医南宫镜、以及被江湖第一机关圣地千机楼逐出家门的长女莫如因等,此时全都集结在此分庭并坐,只为等待着位于上首的洛秋离做出最后的安排。

    洛秋离扫了堂下一眼,最后落在水芙蓉身上:“水芙蓉,你尽快回晋国,挑拨晋王与小儿子瑾反目,以断绝他要废掉王子瑜的念头。同时怂恿其将威武侯调回国都,拖慢战争进度。”

    水芙蓉低头领命,神色中再无半点轻浮。

    之后洛秋离又看向南宫镜,吩咐道:“南宫镜,让楚王发疯自残的药物可准备妥当?”

    南宫镜依旧斗笠遮面,但今日却散下了一头金发。闻言,他从怀中掏出一个药瓶交到洛秋离手上道:“一日三次,三日后的午时便可发作。切记,不可多食也不可少食,否则药效全无,发病的时辰也会失准。”

    洛秋离将瓷瓶收好,微笑道:“在下谨记。接下来就劳烦你多往晋国的军队里跑跑了。我希望他们染上瘟疫的时机恰好能配合上主上的复出。”

    南宫镜点头,他答应的事情从来稳稳当当。

    “青玉,只要是晋国攻下的城你就安排好你的人,用上些你那装神弄鬼的把戏,到时南宫镜会协助你。”

    青玉闻言,双手抱拳,规规矩矩地做了个领命的动作。

    “算子卜,我要开战后那几天的天气预判,以及周围地势、环境的详尽情况。”

    “莫如因,沿途的机关以及作战的武器就交给你了。关于地势上的问题你可以与算子卜切磋。”

    他二人听后,也依次应声领命。

    之后,洛秋离又对其他各人做了相应的安排。最后又叮嘱青玉,布置好人马后,就去看管顾言曦。青玉则回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虽然他心里十分清楚青玉的能力,但是一想到顾言曦那种不动声色的模样,他就感到有些惴惴不安。但他们也确实也没有再多的人手与精力,分给那人了。

    三日后

    晋国大军锐气不减,已一连攻下楚国十多个郡县,眼看就要攻到国都盛乐,而楚国的朝堂上却是一片混乱不堪。

    熹王李晟桐不知发了什么疯,连先王的嫔妃以及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在后宫大行淫乱之事。朝堂之上,凡是挺身为李慕歌谏言的官员一律身首异处,有的竟被当众活活分尸,简直残暴到了人性全无的地步。

    而丞相洛秋离整日伴其左右委曲求全,只为稳住局势,但几次三番都命悬一线,实在险象环生。

    国之将亡,君主疯狂臣民四散,殿上剩下的臣子们个个捶胸顿足泣不成声。反观丞相洛秋离倒是出奇的冷静,数了数殿上所剩的官员,他命属下召来了皇家禁卫军统领:赵世海。

    稍加思索后,他朗声道:“晋国军队已经打到都城门下,而我大熹的一国之主却是精神失常陷入癫狂,国家存亡已迫在眉睫,时至今日我们已再不能顶着‘忠君爱国’四个字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了。”

    一位老臣闻言,立即老泪纵横地附和道:“洛丞相说得对,熹王…熹王确实已经疯了,若再如此下去,恐怕这祖宗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了。”这老臣原来是丞相宋屏一派,他说完后,其他的那些“相党”也都纷纷迎合。

    “那现在该怎么办?”一位大臣哑声问道。

    洛秋离看了一眼众人,下了很大决心似的,狠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现在应该另立新君重整旗鼓,恐怕还为时不晚。”

    此话落下后,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有人惊讶、有人纠结、有人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有人犹豫不决、有人则惶恐万分。

    毕竟儒家百年来都信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自这些人出生起,这“三纲五常”就已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这“谋反”二字又岂能如此就轻易的脱口而出?更遑论是做?

    这时禁卫军统领赵世海首先出了声:“各位大臣可能不知道,其实熹王现在已奄奄一息。午时刚过,陛下就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开始拿刀砍自己,当时接近他的宫人侍卫全都血溅当场,渐渐地也没有人敢上前去阻止了。等我赶到时,主上已经四肢不全地倒在血泊里了。”

    他说得平铺直叙,有着军人的客观冷静,但就算是如此苍白的陈述,也能令听者充分的想象到当时的惊心动魄以及血腥可怖。

    “既然主上已经疯死了,膝下又无子嗣。而且身边的兄弟也都远在藩镇,对于这次战争也都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所以在下不才,以我之见大家还是尽快赞成洛丞相的想法,速速推出一位新君。”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号召道。

    此言一出就像是一种传染,官员们从起初的面面相觑,开始渐渐转为点头附和。洛秋离微笑地看了一眼那名官员,心道:这根稻草,压的还真是时候。孺子可教也!

    “那我们推举谁呢?”

    “洛丞相近日来劳心劳力,有目共睹,我们就推选丞相大人吧。”

    “可是洛大人年纪尚轻,又是初登丞相之位,未免威望不足?”

    “那你说,谁合适?”

    底下的官员七嘴八舌地争论着,这时洛秋离突然大声道:“各位大人稍安勿躁,在下心中始终有一合适人选,若说出来大家仍有异议,再继续讨论也不迟。”

    看了看这些洗耳恭听的脸,洛秋离心道:这些人不知道是真健忘还是装糊涂,在我面前不敢提别人,却又不认同让我当王,要把这玩弄权术的精力全放在正事上国家也早就强大了。

    “在下觉得镇国将军李慕歌,很是适合登上新君之位。”

    他话音落下后,刚刚还口舌嘈杂的大殿上竟再无一点声响。

    彼时,所有的大臣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洛秋离的脸色,不反对也不赞成,个个做出深思状。直到看见李慕歌从后殿走出,殿内才开始响起第一声赞同,之后群臣的附和声此起彼伏。

    李慕歌不徐不疾地走上龙椅,迈出的每一步都稳如泰山,一下又一下,重重地踏在殿下那一盘各怀鬼胎的“散沙们”的心上。

    他将衣袍一撩,自脸上缓缓摘下那张带了许多年的面具,漫漫地露出那一双睥睨天下的眼睛。

    这一刻,桃花依旧,却不再笑看春风。

    摘掉面具后的李慕歌,脸上没有露出任何的表情。只因

    分卷阅读109

    -

章节目录

方寸逐九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烛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烛露并收藏方寸逐九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