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瑟瑟半江红 作者:二两女儿红

    分卷阅读19

    仗乃是为了日后能不再打仗,今日流血是为了日后少流血,这就是战争的意义。

    绥满丢了文壤,又折了一员大将,很是被动。绥满王大怒,派了亲弟帕日多任将军。此次帕日多领兵出征,准备正面迎敌。

    这正好合了夏如越的心意,夏如越最擅长的就是正面战术作战。

    这次夏军要想拿下潞州,必要经过壶关,不然就要走长子渡河,或者绕上党。壶关地如其名,地形似壶嘴狭长,路两旁山势陡峭,是个极易设伏和受伏的地方。长子河宽难渡,且守防容易,只在岸边守株待兔就是了,这样对夏军而言,进攻的难度就极大了。上党虽然地形平坦,但壶关和长子难打,势必上党就成了夏军的主力战场。这点夏如越知道,帕日多更知道,因此上党的兵力必定很多,且早有防备。

    然而再难的仗也要打,没有逃避的道理。

    这天,帕日多坐镇壶关峡谷谷尾,静待夏军的到来。山谷两边俱已埋伏好弓箭手和推着巨石的士兵。是的,帕日多没有把主力安排在上党,他严谨地分析过夏如越的性格,夏如越是那种不能用常理推断他的人。你越认为他会避难择易地攻打上党,他就越不会按照你想的路来走,长子攻打难度极大,且天太冷,渡河绝对行不通。那么就剩壶关了。壶关虽然易中埋伏,但如果人数有优势,还是行得通的。

    帕日多也不怕夏如越不按他的设想来,两手准备。上党与壶关谷尾离得并不远,他在二者的中间留了一队人马以便随时支援。有了这些人马的安排,就算夏如越主力都去了上党,届时赶过去也是来得及的。

    第40章 奇策

    没多久,有探子来报,夏军浩浩荡荡地进入谷关了。待夏军大半进入壶关,副将一声令下,弓箭手齐齐放箭,巨石自山上滚落,朝着夏军袭来。

    “变!”夏军中几人高喊道。只见队伍两边的人齐齐散开,手握盾牌躲至山脚,队伍中间的人竟一动不动,被砸了个稀烂,箭矢纷纷扎在中间士兵的身上、空地上,顿时一地狼藉。

    副将疑惑,急急派人下去查看,不多一会儿,士兵一脸慌张,跑回来说:“那不是人,是些稻草衣服扎的人偶。”副将一听脸色大变,还未开口,就被人一箭穿心。

    原来,夏军只有两边的人是士兵,中间用土色长杆将人偶串起,抬着前进,隔些距离看起来就像是一排士兵在走动。因为离地面过高,副将并没有看清中间的士兵都不是真人。这样一来,巨石已经滚落,第一批箭已射出,夏军就可以趁他们换箭之时反击,夏如越这偷梁换柱又混水摸鱼真真妙计。

    这边夏军进了谷,那边上党战场已经打起来了。因为主力都在壶关,上党的绥兵人数不多。夏军从人数上看,来的明显不是主力,探子放下心来,刚要回去禀报,就见地平线处出现了一大批骑兵,军旗飒飒,马蹄声乱,杀声震天,尘土飞扬,明显是主力军来了。探子心下一慌,赶紧骑马飞去壶关禀报。

    来的人其实是景潋带的人马,夏如越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让对方相信夏军主力在上党战场。但是夏如越又没给景潋那么多的人,景潋仔细分析过后有了主意,他命人砍了许多分了岔的长树枝子,让骑兵排成箭头形状的几排,看上去人数颇多,又将树枝拖在地上,马跑起来的时候树枝刮起阵阵土风,尘土漫天正好遮住视线,以避免暴露人数的不足。洛清桓被夏如越要求贴身保护景潋,心有不甘,本来想痛快杀敌,何况景潋武功高强,但夏如越执意,洛清桓只得执行。谁料景潋竟有此主意,洛清桓暗想,景潋若是以后能留在军中,倒真是个可塑之才。

    帕日多听了探子来报,赶紧命大部队赶往上党战场,绥兵行至半路,又有探子过来禀报,上党战场的不是夏军主力。帕日多一听,头嗡的一声,知道中了圈套。不敢再打,赶紧下令向北撤退,帕日多调转马头就要跑,然而夏军已经过了峡谷,杀了过来。夏军从东西合围,直接从绥兵东侧撕开了个口子,这一仗避无可避,只得打。

    抱头鼠窜的和士气大振的明显战力不同,这一仗帕日多输的不冤枉。他仰天长啸:“难道是天要亡我绥满!”夏如越听了笑道:“若是早时你们能管好自己的手,何至今日呢。”

    此后夏军一路攻到夷陵脚下,绥满不得不向大夏递了表示臣服的折子,声明再不起事,且愿割城上供。接到皇上下令撤回的谕令,夏如越才带人回了弱河。

    第41章 皇都

    打了好几场胜仗,皇上龙颜大悦,要夏如越尽快回皇都论功行赏。回去路上听洛清桓讲了景潋的妙招,夏如越笑了起来,也是心情大好,除了几位副将,要带景潋一同回去。景潋这才想到一个问题:“你带我回去让宁安王的人知道了,岂不是会对你不利?我在你这儿是不是会给你添麻烦?”

    夏如越闻言笑说:“你才想起来问这个问题啊,你不必担心,只要我活着他就会对我不利。他要害我与你在不在我身边无关。”

    景潋无语,不明白这人怎么不管多大的事,好像总是在笑,好像都不值一提,好像都能解决。景潋不禁想起沐弋阳,在他身边,也是觉得很安心,仿佛事情都能被解决,但沐弋阳总是淡淡的,不大爱笑。两个人的确是截然不同。

    其实景潋并非军中人,不在受封之列,但夏如越想到此去皇都来回少则一月,多则数月,又不想景潋离开他视线所及,故而一定要带着。

    众人踏上了前往皇都江城的路途,几个副将都是粗惯了的,一路骑马颠簸自是平常,夏如越虽是千金之体,可常年在外打仗,也习惯了条件艰苦,他的暗卫自不必说,都是吃得苦的,令几位将军佩服的是,景潋看着身体单薄,数日的连续骑马赶路却从不见喊累,风餐露宿一声不吭。一开始夏如越顾及着景潋,走走停停。没想到景潋如此能吃苦。

    景潋刚来时,这些副将们颇有些微词,觉得一个小白脸怎么能上沙场打仗,一来就带兵,他行么。纵使后来找他比武输了,也就是觉得他只不过武艺高强罢了,如何懂得行军打仗。没想到上党一战,景潋居然出奇策拖住了绥兵,让绥兵真的相信他是主力,为大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自此才没人看轻他,纷纷与他交好起来。

    景潋不是不知一开始大家都排斥他,只是尊重是要靠自己去赢取的,男人之间,是凭实力说话的。所以他也并不介意,与大家照旧好好相处。

    因着是皇上召人回来,夏如越的几个好哥哥并不敢有什么动作,众人很顺利地赶回了皇都。

    江城的确繁华,自城郊起人就不少。这是景潋第一次来皇都,显然皇都的女子更为奔放,景潋牵马走在街上

    分卷阅读19

    -

章节目录

半江瑟瑟半江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二两女儿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二两女儿红并收藏半江瑟瑟半江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