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作者:午夜蛋炒饭

    分卷阅读94

    换个发型取了眼镜,我都认不出你了。”

    朱文轩一头黑线,“哪有那么夸张啊,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王伟江,我以前的同事加好友。这是我男朋友,郭建军。”

    王伟江表情呆滞,仰头看了一眼郭建军,心里汹涌朱哥竟然喜欢男人,嘴上干巴巴打了个招呼,“你,你好。”

    郭建军伸手搂住小老板肩膀,笑容还算和气,“你好。”

    王伟江被他气势所震,连忙拉出司机介绍,“这是刘哥,公司派人接你们的。”

    朱文轩笑着道谢,“麻烦刘哥了,那我们现在就去酒店吧。”

    司机应下,从郭建军手里接了行李箱,率先走了出去。

    四人都上车后,王伟江还有点拘谨,话都没说几句。

    朱文轩无奈道:“这才过了多久啊?跟我就这么生疏了。”

    王伟江摆手道:“没有没有,没有生疏,我就是……哎,不说了,今天我请客,给朱哥和郭哥接风吧。”

    朱文轩:“先不急,我这次会一直呆到竞标结束,今晚上恐怕要和王栋见一面。”

    王伟江也知道他现在不是公司员工,被公司花大价钱请回来,肯定有安排接风宴,“那就过两天吧,反正你们得给我面子,让我做东招待你们一顿。”

    朱文轩笑道:“没问题,这面子一定给,有人请客多好啊。”

    一路上朱文轩和王伟江又聊了一些别的,很快就到预定的酒店了。酒店是四星级的,不过,看档次比五星级也不差了。司机和王伟江送他们到地方后就先离开了,两人都还有工作,也不能多呆。

    朱文轩一屁股坐到大床上,想起小王的反应,笑着问郭建军:“我变化真的很大吗?”

    郭建军指了指卫生间,“自己照镜子去。”

    “滚!”朱文轩长出一口气,心想变化大也挺好,要是离开一段时间,一点变化都没有,再次遇见故人还是老样子,他会觉得压抑无比。

    如今换了一副面孔,重获新生一般,让那些人吃惊也挺好。

    ☆、第五十七章

    朱文轩以前所在的公司叫建达。

    虽然比一建二建那些大型建筑公司还有一定距离,但这近五年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出品的工程也大都是精品。在行业里,建达的实力和口碑已然跃居于一众私企之上,跟许多地产开发商都建有长期合作关系。

    按理说,势头这般如日中天的建达要竞标一个项目,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才对。

    只要报价不高于竞争对手五个点,一般开发商都会择优选择和建达合作。

    当然,有一建二建参与的大型项目除外。

    所以,建达这次竞标不仅请了外援,还请的是当初公司自己开除的员工,看似匪夷所思让人跌破眼镜,实乃是大有深意,或者说……逼不得已。

    说深意之前,先来看看建达目前所处形势。

    上面说了,建达虽然如日中天,但比不上一建二建(意思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究其原因,除了一建二建是国有大型企业便利颇多能承接私企不能承接之工程(国企=出身好),另一个相关因素就是建达自己业绩不够响亮。

    哪怕它每年荣获不少奖项,千万居民好评不断,但还是不够响亮。

    民住房在行业里是大流,可做得好做得精充其量就是个大流之最,像一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例如某个大型体育广场某个标志性建筑大厦或者……某个机场建设,它就无缘参与了。

    你再是大流之最那也是大流啊,承接尖端项目,抱歉,你资历不够。

    所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建达,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迫在眉睫。

    它是大流之最,想要更上一层楼就只能提升档次、升华自我,挤入一建二建那样的一流建筑企业行列。

    眼下,就有这么一个挤入行列的机会。

    ——机场跑道和航站楼的扩建。

    机会确实是好机会,但这跟聘请朱文轩当外援有什么关系?

    难不成聘请了朱文轩就能得到这个机会?

    就算他朱文轩以前有‘竞标小能手’的称号,但要竞标机场项目,好歹要懂行才行啊。

    他朱文轩就一个干民商房建筑设计的,还能涉足机场建设?

    好吧,他还真有涉足。

    朱文轩曾经发表过一篇论文,就海南岛机场二期建设新增国际航线从未来预见、人流状况、地理位置和天气状况分析了当时设计院所出的图纸,最后在航站楼坐落方向和进出口位置设计上,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设意见。

    当时朱文轩刚从校园毕业,工作不到一年时间。

    该论文一经发表,可算是捅娄子了。

    设计院那些人虽然经常鼻孔朝天看其他同行眼神由上往下,可人家是真有本事啊,没两把刷子也进不去设计院不是,更别说操刀设计机场建筑图了,能有资历设计的,无一不是权威中的权威啊。

    朱文轩反驳了这样一个人的设计观点,哪怕只是在坐落方向和进出口位置两个看似无伤大雅的问题上,可引起的轰动照样像滴水落入油锅,行业内部炸开花。

    有说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有说他不知所谓满口胡言的,也有较了真将他论文里提到的反驳观点和论证数据一一核实对比分析的。

    最后,那位较了真的在三个月后发表了另一篇更为深入详细的论文,认同了朱文轩的反驳观点。尤其对朱文轩提到的航站朝向不易正对西南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原因无它,正对西南会让航站楼每年至少经历一次以上的台风正面冲击。

    海南岛年年有台风,可就这样一个常见现象,一直以来都被设计者忽略了。

    那位较真的在论文里说:“新一代年轻设计师能有如此远见和详尽的严谨设计态度,是我们建筑业之大幸。”

    朱文轩一时名声大噪。

    因为那位较真者,不仅是业界权威,还是当初被朱文轩反驳的那个设计者。

    言归正传,建达想要竞标机场项目,必须得有一个拿得出手的能够胜任竞标工作的设计师。

    建达自己是没有这样的人的,凶残如王栋对机场建设也束手无策。

    可机会难得,建达也志在必得,最后就想了个聘请外援的法子。

    没人懂没关系啊,请个懂的来就是了。

    ——朱文轩就是这么被请来的。

    其实,比对机场建设的了解,朱文轩根本不如专攻机场建设的专业人士,设计院随便抓一个人出来都比他靠谱。

    但建达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请他来?

    资历,资历,还是资历。

    建达以前从未涉足过机场建设,虽然异曲同工,但没做过就是没做过。

    政府招标,要招的是有资格做并且能够做好

    分卷阅读94

    -

章节目录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午夜蛋炒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午夜蛋炒饭并收藏从城市转移到农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