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女王纪 作者:18号

    分卷阅读116

    消灭了,不怕她们偷袭。

    造船工作开始了,大家伐木的伐木,锯木的锯木,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但天有不测风云,开工还不到一天,下午的时候盐城就下了一场雨,造船工作只能暂时停止。第二天、第三天都是这样。雨文以前没在这个时间在盐城住过,只是听岩青岩玉描述过这段时间里的坏天气。

    ‘没想到这么恶劣!’

    而且她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这种天气还会持续下去,而且会变得更坏。

    下雨的时候大家只能躲在草棚里避雨,所幸雨下的不大,也没什么风,要是来阵台风,肯定要把草棚吹散。但是天气很阴冷,阴冷得让雨文都有点不适应。

    第三天下午,趁天没全黑,雨文穿上蓑衣四处察看情况。盐城的士兵都是被挑选出来的精英,身体比较好,这种天气虽然令人不舒服,但还能挺得住。可山谷里的战俘们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身体比较差的战俘已经开始打冷战了,特别是那两个伤员,都已经发烧了。

    雨文派人把伤员和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和小孩带到大船上,那里的船舱能温暖舒适许多。

    这些战俘以为盐城的人要处决这几个身体不好的人,都非常悲伤。可是身为战俘,被抓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死的觉悟,所以只是默默流泪,谁也没多说什么。

    这天晚上,雨文和岩玉躲在一个草棚里避雨。她问岩玉:“往年也是这个样子吗?”

    “嗯,不过现在还好,过些日子还会更阴冷潮湿,有些东西都会发霉。”

    雨文听后一阵心酸:‘没想到这个时候会这么难过,也不知道以前她们是怎么挺住的。’

    于是她自责地说:“以前难为你们了,我还以为你们过得挺快活呢!”

    岩玉赶紧摇头:“娘娘,你别这么说,这比我们以前住山洞的时候,不知好了多少,这里有火烤,有肉吃,我们都很满意。”

    雨文什么都没说,只是点了点头。

    第二天,天气放晴,造船工作继续进行。

    今天的造船工地格外繁忙,大家都在比以往更努力地干活。因为不光是雨文担忧现在的情况,其余的人也都很担忧,但是除了更努力地干活,尽快把船造好,大家也都没别的办法了。

    这些人努力工作的样子雨文都看在眼里,她很感动于这些人的善解人意,但她还是轻轻地摇头:‘就算她们全力以赴又能怎么样,在这种坏天气中,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船造好。但现在已经有人开始病倒了,就算能熬到大船做好的那天,可能已经没人可运了。’

    叹了口气,雨文独自走到海滩上。今天早晨海面无风无浪十分平静,有一条大船正在水面上游弋。大船的后面经常有各种鱼类跳出海面,一大群海鸟围着大船飞来飞去。

    看着它们,雨文不禁想到:‘要是能像鱼儿那样游回去,或者像小鸟那样飞回去,就好了。’

    ☆、木筏

    ‘可惜,人变不成鱼儿,也变不成小鸟,现在就连造出一个大船的船壳都非常困难。’

    想到这里雨文非常沮丧。

    这时有一艘小船向海滩驶了过来,它正是小红做的那只木筏。木筏驶到海边,筏上的两个人把两个装满鱼的大筐搬到海滩上,就又调转船头回到大海里去了。

    这只木筏和那艘大船都在忙忙碌碌地捕鱼。

    自从盐城进驻了300名士兵起,大家就以吃鱼为主了。现在海里完全没有经过开发,随便捞一捞,就有鱼落网。总之,捕鱼的效率比在森林里捕野兽高多了。

    为此,雨文专门给她们做了一张大网,人们驾驶着大船在海面上一走一过,网里就兜满了各种大鱼,还抓到过鲨鱼。虽说鱼翅是好东西,可雨文没时间品尝美味,所以鱼鳍统统被扔掉,只把大块肉吃掉。

    大胜黄岩族之后,盐城这里需要吃饭的人又多了900个,为了能让大家都吃饱,这些捕鱼的人绞尽了脑汁。看到小红留下的木筏后,就把它也用上了。这个木筏很好用,它灵活,而且可以随时出海。而兽皮筏就不行了,每次都得拖上岸,防止它被泡烂,出海的时候也得小心点,要是中途沉没了,那就不好办了。

    回到海里没多长时间,木筏上面又有半筐鱼了。看到她们的收获,雨文的心情也好了许多,她现在觉得:‘这种木筏真是高效,如果多几个这样的木筏,都可以取代大船的工作了。’

    想到了‘取代大船’这四个字,雨文的眼前忽然一亮:‘对呀,我何必去造一个连甲板都没有的船壳,多造一些木筏不就行了吗?’

    这时雨文终于露出了笑容:‘我果然是个天才!’

    想到这里,雨文快步离开海滩,站到一个高台上,对工地上的众人大声喊到:“都停下来,不干了!”

    正在忙碌的众人都吃了一惊,岩玉过来问道:“怎么了娘娘,我们干错了吗?”

    雨文摇摇头:“你们干的很好,只是我搞错了。你们不要造船了,去砍树,然后做成和那个一样的木筏。”同时用手指向海面上的木筏。

    岩玉有点不理解,还想继续问话,雨文一摆手制止了她:“按我的话做吧,以后你就明白了。”

    岩玉和其余的人都对雨文很信服:‘既然娘娘说‘以后我们就明白了’,那我们就不需要多想了?’

    于是,大家停下了造船工作,开始齐心合力造木筏。

    木筏的制作简单,大家奋力砍树,然后把它们绑在一起就行了,就是个力气活。这次雨文把战俘里比较强壮的□□挑了出来,让她们帮忙搬木头。为了防止她们逃跑,每十个人一组,用长绳子在腰上拴成一串,派一个士兵看着就行了。

    做木筏的进度很快,两天之后,60个木筏就漂浮在盐城附近的水面上了。雨文命人把这60个木筏挂接在大船的后面,就像一列长长的火车,绵延了一公里。

    雨文在每艘木筏上安排了16名战俘,另加4名士兵看守。这样每个木筏上面坐20人,60艘木筏就足够这1200人乘坐了。

    虽然木筏看起来还有诸多缺点,但是雨文一刻都不想在盐城逗留了。于是2月7日早晨,随着她的一声‘开拔’,一公里长的船队在大船的牵引下,徐徐地开动了。

    从开拔的那一刻开始,战俘们就知道:从此就要和自己的家乡永别了。

    但是她们的性命早已不归自己所有了。在登上木筏的那一刻,她们都跪在海滩上,向着黄岩族的方向嚎啕大哭,这就是她们最后能做的全部。

    站在大船的船头上,雨文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看到她们痛苦的表情,她也不由得黯然神伤:‘故土难离人之常情,但这就是战争,不分出个

    分卷阅读116

    -

章节目录

原始社会女王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18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18号并收藏原始社会女王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