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高门宠媳 作者:鸿一菌

    分卷阅读66

    ,“这事你告诉我也就罢了,万不能再记在心里挂在嘴上。乾王殿下既然交待了,你父亲那里就瞒着罢。”

    皇室的闷亏,身为臣子臣妇也只能生受着,何况李英歌这一遭福祸对半,有惊无险之余反倒赚足了体面。

    道理谢氏都懂,但总归意难平,说着又低声不带脏字的亲切问候了一遍五皇子的祖宗十八代。

    五皇子的祖宗,可不就包括太后、启阳帝和皇后么。

    李英歌看着理性感性互相矛盾的谢氏,忍不住娇娇地笑,“娘别气。您看我不是好好的?都是您生得好,教得好。”

    谢氏哪里看不出李英歌是故意插科打诨,反过来宽她的心,心头顿时又酸又软,面上却啧声道,“生得好教得好顶个屁用。说来说去,都不如嫁的好!你看看乾王殿下为你做的这些事,往后可不能再偷懒,随便拿副护膝敷衍殿下,等过完年,我就让谢妈妈好好教教你如何裁衣,正经给殿下做几样针线送去。”

    没有萧寒潜,就没有太后等人的施恩示好。

    谢氏对这个难得接触的贵婿,越发激赏和感激。

    李英歌想起那双拍哄着她入睡的大手,心头微微一动,和谢氏商量道,“不如先给乾王哥哥做双护手,他出行骑马立时就用得上。您看我这双手,做件披风已是勉强,大衣裳还是等多练练手再说吧?”

    她正是不愿敷衍萧寒潜,又不敢过早展露纯熟的针线活计,才挑小件做。

    谢氏听她提起披风,不由好笑道,“你做的那叫什么披风?光秃秃的也没个纹样,亏乾王殿下今天这样的大日子,还特特穿给你看。”

    又低头仔细打量着李英歌,脸上露出即满意又不解的神色,“你样子随我,过两年长开了定是个美人坯子。乾王殿下对你这样好,莫不是被美色迷惑,早早看出我的英哥儿是个小美人?”

    谢氏这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还是拐着弯儿损女儿呢!

    李英歌嘴角微抽。

    谢氏却忽然笑起来,戳着李英歌缺牙的小嘴,嫌弃道,“好丑。”

    李英歌:“”

    她默默转移话题,“娘,我想学些防身的拳脚。”

    这次宫中之行,让她更加切身的体会到皇室媳妇不易做,其中凶险远远超过她的想象和认知。

    萧寒潜百般为她造势,她就更加明白,光靠家世身份名声是不够的。

    她需要更实在的自保能力。

    谢氏不是短视狭隘的人,一听就应下,“吃一堑长一智,你懂的为今后打算是好事。回头我就让谢妈妈把东跨院的西厢房收拾出来,以后就让常青教你些防身术。”

    谢氏最是明白,靠人不如靠己。

    李英歌本以为还要花功夫说服谢氏,没想谢氏这样豁达,顿时笑得眉眼弯弯。

    等在东华门外大路口的李子昌,亦是满脸喜色。

    他没有坐轿子,而是径自越过坐在车辕上的杨妈妈和常青,弯身钻进马车。

    李子昌看着歪在谢氏怀中的李英歌,连道了三声好。

    显然已听说太后厚待、城阳大长公主同行出宫的消息。

    内阁诸位阁老也是有派系的,方才出宫时,就有同僚不阴不阳的说李英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李子昌可不管同僚是羡慕嫉妒还是恨,反正得了实打实天大脸面的是他李府!

    他看李英歌这个女儿,越发如珍似宝。

    李英歌暗暗撇嘴,隐隐觉得李子昌这个所谓的阁老,眼力和城府都有待商榷,竟不如谢氏敏锐,对宫中“突如其来”的施恩竟没有半点犹疑。

    谢氏却习以为常,不愿多提宫中事,只说李英歌换牙的事,和李子昌商量道,“我本想着趁着过年,带英哥儿出门交际露脸。如今还是拿身体不适做借口,避开风头的好。”

    谢氏本想带李英歌刷存在感,现在有太后等人抬举,再高调交际反而不美,没得再落个持宠而娇的话柄,昌和殿又出了那样的事,李府作为萧寒潜的岳家,还是继续保持低调的好。

    李子昌对这些利害关系比谢氏更清楚,闻言颔首道,“正该如此。大人间该怎么走动,还照着往年来。英哥儿还过年就让她在东跨院自在耍去,不必带出门去。”

    说着想到借住家中的两个侄女,就交待谢氏,“倒是妙姐儿和娟姐儿两个,你出门拜年在家待客时,把她们都带在身边,多见见人,开开眼界。”

    李府得了脸,族里的女儿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李子昌盘算着趁此机会,正式将李妙和李娟引见给相熟的人家,将来也好挑两门好的姻亲,于他于澧县李氏,都是双赢的美事。

    谢氏心领神会。

    二人说完儿女家事再无他话,马车安静而稳当的驶向李府。

    太后和皇后给李英歌的赏赐却先一步抬进了李府。

    满府都知道李英歌得了太后和皇后的赏识。

    连陈瑾瑜对李英歌一见如故,分别时依依不舍的事情,都传遍了李府上下。

    和谢氏的冷静、李子昌的欣喜反应不同,李妙得知消息后,却是半喜半忧。

    她蜷起纤白的手指,时松时紧的捏着手中的锦帕,半垂的侧脸,神色莫辨。

    ☆、第70章 李妙的决心

    清风院只留了个看门的婆子,其他人都跑到前头看热闹,围观宫中的赏赐。

    春花看了眼冷冷清清的院子,合上半扇窗,将沏好的热茶递给李妙,不解道,“四老爷和四夫人、英小姐还没回府,宫中的赏赐就先到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小姐应该高兴才是。”

    怎么看着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李妙抿了口茶水,暖意直达胃部,令她有些忧郁的神色舒展开来,眼中亮光星星点点,挑着眼角睃了一眼春花,轻声道,“你知道什么,太后娘娘是李英歌未来的太婆婆,皇后娘娘是嫡亲的婆婆,现在两重婆婆都给李英歌做脸,又怎么会放任乾王府选四妾的事不管,打李府和李英歌的脸?”

    这一瞥眼,尽显少女初长成的娇美。

    春花看得莫名脸红,闻言张了张嘴,捧着老窖白瓷茶罐道,“小姐何必担心这些有的没的?四夫人虽是个油盐不进的,但在吃穿用度上不曾亏待清风院,可见还是顾忌府里和族里的脸面。您再看四老爷,连宫中赐的好茶都分了一份给清风院,可见还是在乎您和娟小姐的。

    如果您谋划的那件事能成,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便宜外人,四老爷总会更愿意提拔您这个亲侄女的,到时候别说四夫人,就是宫中也不好说什么”

    李妙悠悠轻叹。

    春花说的不无道理,只是忠心有余,心计和眼界却略显粗浅。

    原来在澧县族里还不觉得,到了京中李府,她才觉出身边丫鬟的不足之处来。

    李妙没有接

    分卷阅读66

    -

章节目录

重生之高门宠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鸿一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鸿一菌并收藏重生之高门宠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