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何处 作者:桃枝竹

    分卷阅读77

    间只能选一个,岑季白当然是留给宋之遥的,哪怕宋先生可能不再回朝。何况,他还有另一个人可用。

    宋之遥同他说了这些话,便回微澜殿中取了行李。岑季白这回没避什么嫌疑,亲自送出了宫门,看着宋晓熹同宋之遥上了马车。从此后无论什么家国天下,都与宋之遥无干了。

    第二日一早,林津亲自送了长寿面过来。热腾腾的汤面,孝中虽没有肉荤,这汤面里还是费心弄了些香菇鸡子并些蔬食酱汁做浇头,洒了些绿莹莹葱段。

    岑季白尝了一口,心想膳房里不可能有这样古怪的手艺,便一口咽下,卖了个极惊艳的神色,唤来阿银道:“今日这面是谁做的,味道很好,赏他十两金罢。”

    林津闻言大喜,向着阿银道:“你快取来,我要足足的十两金。”随后自己也吃了一口,却是一下子顿住了。无他,唯咸而已。

    艰难咽下,林津苦了脸,看见岑季白闷笑个不停,便也觉好笑起来。道:“我家里每次生辰,母亲都要亲手做寿面。所以……”今晨寅时刚过,他便进了膳房,和面备菜,足弄了近两个时辰,才有这两碗面端出来,闻着其实挺香的,也没舍得先尝上一口。没想到吃起来是这么个味道。

    岑季白笑了一会儿,倒很快将一碗面吃尽了。又要去取林津那一碗来,林津将他手拨开,较了劲似的,也是咬着牙咽下一碗咸苦的面条。道:“你这生辰的喜气,我不能不沾。”

    “我还道是苦气呢。”岑季白难得看到能让林津吃得艰难的食物,戏道。

    林津瞪了他一眼,倒有些凶神恶煞的,道:“是喜气。”他明年就能将面做得好了,“我庆夏国新生。”

    岑季白无奈得很:“你怎么就这么大胆子……”

    林津搁下筷子,还有些气呼呼的,道:“这就是喜气,就是要好好过,我陪着你过。”

    岑季白很为他这话感动,旁人想着天下也好,想着私务也罢,但无论如何,只有林津会想着他。

    “三哥,那你……”岑季白想问林津能不能一直陪他过下去,每年生辰都陪着他过。但他受不住那个否定的答案,一时便不大敢问出口。

    这么迟疑着,阿金便来报他,道是宋相、周太尉同内史刘鑫求见。

    岑季白皱了皱眉,道:“何事?”何事非急在这开年大朝前的最后一天假期里,非赶在他生辰的时候?

    “西南匪患。”阿金道。

    作者有话要说:  之后不出意外会日更,希望暑假里完结……尽管我是根本没有暑假的人orz………

    留言得票收藏什么的都好少,容我心塞一阵阵。

    ☆、继位

    岑季白印象中,西南那一帮占山的人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山匪,前世国力孱弱,南北战事不歇,朝中大概无暇顾及他们。后来虞国攻夏,西南之地,这些所谓的山匪倒拼死阻拦,为首的那一个,唤作辛煜。

    等他到了正殿,听清事情原委,才知周太尉等人说的正是辛煜那一帮人。

    辛煜,字流英。几年前,他带领辛家的人在奉州石城外圈了片山地,在上头开了梯田,耕织自足。

    当地官员要征税,辛煜不给。他道:“如今是乱世,夏王无德,我辛煜不给昏君纳粮,助长无德。”

    他聚的人太多,占了整座开阳山,又在上头修一个开阳山庄,宛如世外之人。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当然不容于夏朝庙堂,更可恨的是,学作辛煜的人越来越多,莫奈何前世的夏国无计可施。

    石城便是周慕邦的侄子周墨为府君的地界,山高路远,民穷人狠。

    周墨做府君,才能实是有些不够的,众臣看在眼中,周慕邦也只能放他在偏远些的地界。本是去那里挂挂资历,过上三五年便能调离。哪知周墨一上任,便出了辛煜这件事,将他拖住了。

    周墨在石城挂了六年,跟辛煜耗了五年。前世周家有南军在手上,去开阳山下打了两场,损兵折将,实在丢人,灰溜溜地撤了。这根钉子便一直插在石城。

    而今,周慕邦看着南军大部在徐州,离奉州隔得老远,便来请岑季白令南军发兵。周墨在南边的年不好过,年前又去开阳山庄征粮米了,但他的人被辛煜扔了出来。那人一身泥污回到府君公堂上,周墨被气了个半死,又添油加醋,紧急奏报给了周太尉。

    其实辛煜一事,根源在于夏国这些年赋税过重,又有地方官发狠敛财,更多添了名目。西南山区收成本来不算好,朝廷四成的税,地方官再克扣,佃户还有交给主人家的地租,实在难活。

    岑季白并不想去打辛煜,相反,他想请他出山。辛煜不只是个能在荒芜的山地上辟出良田来的人,对夏国也算是有一片忠诚。

    “父王新丧,又要筹备继位的仪典,”岑季白皱着眉看向内史刘鑫,道:“府库可能支出饷银来?”出兵,是要银子的。

    刘鑫是岑季白监国后新换的内史,人都以为内史管财政粮食,是个好差,其实一个府库里没银没粮的内史,最是难做。他苦着脸摇头,长长叹了一声,“唉!”

    周太尉再要争,刘鑫不松口,反正一个字,“唉!”两个字“没钱。”

    刘鑫可不管周太尉是不是岑季白的外祖,反正府库没银子,他拿不出来。

    两人争执没个结果,只能是请岑季白做主了。岑季白便看着宋相,他现在还不好明确驳了周慕邦的意思,便让宋相和和稀泥,将这事糊弄过去。

    宋相捻了捻花白胡子,道:“老臣以为,这匪患的确当除,然府库无银粮……嗯……”宋相沉吟些时候,道:“莫若这般,秋收后等府库充裕些,再发兵?”

    岑季白满意点头,刘鑫也满意了,周太尉气极,也只好点头。

    等其他人走了,周太尉上前两步,坐近在岑季白跟前,诉苦道:“季儿,这宋相是老糊涂了,若让山匪继续作乱,再闹出个萧州事变来,那可如何是好?”

    岑季白点头,道:“宋相已是古稀了吧?”

    “七十三了,”周慕邦气道:“他老早该致仕了。”

    “宋相是老臣了,寡人新继,不好不敬这些父王一朝的老臣……倒是周墨在石城任了六年,也不必再拖下去,让他回陵阳任事吧。”

    “这……”周慕邦虽是巴不得如此,但大面上还是不好过得去。“辛煜实在拖垮他了。”石城的税赋,欠了五年没征上,有宋相等人盯着,周慕邦不好调走他。

    “这有何难,寡人亲自要了他回陵阳任事便是了。四月底外祖大寿,花甲之庆,让他回来贺寿,寡人也见见亲族。”岑季白笑道。

    “那……那就好。老臣代他先拜谢陛下。”周慕邦说着便要跪拜。岑季白

    分卷阅读77

    -

章节目录

问津何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桃枝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枝竹并收藏问津何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