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1014

    阿晔再等一等。若二郎考,就让阿晔下场。”阿念官职不高,而且来帝都未久,帝都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阿念一时哪里理得清。不过,他也有他的法子,看不清的时候,跟着高个走就是。

    何子衿也认同这个法子。

    将心中烦恼倾诉而出,经子衿姐姐是起,想到有权势赫赫的柳家给陛下做岳家,阿念对于陛下的担忧去了一大半。哪怕李尚书再有权势,他到底是文官,李大将军的生母是太宗皇帝嫡亲的妹妹,今上嫡亲的曾姑祖母文康大长公主,李大将军掌御林军,断不能反皇家的。

    至于李尚书话中深意,反正阿念是暂时想不出陛下有什么危机的。一时间,阿念心事尽消,与子衿姐姐很快睡去。

    不过,阿念还是稍稍留意起帝都的一些风声。

    很快,阿念就听到一八卦。

    因是权贵圈的八卦,而且事关曹家,阿念还细细打听了一回,却是曹家与薛侯府联姻的事。薛侯府,这说的是永毅侯府,薛家因祖上功勋被赐永毅侯,如今的永毅侯尚的是今上姑妈寿婉大长公主,如今与曹家联姻的这位小侯爷,正是寿婉大长公主的孙子。

    阿念听到这八卦没几日,何子衿去宫里教导大公主、嘉纯郡主功课时,就有幸在慈恩宫见到了过来与太皇太后说话的寿婉大长公主。虽然依何子衿的身份是断然不能晓得寿婉大长公主进宫意图,说来,在朝的长公主、大长公主的,有事没事常有进宫。但如今薛曹两家结为姻亲,可想而知,寿婉大长公主定会为曹太后说些好话的。

    而后,没几日,又有一事在权贵圈里流传开来。

    那就是,曹太后之父曹伯爵亲自携重礼去太皇太后娘家谢国公府拜访。

    然后,在年前,晋王齐王分别着人送来丧信,晋王之母,太宗皇帝之妃,太皇皇贵太妃赵氏,与,齐王之母,太宗皇帝之妃,太皇皇贵太妃谢氏,病逝封地。

    太皇皇贵太妃赵氏还好,这就是位普通的太皇皇贵太妃,而齐王之母,谢太皇皇贵太妃则是太皇太后嫡亲的姑妈。二人有子,皆亲王位,而且,这安葬是葬在晋王齐王的封地,还是送回葬在太宗陵妃子园,都是国事,还需相商。

    太皇太后似乎感伤于老人凋零,一颗心也软乎不少。待过了年,先帝周年祭,在曹太后再一次请罪认错的时候,太皇太后便将前事尽揭过去了。然后,曹太后办了一件让阿念颇是胆战心惊的事。

    这事儿,阿念会知道,还是子衿姐姐与他说的。何子衿道,“曹娘娘说先时鬼使神差的些糊涂事,似是被什么迷了心窍,想着请高僧名尼过来做法,以驱邪祟。”

    阿念吓一跳,悄与子衿姐姐道,“这脑子没病吧,如何又要请僧道?”

    “这可怎么了,平日里家有不顺,女眷还多有去庙里烧香呢。”何子衿端起桂圆茶吃一口,她自己也颇办过些封建迷信活动,就是家里女人,哪个没去庙里烧过香呢。

    “我不是说这个,自来僧尼之事最容易出事,汉武帝时,便因巫蛊案而废太子刘据。正正经经请尊菩萨来拜拜就罢了,何苦弄僧尼进宫,这些神鬼之道,太容易为人所乘。”

    何子衿道,“放心吧,太皇太后有名的不信鬼神。你这也想得忒多了,汉武帝巫蛊废太子那也是卫青死后的事儿了,卫青要是活着,再怎么巫蛊汉武帝估计也不会废太子。”一拽阿念,“走,瞧瞧阿晔的新房去。”

    纪家着急阿曦过门儿,江家怎么也得叫阿晔做哥哥的娶在前才好嫁阿曦的,故而,去岁秋天就开始给阿晔收拾新房了。

    何子衿还问阿念,“阿晔春闱这事,你到底有主意没?”眼瞅恩科就在近前了。

    阿念道,“放心,这事我有分寸。”

    “你早些与阿晔讲,我看他信心可足了。”

    “足什么,不过是强装出来的,想考过我还早的很。”阿念道,“这事我来与他说。”

    何子衿问,“真不叫阿晔去考?”

    阿念道,“姐姐放心,我自有主意。”

    阿念的主意,幸而子衿姐姐不晓得内情,不然,非跟阿念动手不可。子衿姐姐只是知道,苏二郎去参加恩科了,阿晔也去了。

    何子衿就以为,可能是李尚书的话有些夸大其辞了。因为,从何子衿进常进宫的侧面角度观察,也看不出半分慈恩宫有对陛下不满的意思。事实上,太皇太后对陛下一向尽心尽力,很是关爱。

    所以,何子衿看苏二郎去恩科,也就放心阿晔去了。

    何子衿问阿念时,阿念也是这样说的,“苏二郎都去考,无妨的,姐姐只管放心。”

    可事实上,很久之后,何子衿才晓得,完全不是阿念说的这般。

    阿念自己成熟的早,没爹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功名媳妇两不误,还很会计划未来。所以,阿晔虽说才十七,阿念也认为,长子已是可以独挡一面的年纪了。

    于是,阿念就将这事原委与长子说了,让长子自行决定。

    阿晔一门心思恩科呢,哪里晓得他爹突然放大招,阿晔登时就懵了,阿念倒是潇洒,“今年考,多多少少总有风险。三年之后,比较安稳。你如今大了,自己拿主意吧。”

    阿晔好几日神思不属,然后,做出了先时与他爹一样的决定,他决定,看一看二舅兄苏二郎要不要考。通过阿晔观察,二舅兄完全就要是下场的节奏,然后,阿晔也就收拾起心情,与二舅兄一并下场了。

    何子衿根本不晓得阿念把这事儿与儿子讲了,她就是看儿子要下场,就开始忙着给儿子收拾下场要用的东西。苏家亦是如此。两家不知情的女人们都在忙叨着苏二郎、阿晔下场之事,倒是苏不语又叫了阿念过去说话,苏不语看阿念的神色愈发满意,什么都没说,只是微微颌首。

    阿念想说什么,到底也什么都没说,唇角微微抿起,露出一抹坚定。

    如何子衿会认为是李尚书言过其实,说的话不大准。但,身在朝中的苏不语与阿念都明白,李尚书绝不是口出妄语之人。李尚书不同于苏不语,苏不语今日今时之地位,虽与其过人的能力相关,但苏不语的出身,亦是他能晋身内阁之位的原因之一。李九江不一样,别看李九江出身侯府,可李九江这些年一步步走来,家族并未给过他半分助力,甚至,在李九江入仕之初,家族于他非但不是助力,反是因家族,李九江过得颇是艰难。因为,太宗皇帝对这位胞妹文康大长公主的庶长子,没有半分好感。

    李九江自小在乡下老家长大,直至今时今日,都与其父老永安侯的关系颇是冷淡。可以说,李九江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都是他一人苦苦奋斗而来。

    可想而知李九江的手段与眼光了,这个人,不是会就这样大事开玩

    分卷阅读1014

    -

章节目录

美人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与水并收藏美人记最新章节